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驱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驱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子式无线电波驱蚊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电子驱蚊器都是采用超声波原理驱赶蚊子的。它们由电子元器件制作的振荡器、放大器、辐射器所组成。例如《自制家用电器电路200例》所述电子驱蚊器其中单结晶体管组成的驰张振荡器,由另一工作在脉冲状态的晶体管进行功率放大后,再经一高音扬声器把超声波向空间辐射出去。或如《常用电子电路精选》《实用电子线路集锦》《实用电子电路大全》《实用电子制作集锦》等著作发表过的电子驱蚊电路,这些电路把555时基电路产生的电脉冲转换成超声波向空间辐射。这些驱蚊器的频率变化范围小,一般在20KHZ≈65KHZ之间。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无线电波驱赶蚊子的电子式驱蚊器;即不同于其它现有电子驱蚊器的电子驱蚊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两支超高频晶体管对接组成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由一支超高频晶体管直接放大,另一支超高频晶体管通过天线辐射无线电波;用这种不断变化的电子信号干扰蚊子的电接收系统以达到驱赶蚊子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频率覆盖范围大,没有滋滋的叫声,对人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下面结和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中非稳态多谐振荡器晶体管BG1的基极与BG2的集电极联接,BG2的基极与BG1的集电极联接;它们的集电极用电感L1相连;BG1、BG2的发射极接在同一电感L2的上端。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电容C1上端与电感L1左端、BG1集电极、BG2基极相联;它们的振荡电流由电感L1电容C1、电感L2组成的串并联谐振电路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BG3的基极直接与非稳态多谐振荡器输出集电极;BG1的基极、BG2的集电极、电感L1的右端、发光二极管D的负极相联。BG3的输出集电极经耦合电容C2与BG4的基极相连。发射管BG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与天线连接把电子驱蚊器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电信号经天线向空间辐射。由于超高频晶体管在特高频段工作时,本身体电阻、体电容的存在;本发明没有使用耗能元件电阻,电子驱蚊器的工作电流由一支发光二极管D给予稳定地控制;使人们随时都能知道电子驱蚊器开着还是关着。
鉴于蚊子对超声波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把多个不同发射频率的电子驱蚊器组合成能够覆盖更大频率范围的复合电子驱蚊器,便可以达到驱赶蚊子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电子元器件制作由振荡器、放大器、辐射器组成的电子驱蚊器,其特征在于,BG1的基极与BG2的集电极联接,BG2的基极与BG1的集电极联接,它们的集电极用电感[L1]相连,BG1、BG2的发射极接在同一电感[L2]的上端;电容器[C1]的上端与电感[L1]的左端、BG1的集电极、BG2的基极相联;BG3的基极直接与BG1的基极、BG2的集电极、电感[L1]的右端、发光二极管[D]的负极相联;驱蚊器的工作电流由一支发光二极管给予稳定地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驱蚊器,其特征在于,BG3的集电极经电容[C2]与BG4的基极连接,BG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与天线连接,电子驱蚊器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电信号由天线向空间辐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驱赶蚊子的电子驱蚊器。由超高频晶体管BG1,BG2,电容[C1],电感[L1]、[L2],组成的非稳态多谐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信号,经超高频晶体管BG3直接放大,通过电容[C2],再经超高频晶体管BG4电容[C3]、通过天线发射到空间以达到驱赶蚊子的目的。这种电路用一支发光二极管来控制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电流,使电子驱蚊器的频率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文档编号A01M1/22GK1140538SQ9610278
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7日
发明者韩京德 申请人:韩京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