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安装在收藏状态时的带导向件的甩杆端部、为保护杆端部的杆端保护盖。
在把具备顶部导向件的尖杆为止可滑动地收藏在基杆内的带导向件的甩杆中,在杆尖处安装为保护杆尖和顶部导向件等导向件的保护盖。作为这样的保护盖,已知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88年昭-41886号公报上所揭示的、具备把从顶部导向件到第2杆顶端部容纳起来的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和在此前部导向容纳部后方形成的后方导向件容纳部,在后部导向件容纳部上形成为使固定在第3杆顶端上的第3固定导向件卡止住的锥状导向卡止部。由于用导向卡止部把第3杆卡止住,即使在使保护盖向下,而发生甩杆落下等情况时,只有到第2杆为止的荷重作用在顶部导向构件或杆尖上,因而能使尖杆得到充分保护。
然而,由于在此保护盖的构造中,有第4杆和第5杆的荷重加在在第3杆的第3固定导向件上,而且,由于因不能将保护盖进行牢固安装,有可能将基杆的荷重也加在其上,因而要担心落下时等的冲击大,和使第3固定导向件受损伤,此外,一旦第3固定导向件越过导向卡止部而嵌入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内,还担心不能简单将保护盖卸下。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使靠后部导向件容纳部的顶端部而被卡止住的导向件不受损伤的同时,也不用担心此导向件嵌入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内的带导向件的甩杆的杆端保护盖。
为达到此目的的本发明的带导向件的甩杆保护盖的第一方案具备能容纳杆尖和顶部导向件的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和在此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后方形成的后部导向件容纳部,在此后部导向件容纳部上形成锥状导向件固定部,在后部导向件容纳部上形成位于导向件卡止部后方的另一导向件卡止部。
此外,本发明的带导向件甩杆保护盖的第二方案具备能容纳杆尖和顶部导向件的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和在此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后方形成的后部导向件容纳部,在此后部导向件容纳部上形成锥状导向件固定部,使导向件固定部的后侧的直径急剧扩大,能将两个以上的导向件卡止住。
此导向件卡止部适宜用嵌入盖本体内侧的杆端卡止块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用后方的另一导向件卡止部能将较粗杆的导向件卡止住。
在本发明第二方案中,也能用一个导向件卡止部把较粗杆的导向件卡止住。当把甩杆的顶端部插入保护盖内时,能将导向件向导向件固定部的直径急烈扩大处引导,使顺利地向前方移动,在直径缓慢扩大处,例如能将第2固定导向件和第3固定导向件卡止住。
将杆端卡止块制成的相对盖本体来说是另外的构件,且按照需要可用别的材料制造。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安装着本发明第一方案杆端保护盖的甩杆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方案杆端保护盖第一变化例的剖面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方案杆端保护盖第二变化例的剖面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方案杆端保护盖的剖面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二方案杆端保护盖变化例的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杆端保护盖的甩杆的立体图。
使其顶端安装着顶部导向件1、其杆尖3上嵌装着滑动导向件5的尖杆7可滑动地被收容在具备第2固定导向件9和第2滑动导向件11的第2杆13内。而且,将第2杆13可滑动地放入具备第3固定导向件15的第3杆17内,将第3杆17可滑动地放入具备第4固定导向件19的第4杆21内,将第4杆21可滑动地放入具备第5固定导向件23的第5杆25内,进而,将第5杆可滑动地放入具备基固定导向件27的基杆29内。
将杆端保护盖31形成使其上侧向上方膨起的筒状体形状,嵌装在基杆杆29的顶端部,使其能容纳第2滑动导向件11、第1固定导向件27等。将杆端保护盖31的盖本体33的前部构成作为前部导向件的容纳部35,使其能收容从顶部导向件1直到第2滑动导向件11,将其后部构成具有比此前部导向件容纳部35更大的直径。在盖本体33的大直径的后部,把具有将筒状体上侧切去形态的硬塑料制杆端卡止块37嵌入而构成后部导向件容纳部39,在此后部导向件容纳部39内能容纳从第3固定导向件15到基固定导向件27。
在杆端卡止块37的内侧顶端形成使直径向前缩小的锥状的导向件卡止部分41,用此导向件卡止部分41将第3固定导向件15卡止住。将杆端卡止块37的内侧中间部形成等直径形状,在该内侧后端形成使直径向后方扩大的锥状的另一导向件卡止部分43,用此导向件卡止部分43能将第5固定导向件23卡止住。
此外,第4杆21和第3固定导向件15相逢而被止住。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方案的杆端保护盖的第1变化例的剖面图,此第1变化例在于使盖本体33的形状发生变化。
将杆端保护盖31的盖本体45的后部构成直径比前部导向件容纳部35的直径大,此具有大直径的后部由前侧部分47和设置在此前侧部分47的后方,具有更大直径的后侧部分49组成,由前侧部分47的环状后端面进行形成另外的导向件卡止部分51。甩杆是通过进而将基杆29(第1变化例中第6杆)插入更大直径的大直径杆53(基杆)内构成,用导向件卡止部分51能将固定在此大直径杆53顶端上的大直径固定导向件55(基固定导向件)卡止住。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方案的杆端保护盖的第2变化例的剖面图,第2变化例在于使杆端卡止块37的形状发生变化。
将杆端卡止块57的内侧形状构成从中间部起到后端止为等直径形状,使其环状后端面形成另一导向件卡止部分59。由于将杆端卡止块57的中间部分的壁构成比杆端卡止块37的壁薄,因而构成使杆端卡止块57的内部空间变宽广。通过将甩杆的第2杆61构成大直径,能用导向件卡止部分41将固定在此第2杆61顶端上的第2固定导向件63卡止住。因此,在前部导向件容纳部35内能将从顶部导向件1到滑动导向件5收容。而且成为能分别使第3杆65的第3固定导向件67和第2杆61的第2滑动导向件69相遇、第4杆71的第4固定导向件73和第3固定导向件67相遇、第5杆75的第5固定导向件77和第4固定导向件73相遇而被止住,进而,用导向件卡止部分59将基杆53的基固定导向件55卡止住。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二方案的杆端保护盖的剖面图。
能通过作为盖本体33和杆端卡止块37的形状改变对此杆端保护盖进行说明。
杆端保护盖31的盖本体79后部是由具有向后放大直径的第1放大直径部81,从此第1放大直径部81延伸、向后迅速扩大直径的第2放大直径部83,以及从此第2放大直径部83延伸、不变直径部85构成,把由第1放大直径部分87,第2放大直径部89和不变直径部91构成的杆端卡止块93嵌入此盖本体79后部内。杆端卡止块93的第1放大直径部87,第2放大直径部89和不变直径部91构成的杆端卡止块93嵌入此盖本体79后部内。杆端卡止块93的第1放大直径部87内侧形成锥状第1导向卡止处95,第2放大直径部89内侧形成倾斜较大,即急剧放大直径的锥状第2导向卡止处97,由此第1导向卡止处95和第2导向卡止处97构成导向卡止部98。而且,由第2放大直径部89的环状后端面形成另一导向卡止部99。成为用第1导向卡止处95卡止住甩杆的第2固定导向件63和第3固定导向件67,用第2导向卡止处97止住阻止第5固定导向件77的第4固定导向件73,而且,用另一导向卡止部分99固定基固定导向件55。甩杆的构成和本发明第一方案的第2变化例一样,然而使基杆53的直径比第2变化例场合的直径更大。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二方案杆端保护盖变化例的剖面图。
此变化例在于改变盖本体79和杆端卡止块93的形状。
杆端保护盖31的盖本体101的后部由具有向后方放大直径、且向内侧弯成凸状的放大直径部103,和从放大直径部103延伸的不变直径部105构成,把由放大直径部107和不变直径部109构成的杆端卡止块111嵌入此盖本体101后部内。成为由杆端卡止块111的放大直径部107内侧构成向后方放大直径的弯成凸状导向卡止部113,用此卡止住第2固定导向件63和第3导向固定件67,进而,用向后侧急剧放大直径处卡止住基固定导向件55。由于此杆端保护盖31在其卡止部不形成转角,因而不会因导向件的磨损而产生早期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用后方的另一导向卡止部卡止住较粗杆的导向件,能防止将大的力加在用前方导向卡止部所卡止住的导向件上,从而能防止使此导向件受伤,或使其嵌入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内。
本发明第二方案,也是通过用一个导向卡止部卡止住较粗杆的导向件,来防止使用此导向卡止部卡止住的前方导向件受伤,或使其嵌入前部导向容纳部内,然而,由于使导向卡止部后侧的直径急剧放大,能在后侧的直径急剧扩大处将导向件顺利引导,因此,对保护盖的安装不形成妨碍。
如果是相对盖本体,用另外的杆端卡止块形成导向卡止部,由于只需将杆端卡止块用耐磨损的材料制造,且可在以后通过仅调换杆端卡止块,而使机构的耐久性增强,从而能提供经济性优良的杆端保护盖。
权利要求
1.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具备容纳杆尖和顶端导向件的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和在此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后方形成的后部导向件容纳部,在此后部导向件容纳部形成锥状导向件卡止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部导向件容纳部的上述导向件卡止部后方形成另外的导向件卡止部。
2.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具备容纳杆尖和顶端导向件的前部导向件的容纳部,和在此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后方形成的后部导向件容纳部,在此后部导向件容纳部上形成锥状导向件卡止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件卡止部后侧直径急剧扩大,能将两个以上的导向件卡止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其特征在于用嵌入盖本体内侧的杆端卡止块形成上述导向件卡止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带导向件的甩杆杆端保护盖,是把杆端保护盖的盖本体前部作为容纳从顶端导向件至第2滑动导向件为止的前部导向件容纳部,将后部构成比前部导向件容纳部更大直径,使硬质塑料制在杆端卡止块嵌入盖本体的大直径后部,在杆端卡止块内侧顶端形成直径向前方缩小的锥状导向件卡止部,在其内侧后端形成另一直径向后扩大的锥状导向件卡止部,具有能防止在后部导向件容纳部顶端部被卡止住的导向件受伤等效果。
文档编号A01K87/00GK1106201SQ9410242
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2日
发明者大村隆一 申请人: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