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子一代的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853253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扁吻鱼子一代的养殖方法
【专利说明】扁吻鱼子_代的养殖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方法,具体涉及扁吻鱼子一代的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3]扁吻鱼Asp1rhynchus laticeps (Day)又名新疆大头鱼,属鲤形目,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该鱼是塔里木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全世纪仅此一属一种,在鱼类分类中也是少有的单属种鱼类。扁吻鱼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的博斯腾湖、罗布泊等地。据历史资料,该鱼原为博斯腾湖重要的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40kg以上,20世纪60年代前最高产量可达200吨,年产量约占博斯腾湖鱼产量的10?20%。后因水利工程的建设、人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原因,造成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博斯腾湖消失。1988年该鱼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并于1998年收录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乐佩琦)中。
[0004]现有技术中,只有相似的中华鋳高效育苗工艺:是从O日龄开始到完成食性转化的培育工艺,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0005]而中华鋳属鋳科,扁吻鱼属于鲤科,两者生物学上存在较大差异,栖息环境与生长速度也不同,所以苗种培育技术差异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扁吻鱼子一代的工厂化养殖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扁吻鱼子一代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口饵料及苗种培育方法:
鱼苗培育环境为微流水的平列槽,水温14?22°C,初孵仔鱼体长为0.7?0.9cm,养殖密度5?10万尾/m2;开口惧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在鱼苗平游前I?2天开始以10ind/L进行少量投喂,7日龄逐日以100?1000ind/L增加投喂,并以1000?20000ind/L进行足量投喂;30日龄,鱼苗全长达1.2?1.5cm时,逐渐投喂剁碎的水丝蚓,投喂前用2?5%的盐水浸泡水丝蚓I?2min,并洗净污物,平列槽每日排污2?3次,养殖密度为2?5万尾/m2;
2)鱼种驯养:
室内培育至5月龄,鱼体长度至4?6cm后,将鱼苗转入直径为2.2m的圆桶形PE槽中流水培育,放养量控制在2000尾/m2以内,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培育至7月龄时,平均体长7.7cm?8.5cm,平均体重6.0g?7.1g ;培育19月龄时,平均体长13.8cm?18.5cm,平均体重29.6g?60.6g ;之后将大规格鱼种转入帆布池养殖,养殖系统配备水循环和充气系统,水温10?22°C、溶解氧5?10mg/L ;
(3)病害防治方法:
在苗种培育I周后,间隔使用Ippm的溴氯海因溶液或30ppm的甲醛溶液药浴鱼苗30min即可。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扁吻鱼子一代的工厂化养殖方法,突破扁吻鱼鱼苗培育的开口饵料、食性转化衔接、防病等技术环节,以在全人工的饲养条件下将扁吻鱼由O日龄仔鱼培育至8+龄性成熟个体,满足了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突破扁吻鱼鱼苗培育的开口饵料、食性转化衔接、防病等技术环节,以在全人工的饲养条件下获得扁吻鱼成年个体。
[0010](I)开口饵料及苗种培育方法:
鱼苗培育环境为微流水的平列槽,水温14?22°C。初孵仔鱼0.7?0.9cm,养殖密度5?10万尾/m2。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在鱼苗平游前I?2天开始少量投喂,观察鳔及肠管的变化,7日龄逐日增加投喂并足量投喂。30日龄,鱼苗全长达1.2?1.5cm逐渐投喂剁碎的水丝蚓,投喂前用2?5%的盐水浸泡水丝蚓I?2min,并彻底洗净污物。每日排污2?3次,确保水质清新。养殖密度2?5万尾/m2。
[0011](2)鱼种驯养:
室内培育约5月龄,个体规格至4?6cm后,将鱼苗转入PE槽(直径为2.2m的圆桶)流水培育,放养量控制在2000尾/m2以内,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培育至7月龄时,平均体长7.7cm?8.5cm,平均体重6.0g?7.1g ;培育19月龄时,平均体长13.8cm?18.5cm,平均体重29.6g?60.6g。将大规格鱼种转入帆布池养殖。养殖系统配备水循环和充气系统,水温10?22°C、溶解氧5?10mg/L。
[0012](3)病害防治方法:
苗种培育期间需特别注重病害防治工作,针对扁吻鱼鱼苗种培育过程出现的小瓜虫、漂游鱼泼豆虫等鞭毛类和纤毛类寄生虫疾病,通过甲醛、氯化钠、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溴氯海因等溶液制剂进行批量治疗试验,最终提出一套预防措施,即在苗种培育I周后,间隔使用Ippm的溴氯海因溶液或30ppm甲醛溶液药浴鱼苗30min,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001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扁吻鱼子一代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口饵料及苗种培育方法: 鱼苗培育环境为微流水的平列槽,水温14?22°C,初孵仔鱼体长为0.7?0.9cm,养殖密度5?10万尾/m2;开口惧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在鱼苗平游前I?2天开始以10ind/L进行少量投喂,7日龄逐日以100?1000ind/L增加投喂,并以1000?20000ind/L进行足量投喂;30日龄,鱼苗全长达1.2?1.5cm时,逐渐投喂剁碎的水丝蚓,投喂前用2?5%的盐水浸泡水丝蚓I?2min,并洗净污物,平列槽每日排污2?3次,养殖密度为2?5万尾/m2; 2)鱼种驯养: 室内培育至5月龄,鱼体长度至4?6cm后,将鱼苗转入直径为2.2m的圆桶形PE槽中流水培育,放养量控制在2000尾/m2以内,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进行驯化;培育至7月龄时,平均体长7.7cm?8.5cm,平均体重6.0g?7.1g ;培育19月龄时,平均体长13.8cm?18.5cm,平均体重29.6g?60.6g ;之后将大规格鱼种转入帆布池养殖,养殖系统配备水循环和充气系统,水温10?22°C、溶解氧5?10mg/L ; (3)病害防治方法: 在苗种培育I周后,间隔使用Ippm的溴氯海因溶液或30ppm的甲醛溶液药浴鱼苗30min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扁吻鱼子一代的工厂化养殖方法,是于微流水的平列槽中进行鱼苗培养,开口饵料选择卤虫无节幼体,30日龄后逐步投喂水丝蚓,5月龄后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进行驯化,19月龄时转入帆布池养殖,并提供了病害的防治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扁吻鱼子一代的养殖方法,突破扁吻鱼鱼苗培育的开口饵料、食性转化衔接、防病等技术环节,以在全人工的饲养条件下将扁吻鱼由0日龄仔鱼培育至8+龄性成熟个体,满足了市场需求。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4855312
【申请号】CN201510247767
【发明人】谢春刚, 吐尔逊, 马燕武, 郭焱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