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1674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真蛸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真蛸(Octopus vulgaris)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八腕目、蛸科、蛸 属,广泛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海域,是头足类重要的捕捞物种。真蛸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 可食部分极高,除大量蛋白质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 A。在我国真蛸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 福建、浙江沿海海域,海上网箱养殖三个月后增重达可6-10倍。真蛸以其较高的生长速度 和低价值的饵料生物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成为中国南方部分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造成真蛸资源日益下降,开展真蛸人工苗种繁育研宄是成为摆脱当前 困境的出路之一。但是,目前在真蛸幼体附底过度阶段的高死亡率一直是苗种繁育难点;因 此,提供一种有效的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就对真蛸规模化苗种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培育装置,从而有效的提高幼体成 活率和生长率,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所公开的真蛸幼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半圆 体;装置长端面上具有幼体穴居的小洞,直径为Icm的小洞为圆柱形,其余小洞其圆点横截 面近圆锥形。
[0005] 装置下部为长方形,长为20cm,宽为16cm,高为6cm。装置上部为半圆形,半径为 10cm。两端具有幼体穴居的小洞,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蛸巢10孔开口端圆直径为12cm 2的 小洞1个,开口端圆直径为3cm 1的小洞7个,开口端圆直径为4cm 3的小洞2个。另一端 小洞数量为37个,开口端圆直径为8cm 4的小洞1个,开口端圆直径为5cm 5的小洞2个, 开口端圆直径为3. 5cm 9的小洞6个,开口端圆直径为2cm 7的小洞8个,开口端圆直径为 I. 5cm 6的小洞7个,开口端圆直径为Icm 8的小洞13个。直径为1-1. 5cm的小洞为圆柱 形,闭合端进行弧形处理。其余小洞开口端为圆形,由外及内为依次缩小的圆形,小洞底部 水平,垂直于开口端圆并经过圆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闭合端夹角为30度9,并做弧 形处理。
[0006] 本发明所公开的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待产亲体置于孵化池孵化,幼体 孵化Id内通过灯光诱导方法筛选健康、活跃的真蛸幼体,并放于幼体培育池中培育;培育 15-20d时,添加人工营养饵料;幼体出现贴壁运动现象时候,降低温度并投放幼体培育专 用装置。
[0007] 真蛸幼体一般为夜晚孵化,第二日车间光照强度100-200LUX时,依据真蛸初孵幼 体弱趋光性特征,采用手提灯水面光线诱导方法,用2mm网孔的滤网选取聚集成群的健康 的真蛸幼体,并放于幼体培育池中培育,密度为1000~1500/m 3。
[0008] 培育池顶部遮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光线强度小于或等于500LUX。夜晚增加光照 5h,幼体培育水温为21-25°C,盐度28-30%。,溶解氧4~7mg/L。
[0009] 真蛸幼体培育饵料以卤虫、蒙古裸腹蚤、桡足类为主,培育至15-20d时海水中添 加氨基酸营养物质,促进真蛸幼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0010] 真蛸浮游阶段培育后期具有贴壁运动现象时,水温降低2-5°C。
[0011] 促进幼体附底,并投放装置,装置放置密度为培育池底部面积的60%左右。
[0012] 本发明所公开的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装置优点在于:在常规真蛸苗种培育方法基 础上,利用灯光诱导方法筛选发育好和活力强的健康苗种,降低苗种培育生产成本。浮游阶 段后期采用温度变化刺激真蛸幼体附着变态,提高幼体变态率。本发明制作的装置即满足 了真蛸幼体穴居习性,又克服幼体相残导致的低成活率问题。此外采用不同规格和收缩式 设计模式,可以较好的满足真蛸幼体随生长发育选择适宜其自身大小的洞穴的生活特点。 其制作原料可以完全采用PVC等人造材料,制作简便,成本低廉,耐腐蚀,可重复利用,且不 影响水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真蛸幼体培育装置的10孔端截面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真蛸幼体培育装置的37孔端截面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真蛸幼体培育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真蛸幼体培育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2013年5月挑选腕足完整、胴体饱满的真蛸作为亲体,亲体45只,其中雌性个体 25只。亲体体重为249~1809g,平均为697. 7g,全长41. 2~88. 4cm,平均为57. 35cm。亲 体置于18m3的水泥池中促熟,放养亲体前,对暂养池进行严格消毒。培育池中放置亲体蛸 巢,数量为亲体数量的1. 2倍。培育水温为18. 2~22. 4°C,盐度30~33, PH值8. 0~8. 4, 光照500~8001^,溶解氧511^/1以上。每天9:00换水并清理残饵,日换水量为200%~ 300%。饵料以绒毛近方蟹为主,辅以菲律宾蛤仔蛤,每日16:30投饵,投饵率为12%~ 16%〇
[0018] 亲体培育30~45d后产卵,真蛸卵呈倒悬的葡萄状,悬挂在蛸巢的顶部或两侧壁, 受精卵全长为(2.4+0. 2)mm,宽度为(1.1+0. l)mm,卵柄长为(4.7+0. 2)mm。共有24只亲体 产卵,将产卵亲体移入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孵化池水温21. 8~23. 4°C、盐度30~33、光照 500~750Lux。真蛸受精卵经28~33d护卵培育幼体孵化。
[0019] 选取同一亲体的幼体分成三组进行培育,A组以牡蛎粉为幼体装置,B组以菲律宾 蛤仔壳为装置,C组以本发明为装置,每组设三个平行。各培育池放置真蛸幼体1500只,培 育密度为1200/m 3,培育水温21. 8~24. 2°C、盐度30~33、溶解氧4~7mg/L。培育池上方 搭盖单层遮阳网,培育车间光照强度为300LUX。真蛸幼体初期营浮游生活,开口饵料为强化 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一周后饵料中添加蒙古裸腹蚤和培育7d的成体卤虫。随 着幼体腕增长和体表面积增大,真蛸通过身体表面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也增强,第15d培 育池中添加氨基酸营养物质,使幼体营养更加全面和丰富,促进幼体的生长发育。真蛸幼体 第25d以后出现贴壁运动现象,此时培育池水温降低:TC,促进幼体附底变态,并投放幼体 培育装置,装置放置密度为培育池底部面积的60%左右。35~40d幼体后附底,附底后真 蛸幼体培育饵料为虾幼体和菲律宾蛤仔碎肉。
[0020] 各实验组成活率如表1所示。前IOd成活率在85 %以上,第20d成活率约在50%, 35d真蛸幼体开始附底,其中A组幼体成活率为30%,B组幼体成活率为28%,C组幼体成 活率为32%。幼体附底过程幼体死亡率较高,初营养因素为,因蛸巢、饵料、领域引起的激烈 争斗也是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A组以牡蛎粉为装置,真蛸幼体多隐藏在两牡蛎粉之间或 者在牡蛎粉的表面上,捕食、爬行、运动会引起其他幼体的骚扰和打斗,死亡率较高,第45d 幼体成活率为9%。B实验组真蛸幼体隐藏在菲律宾蛤仔壳内,因一个壳内出现多只幼体 现象,部分打斗导致幼体死亡,第45d成活率为9%。C实验组以设计的蛸巢为装置,真蛸 幼体主要隐藏在直径为Icm 8的小孔内,避免了幼体捕食、爬行、运动对其他幼体造成的骚 扰,打斗过程较轻微;第IOd成活率为86%,真蛸幼体隐藏在直径为Icm 8和I. 5cm 6的小 孔内;第35d成活率为32%,真蛸幼体隐藏在直径为2cm 7和3cm 1的小孔内;第45d成活 率为32 %,真蛸幼体隐藏在直径为3cm 1和3. 5cm 9 ;第90d成活率为10 %,真蛸幼体隐藏 在直径为4cm 3和5cm 5的小孔内;随着幼体全长增长,直径较大的孔洞2、4真蛸幼体隐藏 数量越来越多。
[0021] 表1、不同装置对真蛸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主权项】
1. 一种真蛸幼体培育装置,其特征是:装置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半圆体;装置长端面 上具有幼体穴居的小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装置为长方形,长为20cm,宽为16cm, 高为6cm。装置上部为圆形,半径为10cm。装置两端具有幼体穴居的小洞,其中一端小洞数 为10个,另一端小洞数量为37个。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装置10孔开口端圆直径为12cm的小 洞(2)1个,开口端圆直径为3cm的小洞(1)7个,开口端圆直径为4cm的小洞(3) 2个。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蛸巢37孔开口端圆直径为8cm的小洞 1个(4),开口端圆直径为5cm的小洞(5)2个,开口端圆直径为3. 5cm的小洞(9)6个,开口 端圆直径为2cm的小洞(7)8个,开口端圆直径为I. 5cm的小洞(6)7个,开口端圆直径为 Icm的小洞⑶13个。
5. -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幼体孵化Id内通过灯光诱导方法筛选健康、活 跃的真蛸幼体;培育15-20d时,添加人工营养饵料;幼体出现贴壁运动现象时候,降低温度 并投放幼体培育专用装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当车间光照强度100-200LUX时,采用手 提灯水面光线诱导方法,用2mm网孔的滤网选取聚集成群的健康的真蛸幼体,并放于幼体 培育池中培育,培育密度为1000~1500/m3。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培育至15-20d时海水中添加氨基酸营养 物质,促进真蛸幼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真蛸浮游阶段培育后期具有贴壁运动现 象时,水温降低2-5 °C。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降低温度的同时投放真蛸幼体培育专用 装置,装置放置密度为培育池底部面积的60%左右。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蛸幼体培育方法和培育装置,在常规真蛸苗种培育方法基础上,利用灯光诱导方法筛选发育好和活力强的健康苗种。浮游阶段后期采用温度变化刺激提高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幼体培育装置即满足真蛸幼体穴居习性又克服幼体相残。此外采用不同规格的孔径可以较好的满足真蛸幼生长发育。装置制作原料可以完全采用PVC等人造材料,制作简便,成本低廉,耐腐蚀,可重复利用,且不影响水质。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104839094
【申请号】CN201510193939
【发明人】刘永胜, 刘兆胜, 郑小东, 陈相堂, 江守星, 杨菲
【申请人】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