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7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蝇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水灭蝇的灭蝇器。
目前市场上出售和使用的灭蝇器,多数为纱网式或电子式两大类,并配以诱饵,这种灭蝇器,在公共场合灭蝇,有一定效果。由于锈饵易变质,死蝇不易清理,这种灭蝇器使用时间一长,就会污渍斑斑,放置共公场合很不雅观。如果日晒雨淋,还会失去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用水灭蝇的新型灭蝇器,这种灭蝇器不用诱饵,不怕日晒雨淋,便于清洗,捕蝇率高,长期使用不失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灭蝇器,由筒体、筒盖、内筒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设一台体形的内筒体,内筒体的两端分别置一上口和下口,筒体和内筒体的底部边缘成一体,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盛有水,筒体的上方有一筒盖。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清理容易,美观实用,值得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内筒体,3筒盖,4小圆孔,5上口,6水,7下口。

图1所示筒体1和内筒体2底部边缘连接处可注塑成一体化,全部结构都用透明塑料制成,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盛有水6,其水6的高度与上口5呈一平面为最佳效果。
内筒体2的上口5的口径为20-80毫米,其中以50毫米为最佳方案,使苍蝇飞进容易飞出难,筒盖3上设有5个以上小圆孔4,小圆孔4的直径小于6毫米,使内筒体2的上口5和下口7空气流通,帮助下口7吸入苍蝇。当苍蝇进入上口5后,碰撞筒盖3和筒体1的四壁后溺毙于水6中,以达灭蝇之目的。

图1、图2所示筒体1和筒盖3,可设计成圆柱体或棱柱体,内筒体2也可设计成相应的圆台体或棱台体。
本实用新型可悬挂使用,也可放置于三脚以上的等距离支架上使用。
权利要求1.灭蝇器,由筒体、筒盖、内筒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设一台体形的内筒体,内筒体的两端分别置一上口和下口,筒体和内筒体的底部边缘成一体,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盛有水,筒体的上方有一筒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蝇器,其特征在于内筒体的上口的口径为20-8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蝇器,其特征在于筒盖上设有5个以上小圆孔,小圆孔的直径小于6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蝇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和筒盖,可制成圆柱体或棱柱体,内筒体也可制成相应的圆台体或棱台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蝇器,由筒体、筒盖、内筒体组成;筒体内设一台体形的内筒体,内筒体的两端分别置一上口和下口,筒体和内筒体的底部边缘成一体,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盛有水,筒体的上方有一筒盖,内筒体的上口的口径为20—80毫米,筒盖上设有5个以上小圆孔,小圆孔的直径小于6毫米。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清理容易,美观实用,值得推广。
文档编号A01M1/00GK2333184SQ982237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0日
发明者徐兆秀 申请人:徐兆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