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适用于洄游鱼类通过水利枢纽进入上游水域。
为保证洄游鱼类能够正常繁衍,各种水利枢纽中都应设置过鱼设施,使鱼类可以自由通过水利枢纽。现有的过鱼设施主要分为鱼道、鱼闸两种。鱼道是在供鱼类通过的通道中设置隔板及加糙水槽,对该通道内的水流进行消能,令水流减缓,使鱼类能够沿鱼道上溯,这种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鱼道内水体流态复杂、流速极不稳定,鱼类上溯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鱼类上溯过坝所用的时间较长,对产卵亲鱼的生理机制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对于体能较弱、洄游能力较差的鱼类,该不利影响可以使鱼类无法完成产卵。所以利用鱼道过鱼的方案只能适用于低水头的水利枢纽。现有另一种过鱼设施为鱼闸,它是利用有压闸板,通过上下游闸室的交替开关使鱼过坝,鱼闸的缺点是过鱼量少,过鱼不连续,而且其设备投资和维修费用都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使洄游鱼类能够连续、省力地通过水利枢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用于过鱼的通道内,设置一过鱼槽,在该过鱼槽的中心点处设一摆动轴,该摆动轴的两端支撑在通道壁上,且其一端与一动力源相互连接。上述动力源通过摆动轴带动过鱼槽连续摆动,由于过鱼槽在摆动过程中与鱼道壁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化,可以对鱼道内水流进行消能,同时产生适于鱼类洄游的水体流态,吸引并帮助鱼类上溯过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造价和维护费用低,而且消能效果好,过鱼连续,过鱼速度快,适用于各种水利枢纽并能够适应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右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右视图。
图5、6、7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8、9、10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1、12、13本实用新型不同的设置方案示意图。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述的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由过鱼槽(1)、摆动轴(2)、动力源(3)和挡水板(4)组成,如
图1、2所示,设置在截面为矩形的通道中,其中过鱼槽(1)为一矩形箱体,该箱体一面敞口形成敞口箱,其截面积为通道截面的一半,摆动轴(2)固定在上述箱体的中央位置,同时两端支撑在鱼道的侧壁上,其中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在过鱼槽(1)上、下游方向靠近过鱼槽(1)处各设一面积为通道截面的一半的挡水板(4),由于设置挡水板(4)可以使水流只能从过鱼槽上敞口的一侧流过。本例中所使用的动力源(3)包括一利用水位压力差驱动的水轮机和相应的机械传动机构,它可将水轮机的转动变换成摆动以驱动摆动轴(2)。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如图5、6、7所示,当过鱼槽摆动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敞口箱的下游端与通道壁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小值,从该处流过的射流水流速极快,鱼类无法从此处进入鱼槽,但由于洄游鱼类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所以它们会被此水流吸引而在附近徘徊。随着鱼槽的摆动,上述间隙不断扩大,该处水流逐渐减慢,直至到达如图6所示的状态时,聚集在敞口箱下游附近的鱼可以凭借自身的体力逆流而上,其中一些喜好快速水流的鱼可以直接游过本设施到达上游。过鱼槽(1)继续摆动到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敞口箱的上游端与鱼道壁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小值,从该处流过的射流水流速极快,鱼类无法从此处进入上游,刚才没有来得及通过本设施到达上游的鱼此时只能滞留在敞口箱内凹壁处的缓流区中,同时由于敞口箱上游端间隙很小,对下游端起消能作用,所以,敞口箱的下游端的水流速度很慢,根据洄游鱼类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会有更多的鱼被此水流吸引而进入敞口箱中;当过鱼槽(1)再次摆动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过鱼槽(1)下游端间隙很小,对上游端起消能作用,所以,敞口箱的上游端的水流速度很慢,原来滞留在过鱼槽内的鱼即可顺利进入上游。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所述的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的结构如图3、4所示,设置在截面为矩形的通道中,其中过鱼槽(1)为一工字形槽,摆动轴(2)固定在上述工字形槽的中央位置,同时两端支撑在鱼道的侧壁上,其中一端与动力源(3)连接。本例中所使用的动力源(3)包括一电动机和相应的机械传动机构,它可将电动机的转动变换成适当的摆动以驱动摆动轴(2)。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如图8、9、10所示,当过鱼槽(1)摆动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工字形槽下游端的上方形成射流水,将鱼类吸引至附近徘徊;同时在工字形槽上端的下方形成射流水,将鱼类吸引而进入工字形槽的下方,并滞留在工字形槽下方凹壁处的缓流区中;随着过鱼槽(1)的摆动,上述间隙不断扩大,该处水流逐渐减慢,直至到达如图9所示的状态时,聚集在工字形槽下游附近的鱼可以凭借自身的体力逆流而上,进入工字形槽或直接游过本设施到达上游;同时滞留在工字形槽下方的鱼可以顺利进入上游。过鱼槽(1)继续摆动到如
图10所示的位置时,在工字形槽上游端的上方形成射流水,将鱼类吸引进入工字形槽中的上方,并滞留在工字形槽上方凹壁处的缓流区中;同时,在工字形槽下游端的下方形成射流水,将鱼类吸引至附近徘徊。当过鱼槽(1)再次摆动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工字形槽下游端上方间隙很小,对上游端起消能作用,滞留在工字形槽上方的鱼即可顺利进入上游;同时,聚集在工字形槽下游附近的鱼可以凭借自身的体力逆流而上,进入工字形槽或直接游过本设施到达上游。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设置方案有很多种,如
图11、12、13所示,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坝脚卧式通道中的设置方式;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低水头水利枢纽立式通道中的设置方式;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高水头水利枢纽立式通道中的设置方式。根据水压大小,为满足消能要求,在同一通道中可以串联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过鱼槽(1)、摆动轴(2)、动力源(3)组成,所述的摆动轴(2)固定在于过鱼槽(1)的中部,并且支撑在过鱼通道壁上,所述的动力源(3)连接在摆动轴(2)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鱼槽(1)为一有敞口的矩形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鱼槽(1)为一工字形槽。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鱼槽(1)两端设有挡水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区间性鱼闸过鱼设施,其技术方案是在一过鱼用的通道内,设置一过鱼槽,在该过鱼槽的中部设一摆动轴,该摆动轴的两端支撑在通道壁上,且与动力源相互连接。利用过鱼槽的摆动可以对通道内水流进行消能,并产生适当的水体流态,吸引和帮助鱼类上溯。其优点在于它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造价和维护费用低,而且消能效果好,过鱼连续,过鱼速度快,适用于各种水利枢纽并能够适应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
文档编号A01K61/00GK2194601SQ94209658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5日
发明者隋振雷 申请人:隋振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