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海鲜蓄养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9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海鲜蓄养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海鲜蓄养水槽。
现有技术中,鱼缸一般为单体的,由于缸体自身没有循环、溢流和净化装置,所以无法长时间内保证水质的清晰度,一般2-3天即需换水,并且水温不可调整,因此这种鱼缸既不实用又失去了在家庭或公共场合的观赏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长时间保持水质清晰且可控制水质温度的适于多种不同环境温度生存的活海鲜蓄养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水槽(1),其特殊之处在于它还包括有冷热交换器(2)、净化箱(3)、磁力循环泵(4),所述的水槽(1)底部有排水孔(7)、上水溢流孔(8),上水溢流孔(8)中设置有上水管(9),其外套有回水管(5),回水管外套有溢流管(6),溢流管(6)底端设置有溢流孔,回水管(5)下端经管路与净化箱(3)相连,上水管(9)从回水管(5)中穿出经管路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冷热交换器(2)经管路与磁力循环泵(4)相连,最后力磁循环泵经管路与净化箱相连,净化箱底端设有活性碳层,其上端设有沸石层、珊瑚砂或贝壳层。
与现有的单体鱼缸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净化、溢流和循环装置,所以具有可长时间(4-6个月)保持水质清晰的优点;此外,独特的溢流结构使得突然断电后能保证水槽内有一定的水位而不溢出;从而保证活海鲜的生存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冷热交换器使用的材质能防海水腐蚀并具有降低和升高水温的功能,而且可以自动控温适应多种不同环境温度生存的活海鲜;多层次的净化箱具有物理和生物双重净化功能,创造了一个人工海洋环境,此外水槽上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和水槽后衬托的海洋装饰画使得活海鲜蓄养水槽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为活海鲜蓄养水槽的示意图。

图1,活海鲜蓄养水槽的水槽底部设有排水孔和上水溢流孔8,用于供给、排放水槽内的水,上水溢流孔8中设置有上水管9,其外套有回水管5,回水管外套有溢流管6,溢流管6底端又设有溢流孔。水沿上水管9进入水槽1内,当水位超过回水管5时,回水携带水槽底部的杂质和分泌物沿溢流管6下端的溢流孔进入回水管5中,回水管5的高度决定了水槽1内水位高度,避免突然停电时水槽内水外溢;回水管5下端经管路与净化箱3相连,从溢流孔进入回水管5中的回水经管路进入净化箱3内;净化箱底端设有带孔的隔板,其上依次放活性炭层、沸石层、珊瑚砂或贝壳层,贝壳层上有过滤棉;上水管9从回水管5中穿出经管路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冷热交换器可根据活海鲜需要的温度设定并自动控制水温;冷热交换器2经管路与磁力循环泵4相连,磁力循环泵又经管路与净化箱相连;净化箱内的水经循环泵打入冷热交换器的交换筒内,然后经上水管9进入水槽1内。
活海鲜蓄养水槽还可再增加若干个净化箱和沉淀池来实现不同种水生物净化的需要。
上述活海鲜蓄养水槽的水槽内可以设置多个隔层,水槽也可以是多层次的,水槽本身形状有矩形、园形、椭园形、花瓣形的。
活海鲜蓄养水槽上可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水槽后可设置海洋装饰画,使得本实用新型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活海鲜蓄养水槽,包括有水槽(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冷热交换器(2)、净化箱(3)、磁力循环泵(4),水槽(1)底部有排水孔(7)、上水溢流孔(8),上水溢流孔(8)中设置有上水管(9),其外套有回水管(5),回水管外套有溢流管(6),溢流管(6)底端设置有溢流孔,回水管(5)下端经管路与净化箱(3)相连,上水管(9)从回水管(5)中穿出经管路与冷热交换器相连,冷热交换器(2)经管路与磁力循环泵(4)相连,最后磁力循环泵经管路与净化箱相连,所述的净化箱底端设有活性碳层,其上端又设有沸石层、珊瑚砂或贝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海鲜蓄养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箱还可再增加若干个净化箱和沉淀池实现多级净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海鲜蓄养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内可以设置多个隔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活海鲜蓄养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可以是矩形的、园形的、椭园形的、花瓣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海鲜蓄养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可以为多层次的。
专利摘要一种活海鲜蓄养水槽主要包括有水槽、净化箱、磁力循环泵和冷热交换器,水槽的上水溢流孔中设置有上水管,其外套有回水管,回水管外又套有溢流管,溢流管根部有溢流孔,回水管下端经管路与净化箱相连,净化箱经磁力循环泵、冷热交换器及管路又与水槽相连,这种水槽具有可长时间保持水槽内水质的清晰、水槽内的水温可根据各种活海鲜的需求自动控温调节的优点,这种水槽还可避免突然断电时,水槽内的水外溢,总之本实用新型创造了一个人工海洋环境。
文档编号A01K63/00GK2162086SQ9322758
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8日
发明者杨洪斌, 李之项, 鲍君哲, 刘凯, 苏淼 申请人:杨洪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