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农用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7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自动农用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它属于农机小产品。该产品适于豆类、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品种籽和颗粒状化肥的快速优质穴播,是农作物套种和施肥的得力工具。
为了促进农业增加效益,近几年不少省市大搞农业“高产”开发,而间作套种是“高产”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农业丰产的有效措施,可是广大农民常用的套种工具则是一般的小铲、铁锨、锄头等老式工具。使用这些工具不仅弯腰受累,而且工效甚低,特别是麦垄间套种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制做了各种穴播机、穴播器、点播器等,如本国专利号90209974.4所提供的手提式半自动多用穴播器,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田间套种等方面都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仔细分析这种穴播器还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在结构上利用皮垫的弹力使动铲头和定铲头扣合不太严紧,再加上有时操作失误,两铲头之间往往进土堵塞或夹籽不下,并且堵塞和夹籽后不便发现,即使发现也不便排除,所以可靠性较差。
其二、滑籽口设置较高,滑籽器有上下两个斜面,排籽沿曲线下行,下籽仍慢,并且只适于中小籽粒穴播,穴播大籽粒时易出现空籽现象,达不到穴播质量要求。
其三、管体有一台阶,上部漏斗太大,管体容量也小,形状较为复杂,且推杆设置在内,不易制做,不便安装。
以上几点不足对使用和推广都有一定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再经改进并重新设计而成的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它能明显地提高使用时的可靠性能,达到快速优质穴播,并且便于制做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第一、在管体上部装有把手,下部设有隔板、踏板和定铲头,并装有滑籽器,同时增加了翻动盖、框形曲轴、轴架,并在按钮中部增设一环形标记,又在排籽器的下端增设一开口钩。特别是增加了框形曲轴和轴架后,使按钮、弹簧、推杆、调整螺钉、调块、排籽器与动铲头和皮垫形成了一套能显示工作状态的手控半自动联动机构。该机构借助弹簧和皮垫两种力量能使动铲头与定铲头扣合得更加严紧,所以不易进土堵塞。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也不会夹籽。如万一进土或夹籽,两铲头就不能完全扣合,此时由于联动作用,按钮中部的标记下移,穴播时可以十分方便的从标记处看出,这时可倒立管体,倒立时翻动盖因一头沉可自动把管体上口盖好,籽粒也就不会撒出,这样就能比较方便地把泥土和夹籽清除继续穴播,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
第二、将滑籽口及相关另件下移,滑籽器上面改为一半弧面和一半斜面的形状,并使之能平装也可立装。这样籽粒离地变近,排籽又成直线下行,所以下籽速度加快,同时容量加大。又因滑籽器安装情况可变,再把使用方法作些更改,就能使大中小籽粒都可适用,而且大籽粒穴播质量也有保证。
第三、简化管体形状,将管体改为直筒式扁方形,前后尺寸减小,左右尺寸加大,上端设一小型漏斗,下方的定铲头可直接带在管体上,也可另外焊接,并将推杆设置在外。这样不仅减轻了重量,缩小了体积,又增加了容量,同时也达到了便于制造和安装的目的。
由于以上在构造和形状方面的几点改进,形成了本实用新型自身的特征,有了这些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又带来如下优点1、不易夹籽和堵塞,工作状态便于观察,出现问题好排除,使用性能可靠。
2、下籽速度更快,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适于大中小籽粒穴播,穴播质量好。
3、重量轻,体积小,容量大,结构形状更为合理,容易制造,便于安装,利于推广,对农业“高产”开发能发挥积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形状及其结构联系由说明书附图绘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以局部剖视的画法显示其主视外形和内部结构;图2为左视图,呈现其左视外形。标有前、后的箭头指使用时的方向。
为了便于实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再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联系、工作原理及其调整和使用。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联系从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在管体(13)的上部装有把手(11)和翻动盖(12);下部设有隔板(14)、踏板(16)和定铲头(10),并装有滑籽器(15),外部装有推杆(4);其推杆(4)的上端装有按钮(1)和弹簧(3),在按钮(1)的中部设有一环形标记(2);而推杆(4)的下端又装有排籽器(5);调块(7)利用调整螺钉(6)通过长圆孔装在排籽器(5)中部的滑槽内,这样在调块(7)的下端和排籽器(5)中部的弧面处就构成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调整容籽量多少的空窝(8),而隔板(14)的下端和滑籽器(15)的前端则构成一滑籽口,在正常的静态下空窝(8)总与滑籽口相对;另外动铲头(18)的上方与一铰链焊接或铆接,并用皮垫(17)压装在滑籽器(15)的下边,这里的皮垫(17)可起到辅助扣合动铲头(18)的作用;还有两个轴架(19)焊在动铲头(18)中部的两侧,装时框形曲轴(9)的一端挂在排籽器(5)下端的开口钩上,另一端与轴架(19)联动,这时皮垫(17)还起到不易使框形曲轴(9)脱钩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拇指按下按钮(1)时,弹簧(3)被压缩,推杆(4)、排籽器(5)、调整螺钉(6)、调块(7)一同下行,而框形曲轴(9)的上端则绕轴架(19)转动下行,并将动铲头撑开(如
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这时已进入空窝(8)内的籽粒越过滑籽器(5)的前端便自动滑出,从框形曲轴和两铲头中间落下,于此同时调块(7)也堵住了滑籽口,管体(13)内的籽粒就不能随意下滑;当拇指抬起后,一同下行的件靠弹簧(3)自动向上回位,又由于联动作用,其动铲头(18)也与定铲头(10)紧密的扣合,这时空窝(8)又对住了滑籽口,管体(13)内的籽粒靠自重从滑籽口又可立即自行进入空窝(8),就这样如此反复按动,籽粒便可顺利地间歇性排入土中,最终实现快速而优质的穴播目的。
3、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和使用为了适用不同的种子和下籽量多少的需要,可用改变滑籽器(15)的安装情况和调整调块(7)的高低来实现。穴播中小籽粒时(如大豆、玉米、绿豆、尿素),一般应将滑籽器(15)平装,然后调整调块(7)。调整时先装入少量籽粒,再松开调整螺钉(6)带动调块(7)向上移动使空窝(8)增大,平均下籽量就会增多;向下移动使空窝(8)减小,平均下籽量就会减少。注意每样种子下籽量的均匀程度与所选籽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有关,穴播前先调试几次,认为适可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拧紧调整螺钉(6)把调块(7)固定好,再把选好、晒干的籽粒成总儿装入管体(13)内(不要太满,能盖合翻动盖为宜),手提把手(11)向下用力使铲头插入土中(地硬时抬脚尖在踏板上加力)前后一晃,然后边向上提边用拇指按下按钮(1),籽粒便自动流落到地缝中,当铲头从土中提出后再抬拇指,必要时用脚盖压即可,每播一穴重复上述动作。
当穴播大籽粒种子时(如花生、蚕豆或未经脱绒的棉子等),应将滑籽器(15)立装(如
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采用一穴一穴往管体(13)内放籽的方法,这时一手操作,一手放籽,放一次按一下。这种方法籽粒不再进入空窝(8),而直接到两铲头之间,当按下按钮(1)时铲头打开,籽粒也就进入土中。这样工效也不算太低,而穴播质量更好,若在种子不太宽余的时候,运用此法也可实现单粒点播。
权利要求1.半自动农用穴播器,是在管体(13)的上部装有把手(11),下部设有隔板(14)、踏板(16)和定铲头(10),并装有滑籽器(15),其特征是在管体(13)上又增加了一个翻动盖(12),并装有一套能显示工作状态的手控半自动联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其特征是增加了框形曲轴(9)和轴架(19),并在按钮(1)的中部增设了一环形标记(2),又在排籽器(5)的下端增加了一开口钩以后,使得按钮(1)、弹簧(3)、推杆(4)、调整螺钉(6)、调块(7)、排籽器(5)与动铲头(18)和皮垫(17)构成了一套能显示工作状态的手控半自动联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其特征是滑籽口及其相关件设置较低,滑籽器(15)上面为一半弧面和一半斜面的形状,并可平装也可立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其特征是管体(13)为一直筒式扁方形,上端呈小漏斗状,下方直接带一定铲头(10)或另外焊接均可。
专利摘要半自动农用穴播器,属农机小产品,该产品主要由管体、把手、翻动盖、隔板、滑籽器、踏板、定铲头和一套能显示工作状态的手控半自动联动机构组成。使用时把籽粒装入管体内,手提把手操作,能使籽粒顺利地间歇性排入土中。它适于豆类、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品种籽和颗粒状化肥的快速优质穴播,是套种和施肥的得力工具,对农业“高产”开发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档编号A01C7/00GK2167512SQ932165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8日
发明者郭正仁, 郭新方 申请人:郭正仁, 郭新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