耕地、播种、施肥、合墒多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耕地、播种、施肥、合墒多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具,特别是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联合作业机械。
目前,人们生产、使用的农用机械一般是将耕种与施肥、合墒的功能分开,功能单一且结构复杂,使用者若想完成耕地、播种和施肥、全墒须分别购置几台设备,投资大且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集耕地、播种、施肥、合墒四功能于一体的农用机械,方便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架(1)与拖拉机联接,其组成中包括种箱(2)、肥箱(3),种、肥箱由支架(4)支承,支架(4)与犁(5)的上端相连,紧靠种、肥箱下部设有轴(6),种、肥箱底部各开有孔,与该孔相对应处的轴(6)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凹洞。在轴(6)下面,分别设有输种管(7)、输肥管(8),输种管和输肥管的下端位于犁(5)的后面。在轴(6)两端,设有齿轮传动机构,主动轮(9)位于下部,在地面上滚动前进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10)带动从动轮(11)转动,从动轮(11)驱动轴(6)转动,合墒(12)的上端连接在支架(4)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集耕地、播种、施肥、合墒四功能于一体,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架(1)与拖拉机铰接,其组成中包括由支架(4)支承着的种箱(2)、肥箱(3),支架(4)与犁(5)的上端相连,犁(5)与地面的距离通过公知的调节锁紧机构(13)例如丝杠来调整。紧靠种、肥箱下部设有轴(6),种、肥箱底部各开有孔,与该孔相对应处的轴(6)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凹洞,凹洞的个数视所种植物需要的株距而定。轴(6)下面,分别设有输种管(7)和输肥管(8),输种管和输肥管的下端位于前端犁(5)的后面。在轴(6)两端,设有齿轮传动机构,主动轮(9)位于下部,在工作状态中,主动轮(9)随拖拉机在地面上滚动前进,通过链条(10)带动从动轮(11)转动,从动轮(11)驱动轴(6)转动,此时种箱(2)和肥箱(3)中的种、肥就会通过其下部的孔,从转动着的轴(6)上的凹洞管入输种管(7)、输肥管(8),种、肥落入前端犁(5)耕后的土地上,后端的犁随即将种、肥理好,装在支架(4)上的合墒(12)将种、肥上面的土壤压好,以保持土壤湿度。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作业农业机具,通过悬挂架(1)与拖拉机联接,其特征在于种箱(2)与肥箱(3)由支架(4)支承,支架(4)与犁(5)的上端相连,紧靠种、肥箱下部设有轴(6),种、肥箱底部各开有孔,与该孔相对应处的轴(6)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凹洞,在轴(6)下面,分别设有输种管(7)、输肥管(8),输种管和输肥管的下端位于犁(5)的后面,有轴(6)两端,设有齿轮传动机构,主动轮(9)位于下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10)带动从动轮(11)转动,从动轮(11)驱动轴(6)转动,合墒(12)的上端连接在支架(4)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联合作业农业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犁(5)为前、后布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联合作业农业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犁(5)与地面的距离可通过调节锁紧机构(13)来调整。
专利摘要耕地、播种、施肥、合墒多用机,通过悬挂架与拖拉机联接,组成中包括种箱、肥箱,种、肥箱由支架支承,支架与犁的上端相连,紧靠种,肥箱下部设有轴,种、肥箱底部各开有孔,与该孔相对应处的轴沿圆方向均匀设有凹洞。在轴(6)下面,分别设有输种管和输肥管,两管下端位于犁的后面。在轴(6)两端,设有齿轮传动机构,主动轮位于下部。在工作状态中,主动轮随拖拉机在地面上滚动前进,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驱动轴(6)转动,合墒的上端连接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多功能,方便使用者。
文档编号A01B49/00GK2133126SQ922304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4日
发明者刘新明 申请人:刘新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