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24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溜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田间条播施肥的溜桶。
目前田间条播施肥的农具,一般由粪桶、粪舀完成,即用粪桶将粪从厕所挑到田边,然后用粪舀一次、又一次重复从粪桶舀去,沿着开好的行子浇灌,这种作业工具进行条播施肥既慢又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条播施肥的溜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桶身、桶把、桶臂和桶嘴组成,其特点是桶身、桶臂和桶底是注塑为一体的整体件,桶身呈腰鼓形,在桶身底部制有一个孔,桶嘴为空心圆柱形,桶身底部所制孔的孔壁配于桶嘴在靠近根部的圆周上所制的二边凸出中间凹下的吻合槽中,使其紧密配合达到不漏水,并通过用聚乙烯线绳穿过在靠近桶嘴口部设有的耳搭扣上所制的孔,将桶嘴与桶口处的桶臂相连接;桶把的两端配于桶臂上端孔中并用铁钉固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聚乙烯钙塑或其它材料整体注塑而成,成本低、耐腐蚀、轻便,使用寿命长,使用时能显著提高条播施肥的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
图1的A向视图;图3为
图1中I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
图1中C—C剖面图;图5为
图1的B向视图。

图1、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乙烯钙塑经注塑而成,桶身11、桶臂4和桶底12注塑为一体的整体件,桶身11呈腰鼓形,在桶身11底部制有孔9,桶嘴7为空心圆柱形,桶嘴7的根部与口部切成斜切面,根部配孔9时其斜截面与桶身11弧度相吻合,并使桶嘴7的口部与桶口10在一水平线上,孔9的孔壁配于桶嘴7在靠近根部的圆周上制有的二边凸出中间凹下的吻合槽8中,使其紧密配合达到不漏水,桶嘴7在靠近口部上方制有耳搭扣6,耳搭扣6上设有一小孔,当桶嘴7根部的吻合槽8与桶身11底部的孔配合好后,即用聚乙烯线5穿过耳搭扣6的孔将桶嘴7与桶口10处的一桶臂4相连拉紧,桶臂4的上端下注有孔,桶把2的两端配于桶臂4上端下注有的孔中,并用铁钉3固紧。
图2所示桶底12圆周下制有凸出桶底12的桶脚15,桶脚15与桶底12的直径相同,壁厚与桶身11壁厚相等,桶底12的下面中心制有与桶脚15的同心圆筋13,其凸出的厚度、高度与桶脚15相等,桶脚15与圆筋13之间制有圆周均匀分布六个与两圆相连的加强筋16,图4所示,桶把12中部两侧面制有凹槽1。
权利要求1.一种溜桶主要由桶身(11)、桶把(2)、桶臂(4)和桶嘴(7)组成,其特征在于桶身(11)、桶臂(4)、桶底(12)是注塑为一体的整体件,桶身(11)呈腰鼓形,在桶身(11)底部制有孔(9),桶嘴(7)为空心圆柱形,孔(9)的孔壁配于桶嘴(7)在靠近根部的圆周上所制的二边凸出中间凹下的吻合槽(8)中,使其紧密配合达到不漏水,并通过用聚乙烯线(5)穿过在靠近桶嘴(7)口部设有的耳搭扣(6)上所制的孔,将桶嘴(7)与桶口(10)处的桶臂(4)相连拉紧;桶把(2)的两端配于桶臂(4)上端孔中,并用铁钉(3)固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溜桶,其特征在于桶底(12)圆周下制有凸出桶底(12)的桶脚(15),桶脚(15)与桶底(12)直径相同,桶脚(15)的壁厚与桶身(11)壁厚相等,桶底(12)的下面中心制有与桶脚(15)的同心圆筋(13),其凸出的厚度、高度与桶脚(15)相等,桶脚(15)与圆筋(13)之间制有数根与两圆相连的加强筋(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溜桶,其特征在于桶把(2)中部两侧面制有凹槽(1)。
专利摘要溜桶是条播施肥农具,其特征是;桶身(11)、桶臂(4)、桶底(12)注塑为整体件、桶身(11)在底部制有孔(9),孔(9)的孔壁配于桶嘴(7)根部圆周上所制的吻合槽(8)中,并用聚乙烯线穿过在靠近桶嘴(7)口部所设的耳搭扣(6)上所制的孔,将桶嘴(7)与桶臂(4)相连拉紧,桶把(2)的两端配于桶臂(4)上端孔中并用铁钉固紧。该溜桶成本低、耐腐蚀、轻便、使用寿命长,使用中能显著提高劳动效率,且泼洒易均匀,是条播施肥的理想农具。
文档编号A01C3/00GK2233154SQ95217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9日
发明者谢树照 申请人:射阳县塑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