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外绿化植物恒湿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内外绿化植物恒湿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各种建筑物室内外,公共建筑设施顶面、底面雨下不到的部位绿化植物提供恒定湿度的供水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在各种建筑物室内外种植绿化植物时,均碰到一个不能保持植物应有湿度的难题,尤其在建筑物顶面及底面雨下不到的部位,没有良好护理,植物很难成活。只能靠摆设假花假树假草来装饰气氛,而全无植物特有的生气及调节环境的功能。一般建筑物的阳台、走道上,也由于风大、易干燥,花卉等较难栽培养护。而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上搞垂直绿化,供水更难解决。目前强有地下滴灌技术,但管理与建筑成本都较高,难以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在各种建筑物室内外、公共建筑设施顶面、底面雨下不到的部位及垂直墙面上种植绿化植物提供一种恒定湿度的供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恒湿供水装置由种植槽,蓄水槽和若干个直筒状虹吸斗组成。种植槽底面有若干个虹吸孔,槽内填装植物培植土,以种植各种植物花卉。若干个口径稍小于虹吸孔的虹吸斗插在虹吸孔中,利用斗的凸出边沿,挂在种植槽底部,虹吸斗内填满吸透水物质,虹吸斗的底面及四周均布不小于10个直径为1.5~Ф2(mm)的吸水孔,虹吸斗下部大半浸在种植槽底下注水的蓄水槽中,以提供植物足够的水份。蓄水槽的液面与种植槽底面,蓄水槽底面与虹吸斗底面均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种植槽底面通气和虹吸斗有效吸水。
为确保种植槽内适当湿度,种植槽底面虹吸孔之孔距为250~1000(mm),虹吸斗截面口径为50~200(mm),以适应不同植物的需要。种植槽底面还均布有若干个直径为Ф2~Ф4(mm)的透气孔,以保证种植槽的透气性,其分布率为2~4个/(dm)2。为防止虹吸斗中心上方湿度过大,植物根系直接钻入虹吸斗内和使整个种植槽内的湿度均衡,在种植槽底部先用同样培植土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mm)的扩水层,然后在虹吸斗中心处水平放置一块口径与虹吸斗相仿的刚性阻水薄片,最后在种植槽内填装培植土,种植植物。阻水片可用金属、陶瓷或硬塑片做。
为了保持蓄水槽内液面高度为一定值,在设定液面处蓄水槽上有1个或数个溢水孔。为了便于寒冻季节蓄水槽内排净水,在蓄水槽底部设有带塞的泄水孔。塞子也可用相应的阀门代替,平时关闭,需要时打开。蓄水槽的深度与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m),种植槽与蓄水槽深度之比,根据种植植物不同一般为1~3,特殊需要种植槽深度可增加。为确保植物供水,蓄水槽内蓄水深度要保持在水槽深度的0.2~0.8倍,一般以0.5~0.8为宜。虹吸斗底面离水槽底不小于5(mm)。
根据建筑物与绿化部位的不同,种植槽水平截面可设计成任何形状。蓄水槽水平截面也可按需要配合种植槽设计成任何形状;蓄水槽也可设计成水沟形,其截面也可成园形、方形、梯形,其水平形状可成直线或园弧曲线。虹吸斗其截面可设计成园形、方形、矩形。当本装置用于建筑物屋顶绿化时,其蓄水槽可与屋顶喷水池、养殖池、排水沟相通,可方便解决充足的水源。当本装置用于墙体垂直绿化或地面绿化时,蓄水槽可与建筑物落、排水管相通,以充分利用雨水,为下不到雨的墙面及地面供水。
植物生长不但需要光线、水份,也需要营养,本装置中的蓄水槽内可均衡溶释植物营养物,既可避免养份流失,又可为植物长期,稳定的提供养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显见的,它能确保屋顶、墙面、地面下不到雨的地方绿化植物,得到恒定湿度的供水;它能防止植物养分流失,为植物长期均衡的输送养份提供条件;同时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屋顶绿化供水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屋顶绿化另一种供水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参见
图1,图中(1)为花卉植物,(2)为培植土,(3)为种植槽,(4)为阻水片,(5)为扩水层,(6)为虹吸孔,(7)为虹吸斗,(8)为吸透水物质,可用轻质培植土代用,(9)为蓄水槽,(10)为楼顶面或地面,(11)为透气孔,(12)为吸水孔,(13)为蓄水槽液面,(14)为溢水孔,(15)为泄水孔,(16)为泄水孔塞子,(17)为屋顶花园喷水池,(18)为屋顶花园假山池,(19)为屋顶蓄水沟。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屋顶绿化土层可减小一半厚度,故屋顶承重比传统方案更轻。道路两旁护栏的悬挂式垂直绿化亦可采用本发明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内外绿化植物恒湿供水装置,由种植槽、蓄水槽和若干个直筒状虹吸斗组成,其特征在于种植内填装培植土,槽底面均布有若干个虹吸孔;若干个虹吸斗插在虹吸孔中,利用其凸出边沿,挂在种植槽底部,虹吸斗内填满吸透水物质,虹吸斗的底面及四周均布不小于10个直径为1.5~2(mm)的吸水孔,虹吸斗下部大半浸在种植槽底下注水的蓄水槽中;蓄水槽的液面与种植槽底面,蓄水槽底面与虹吸斗底面均保持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湿供水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种植槽底面的虹吸孔之孔距为250~1000(mm);种植槽底面还均布有若干个直径为Ф2~Ф4(mm)的透气孔,其分布率为2~4个/(dm)2;在虹吸斗中心上方10~20(mm)的部位,种植槽内培养土中水平设置一块口径与虹吸斗相仿的刚性阻水薄片,阻水片下方为扩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供水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蓄水槽在近设定液面高度处有溢水孔;在蓄水槽底部处有带塞的泄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供水装置,其特征还在于种植槽水平截面可设计成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S形、T形、曲尺形等形状,虹吸斗其水平截面可设计成圆形、方形、矩形;蓄水槽其水平截面可按需要配合种植槽设计成相关形状,也可设计成水沟形,其垂直截面成圆形、方形、梯形,其水平形状成直线或园弧曲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供水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蓄水槽深度与宽度均不小于100(mm);种植槽与蓄水槽深度之比为1~3;蓄水槽蓄水深度为水槽深度的0.2~0.8倍;虹吸斗底面离蓄水槽底面不小于5(mm);虹吸斗截面口径为50~200(mm)。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内外绿化植物恒湿供水装置,由种植槽、蓄水槽和虹吸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种植槽底部均布若干虹吸孔,孔中插入填满吸透水物质、廓体均布吸水小孔的虹吸斗,虹吸斗下部浸于蓄水槽内,利用毛细虹吸原理,不断向种植槽中的植物均衡供水、使之保持恒定湿度。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管理方便,可用于建筑物的屋顶绿化,墙体和阳台的垂直绿化、室内外地面绿化,均能使植物获得良好生长的条件,并能防止植物养分流失。
文档编号A01G27/00GK2244294SQ952465
公开日1997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日
发明者朱振华, 林海 申请人:林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