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求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7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用求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尤指一种钓鱼用求直器,其是安装于一般手竿的母线中,扬竿时,使在水中的母线、子线及鱼钩等能尽量朝远离水底地面的方向上升而离开水面。
钓鱼竿一般可分成手竿及甩竿。甩竿需要卷线器,因此线长比手竿长很多,可以将带饵的鱼钩抛的较远,而较远离岸边。手竿没有卷线器,鱼线是绑在竿尖,其长度是视鱼竿长度而定,通常在二十一英尺以下,手竿的线长虽然较短,但是较灵敏。手竿的钓鱼线主要包括母线、子线、浮标、铅垂及鱼钩等。手竿在下竿(即将附有饵料的鱼钩及鱼线等抛入水中)后,浮标以下的母线、子线及鱼钩等即没入水中。而一般手竿的钓法中,常常使用沉底钓法,即是鱼钩是沉在水底地面上。因为手竿钓鱼的饵料制作上常是用粉饵加水揉成团的,这些饵料随着鱼钩沉入水中后,经过几分钟后,若没有鱼儿上钩,则会分散溶解于水中,此时钓鱼者需要扬竿重新装饵,但是一般扬竿动作会使鱼钩掠过水底处,而很可能勾到水底植物、石头缝或其它沉于水底的杂物等,轻者将该些杂物勾起,而重者则造成子线断裂而损失鱼钩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钓鱼用求直器,藉将该种求直器装在母线中,而在扬竿时能使母线及子线尽量朝直立方向上升,即远离水底地面的方向上升,而使子线尾端的鱼钩勾到上述杂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钓鱼用求直器,其是安装在钓鱼竿沉没于水面下的母线中,该求直器包括一制向装置及一线固定装置,该制向装置是直立船形体,正面为中空竖眼形,背部即船底是向后凸的正四面锥形体,由背视观之该锥形体的底缘成为菱形而与正面边缘连接,上述线固定装置是装设在该制向装置的正面中央内,线固定装置是直立杆体,两端连接母线,使求直器固定于母线之中。
所述制向装置的背部中下方设有数个朝向正面突出的卡榫及螺孔槽,而线固定装置是直立矩形杆体,其背面设有数个凹槽,这些凹槽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的卡榫,线固定装置并设有数个圆孔,圆孔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的螺孔槽,由螺丝穿过上述圆孔旋入螺孔槽内且上述卡榫与凹槽相结合,使线固定装置固定于制向装置内,上述线固定装置的头部及尾部分别设有一垂直的线孔,线孔一端与上述螺丝穿过的圆孔相通,因此经由该线孔可利用螺丝使线固定装置固定于母线中及因此使求直器固定于母线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钓鱼竿沉没于水面下的母线中,可在扬竿时能使母线及子线尽量朝直立方向上升,即远离水底地面的方向上升,而使子线尾端的鱼钩勾到水底杂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有一具体的了解,兹配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的背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中的线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的正视图;其中图3A是为沿图3所示X-X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中的线固定装置与制向装置的示意侧视分解图;图5是没有装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的已知钓鱼竿钓鱼状况图;图6是装有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的钓鱼竿钓鱼状况图。
附图标号说明1……制向装置2……线固定装置3……母线4……鱼钩5……水底地面6……竿尖7……求直器 11……锥形体12……卡榫 13……螺孔槽21……凹槽 22……圆孔23……螺丝 24……线孔请参阅
图1、2及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的背视图、侧视图及正视图,其中图2并含有局部剖视。该求直器主要包括一制向装置1及一线固定装置2,其中制向装置1是直立船形体,正面为中空竖眼形(如图3所示),背部即船底是向后凸的四面锥形体11,由背视观之该锥形体11的底缘成为菱形而与正面边缘连接,制向装置1的背部中下方设有数个朝向正向突出的卡榫12及螺孔槽13。上述线固定装置2是装设在该制向装置1的正面中央内,线固定装置2是直立杆体,例如直立的矩形杆体。
请一并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用求直器中的线固定装置与制向装置的示意侧视分解图,其中含有局部剖视。上述线固定装置2的背面设有数个凹槽21,这些凹槽21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1的卡榫12,线固定装置2并设有数个圆孔22,圆孔22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1的螺孔槽13,因此藉由螺丝23穿过上述圆孔22旋入螺孔槽13内及藉由上述卡榫12与凹槽21的结合,可使线固定装置2固定于制向装置1内。上述线固定装置2的头部及尾部分设有一垂直的线孔24,线孔24一端与上述螺丝23穿过的圆孔22相通,因此经由该线孔24可利用螺丝23使线固定装置2固定于母线3中及因此使本实用新型的钓鱼用求直器固定在母线3中。
参阅图5,其是人以已知手竿钓鱼状况的示意图,如先前所述,在扬竿时子鱼钩4(未详细显示)通常延著水底地面5掠过(如箭头所示方向)一段距离后才上升,因为鱼竿尖端6在横向上是与鱼钩4有一段距离。如此,鱼钩4易勾到水底杂物。
参阅图6,其是在钓鱼竿的母线装上本实用新型的求直器7后,扬竿时鱼钩4的行进方向如箭头所示,经过实验,明显地,本实用新型的求直器7的构造及形状能使鱼钩4以较远离水底地面5的方向离开水底,因此较不容易勾到水底杂物。
虽然以上已经参照较佳实施例本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惟这些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作的各种均等变化与修饰例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涵盖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钓鱼用求直器,其是安装在钓鱼竿沉没于水面下的母线中,其特征在于该求直器包括一制向装置及一线固定装置,该制向装置是直立船形体,正面为中空竖眼形,背部即船底是向后凸的正四面锥形体,由背视观之该锥形体的底缘成为菱形而与正面边缘连接,上述线固定装置是装设在该制向装置的正面中央内,线固定装置是直立杆体,两端连接母线,使求直器固定于母线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求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向装置的背部中下方设有数个朝向正面突出的卡榫及螺孔槽,而线固定装置是直立矩形杆体,其背面设有数个凹槽,这些凹槽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的卡榫,线固定装置并设有数个圆孔,圆孔的位置及大小是对应于上述制向装置的螺孔槽,由螺丝穿过上述圆孔旋入螺孔槽内且上述卡榫与凹槽相结合,使线固定装置固定于制向装置内,上述线固定装置的头部及尾部分别设有一垂直的线孔,线孔一端与上述螺丝穿过的圆孔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钓鱼用求直器,安装在钓鱼竿沉没于水面下的母线中,包括一制向装置及一线固定装置,该制向装置是直立船形体,正面为中空竖眼形,背部即船底是向后凸的正四面锥形体,该锥形体的底缘成为菱形而与正面边缘连接,线固定装置是装设在制向装置的正面中央内,线固定装置是直立杆体,两端连接母线,使求直器固定于母线之中,在扬竿时能使母线及子线尽量朝直立方向上长,即远离水底地面的方向上升,而使子线尾端的鱼钩钩到水底杂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文档编号A01K91/18GK2343792SQ9820578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2日
发明者黄瑞宏 申请人:黄瑞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