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6阅读:1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特别是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
如所周知,鱼具有向光性,为吸引鱼群集聚于钓饵附近,使鱼上钩,一般喜好夜间垂钓的人,其钓鱼方法如


图1所示,是在落于水面下的钓线A上设有中空的圆套B,即固定帽,圆套B的一端供夜光棒C插入固定,而在圆套B一侧设有贯穿孔B1,以便在垂钓时钓线A能穿设于贯穿孔B1内将圆套B固定,夜光棒C能稳固地贴附在钓线A上,以吸引鱼群。而装设这种圆套B时,必须先将系于扣环D上的钓线A解下,使其穿过贯穿孔B1,再系于扣环D上,很不顺手。
另外,一般捕鱼的钓钱A约有数百条,如图2所示,为求夜光棒C快速装设,常舍弃上述将夜光棒C插入圆套B的方法而将夜光棒C捆绑在钓线A上,这种方法由于海水波动极大,多有夜光棒C因捆绑不牢而脱落的现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极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它不但能快速将夜光棒安装在钓线上,并且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为一圆筒状体,在筒状体一侧开有一轴向切口,在筒状体顶端连有一径向跨越顶面的帽片,该帽片一端连在筒状体顶端下缘,向上延伸与筒状间形成一凹口,帽片另一端与筒状体间留有开口,在帽片中间底面设有下凸的圆块。使用时,将钓线导入轴向切口内,继而绕过帽片的开口至另一侧,借帽片阻挡钓线使其无法脱落,最后再将夜光棒由固定帽下端插入,紧紧固定于钓线上。
本实用新型因固定帽开有轴向切口,使夜光棒插设时,利用其弹性而连接牢固,并使钓线从切口进入与固定帽相连接,受帽片阻挡,不会再由切口脱落,使安装固定帽速度快并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固定帽使用时示意图。
图2是现有固定帽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夜光棒后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夜光棒分开时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程序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程序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程序示意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程序示意图(四)。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图3、4、5,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1,由一圆筒状体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筒状体一侧,开有一轴向切口11,在筒状体顶端连有径向跨越顶面的帽片12,该帽片12一端连在筒状体顶端下缘,向上延伸朝筒状体另一侧弯曲时与筒体间形成一凹口13,而帽片12的另一端与筒状体间留有开口14,在帽片12中间底面向下凸设一圆块121,筒状体内径与夜光棒2的外径相配合。
参见图6、7、8、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钓线A导入固定帽1的轴向切口11内,继而将钓线A再绕过帽片12与筒状体间开口14至另一侧,借帽片12的阻挡使钓线A无法再经由轴向切口11脱落,最后再将夜光棒2由固定帽1的下端插入,紧紧地固定于钓线A上。
参见
图10,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是将钓线A按上述方法穿入固定帽1的凹口13内,借圆块121的阻挡,使固定帽1插着夜光棒2稳定吊在水中而不会脱落。
权利要求1.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1),由一圆筒状体所构成,其特征在于筒状体一侧,开有一轴向切口(11),在筒状体顶端连有径向跨越顶面的帽片(12),该帽片(12)一端连在筒状体顶端下缘,向上延伸朝筒状体另一侧弯曲时与筒体间形成一凹口(13),而帽片(12)的另一端与筒状体间留有开口(14),在帽片(12)中间底面向下凸设一圆块(121),筒状体内径与夜光棒(2)的外径相配合。
专利摘要钓鱼用夜光棒固定帽,为一圆筒状体,在筒状体一侧开有一轴向切口,在筒状体顶端连有一径向跨越顶面的帽片,该帽片一端连在筒状体顶端下缘,向上延伸与筒状间形成一凹口,帽片另一端与筒状体间留有开口,在帽片中间底面设有下凸的圆块。使用时,将钓线导入轴向切口内,继而绕过帽片的开口至另一侧,借帽片阻挡钓线使其无法脱落,最后再将夜光棒由固定帽下端插入,紧紧固定于钓线上。
文档编号A01K97/00GK2272197SQ9621930
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7日
发明者魏坚坤 申请人:魏坚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