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灌用微孔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6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渗灌用微孔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田耕作渗灌用微孔软管。
人类自有大田耕作技术以来,灌溉就是该技术规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原始大田灌溉主要告自然降雨,大田收入没有保障。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大田灌溉技术也不断发生重大的变化。现在大田灌溉除贫穷或地势恶劣地区仍主要靠自然降雨外,大部分大田灌溉主要采用漫灌、喷灌和滴灌技术。
漫灌主要采用修渠的方法进行,是最传统的灌溉形式;喷灌靠具有压力的管网进行。该形式较先进,与漫灌相比较,可以省水50%;滴灌也是采用管网的形式进行。将管网辅设在大田里,将水沿分布在管壁周围的孔滴入大田,该方法比漫灌省水70%左右。
以上方法虽然各有长处,但仍存有妨碍耕作,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工程耗费较大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通过微孔软管的设计,开创大田渗灌技术,达到工程费用低,不妨碍耕作,与漫灌相比,可节水80%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用直径不大于8″的塑料软管制作,软管分内、外两层,两层管的壁上分布有直径小于0.15mm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做的灌溉管网处于注水阶段时,管壁的孔径过小,水不会从孔中流出。当管网注满水后,随管网压力的增加,管网中的水会从所有管壁的微孔同时缓慢渗出。满足大田灌溉的要求,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管材料,故不需架设,不碍耕作,方便辅设,移动和收起,且材料费用低,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管结构图,图中各编号分别是1管,2微孔,3内管。微孔在管壁上呈均匀分布状。
现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管1直径为4°,内管3直径亦为4″;微孔直径为0.05mm;软管用聚氯乙烯材料制做。
权利要求一种大田耕作渗灌用微孔软管,用直径不大于8″的塑料软管制作,其特征在于软管分内、外两层,两层管的壁上分布有直径小于0.15mm的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大田耕作渗灌用微孔软管,用直径不大于8″的塑料软管制作,软管分内、外两层,两层管的壁上分布有直径小于0.15mm的通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管材料,故不需架设,不碍耕作,方便铺设,移动和收起,且材料费用低,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25/02GK2245849SQ9622560
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4日
发明者傅蟾珍 申请人:傅蟾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