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鸵鸟水温孵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9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鸵鸟水温孵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鸵鸟人工孵化装置,具体地指一种鸵鸟水温孵化床。
目前,国内外对鸵鸟的人工孵化普遍采用机械孵化装置来进行。这种孵化装置必须模仿鸵鸟胚胎的发育要求准确调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翻蛋周期等参数。因而对孵化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对孵化技术也要求较严。这样,孵化设备投资较大,机械振动、噪音等难以完全消除,孵化效果欠佳,生产批量较小,孵化成本较高。并且这种孵化设备一般需用动力电源驱动,耗电量也较高,还限制了无动力电源地区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神适于鸵鸟自然孵化条件和环境、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容易、孵化率高的鸵鸟水温孵化床。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鸵鸟水温孵化床,包括一床体,床体表面上布置有下保温层,下保温层上设置有电加热层,电加热层与恒温控制仪相连,电加热层上放置有一水袋,水袋的上表面覆盖有上保温层,所孵鸵鸟蛋可放置在水袋的上表面和上保温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鸵鸟蛋放置在安定、平稳、无噪声的孵化床上,利用水温模拟鸵鸟自然孵化条件进行孵化,不仅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而且孵化率高,既能适应大批量孵化,又能适于小批量孵化;并且不需要动力电源,只要有普通照明用电就能进行孵化工作,耗电量大为降低,综合投资成本也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一神鸵鸟水温孵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鸵鸟水温孵化床具有一平板床体1,平板床体1表面四周设有向上延伸的围板8,平板床体1表面上布置有由棉垫制成的下保温层2。
下保温层2上设置有电加热层3,电加热层3是由两块床单及缝制在两块床单之间的电热丝构成的,它与恒温控制仪9相连。电加热层3上放置有一水袋4,水袋4由塑料制成,注入水后其水平面低于床体围板8,以免置于其上的鸵鸟蛋滚落,同时围板8也可以给水袋4四周一定的支承。在水袋4的上表面上设有一薄布层5,所孵鸵鸟蛋6可被放置在薄布层5上。薄布层5的作用一方面将鸵鸟蛋6与塑料水袋4的上表面隔开,以免将水袋4擦破,另一方面可吸收一部分潮气,以保持鸵鸟蛋6周围的湿度,使周围环境更接近鸵鸟的自然孵化条件。在鸵鸟蛋6的上面还覆盖有一层上保温层7,上保温层7由棉被或毛毯制成。
本实用新型用于孵化鸵鸟蛋时,首先要对种蛋进行选择,种蛋一般选择表面光滑、无破裂、个长、邹皮和畸形蛋,每枚种蛋重量1.3-1.5公斤,从产蛋之日起的贮存时间一般不超过5-6天。然后对种蛋进行消毒,鸵鸟蛋经母体产出时会被泄殖腔排泄物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就会严重影响孵化效果,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再在本鸵鸟水温孵化床的水袋4内注入约50℃的热水,使整个水袋4内充满水,打开电加热层3,用恒温控制仪9调整温度到规定温度,同时保持室内规定的湿度,将多枚鸵鸟蛋6放置在水袋4上表面上的薄布层5上,最后覆盖一层上保温层7。在孵化期(1-38天)保持温度36.5℃-36.8℃,湿度25-35%,每天翻蛋6-8次;落盘期(39-42天)保持温度36.3℃-36.5℃,湿度小于30%,即可孵出成活率较高的小鸵鸟。本孵化床的孵化量可根据所放置的鸵鸟蛋数量随意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鸵鸟水温孵化床,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床体,床体表面上布置有下保温层,下保温层上设置有电加热层,电加热层与恒温控制仪相连,电加热层上放置有一水袋,水袋的上表面覆盖有上保温层,所孵鸵鸟蛋可放置在水袋的上表面和上保温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鸵鸟水温孵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水袋上表面上还设有一薄布层,所孵鸵鸟蛋可放置在薄布层和所说的上保温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鸵鸟水温孵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床体表面四周设有向上延伸的围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鸵鸟水温孵化床,主要解决现有机械孵化设备振动噪音大、孵化效果差、生产成本高的不足。所设计的孵化床具有一床体,床体表面上布置有下保温层,下保温层上设置有电加热层,电加热层与恒温控制仪相连,电加热层上放置有一温水袋,水袋的上表面覆盖有上保温层,所孵鸵鸟蛋放置在水袋的上表面和上保温层之间。该孵化床更接近鸵鸟的自然孵化环境,操作方便,孵化率较高,可小批量或大批量孵化鸵鸟。
文档编号A01K41/02GK2282335SQ96239690

公开日1998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8日
发明者范良勇 申请人:武汉福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5月14日 11:58
    到期了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