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软盘播种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9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软盘播种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水稻软盘播种的专用工具。
对软盘播种,常见的方法是,把谷种直接播撒在软盘的种穴里,该法对播种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否则常发生部分种穴内的谷粒过多,而部分种穴内又无谷粒的现象,导致育秧不均,出芽不好,用种过量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铺放在软盘上的播种盘,该盘上有与软盘上种穴相对应的孔,通过控制孔的容积,以控制谷粒入种穴的数量,保证软盘种穴出芽的均匀及出芽的质量,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可通过如下方案实施,该播种盘是上下两块组成滑动连接的矩形薄板构成,两板的板面上,对应开有与水稻软板种穴相对应的漏种孔。在上板的周边上,有凸起的边缘。为保证软盘上漏种孔与软盘种穴的对位准确,在下板的底面上,有向下凸出的、且与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为上下两层活动板,板面有控制谷粒的漏种孔,因而可适于任何技能的播种人员使用,并能有效地保证谷种入穴的数量,提高了育秧质量,减少制种的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
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细节。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是由上下两块组成滑动连接的矩形薄板组成。下板[5]是镶装在上板[1]两横向端下面的平槽内,上板的周边上,有向上凸起的边缘[3]。在下板的底面上,有向下凸出的、且与水稻软盘上的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4]。在上、下板的板面上,有与水稻软盘上的种穴相对应的漏种孔[2]。为下板的抽拉方便,在下板的纵向端,有一超出下板板厚的台边,构成下板的拉手。
本播种盘的操作是这样的,先将下板[5]稍抽出一点,使上下板面上的漏种孔不相导通,再将本盘铺盖在置于水田中的水稻软盘上,让下板下底面上的定位凸伸进相应的软盘种穴内,此时便可在本盘内播种,播种后,再用手或刮板在上盘面上刮平,让多余的种粒分布在本盘的周边处,推动下板,使上下板的漏种孔相对,上盘漏种孔内的谷种即通过下板上的漏种孔进入软盘的种穴内,提起本盘,便完成一块软盘的播种。由于上板上的漏种孔的容积,是根据每个种穴规定播种量而设定,因能有效地保证播种的用量和软盘的出芽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软盘播种盘,其特征是该播种盘包括矩形的上板与之组成滑动连接的下板组成,两板的板面上有与水稻软盘的种穴位置相对应的漏种孔,上板的周边上,有向上凸起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软盘播种盘,其特在于下板的底面有向下凸出的且与水稻软盘上的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软盘播种盘,其特征在于上板下面的两对应端,有对称的平槽,下板卡持在平槽内,且在下板卡持端的一垂直端有超出板厚的凸边,组成下板的拉手。
专利摘要一种水稻软盘播种盘,由上下两块组成滑动连接的矩形薄板构成。两板的板面上,对应开有与水稻软盘种穴相对应的漏种孔。上板周边上有向上凸起的与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本播种盘适于所有播种人员,能有效保证播种的用量和制种的出芽质量。
文档编号A01C7/00GK2331149SQ982304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日
发明者伍自才 申请人:伍自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