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草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文档序号:975759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草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草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虾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品种,近年来发展迅速,到2009年养殖产量130.3万吨,产值超过300亿元;出口创汇居我国水产品出口金额第一,高达12.3亿美元。对虾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
[0003]然而,对虾病害问题仍然是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与对虾本身相互残食的习性有一定的关系。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恶化导致个别体质弱、抗病力差的对虾首先发病甚至死亡,后者被健康个体捕食,从而导致传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在对虾群体内传播,最终引起对虾疾病暴发流行。如何及时、彻底清除对虾养殖池中的病虾成为控制对虾疾病暴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4]对虾病害问题仍然是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解决对虾病害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虾抗病能力、改善对虾养殖环境和切断对虾疾病病原的传播途径等几种。
[0005]但是,自1992年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流行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防止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已经给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
[0006]清除对虾养殖池内的病虾是防止对虾疾病传播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的人工清除病虾的方法存在发现不及时、清除不彻底等的局限,很难控制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此夕卜,业内也有一些对虾养殖模式采用了鱼虾混养的方法进行虾病的防控。但是,由于对鱼类品种、数量、规格和投放时间的选择上不能采取正确方法,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的虾类传染病传播快,病虾的清除不彻底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对虾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0008]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虾池内投放5~10万尾/亩的虾苗;
(2)对虾养殖20、30日后每亩投放30、60尾草鱼;
(3)常规培养。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草鱼的体重为Ikg以上。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养殖虾池内的水为咸淡水,盐度为0、7.5。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虾苗为适于在盐度0、7.5内养殖的虾类。更进一步地,所述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罗氏沼虾或基围虾。
[0012]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综合考虑了草鱼的食性,以及虾病的传播力和当前对虾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了上述方法。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杂食性的Ikg以上的草鱼在虾类养殖池中只摄食病死虾,不摄食健康虾。草鱼的这一优点解决了其它凶猛肉食性鱼类由于猎食健康虾造成养殖虾类存活率低的问题;
(2)草鱼在虾池中巡游,能先于健康虾发现并摄食到病死虾,能有较阻止健康虾摄食病虾,从而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
(3)草鱼能及时发现并摄食病死虾,减少了人工巡塘清除病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病死虾的效率,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4)利用草鱼防控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减少了各种防治对虾病害药物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虾品质的提高;
(5)草鱼本身也是一种经济鱼类,虾池中投放草鱼给养虾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0013]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0015]实施例
[0014]1、比照对虾养殖的正常管理方法,培好水后,投放1.0cm左右的虾苗,每亩5?10万尾。由于草鱼不适于在盐度大于7.5的水体中生存,所以本发明所述的养殖水体的盐度在O?7.5范围内。如果养殖水体的盐度大于7.5,可用添加淡水的方法降低盐度,将盐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0016]2、适时投放草鱼。对虾养殖到20?30日左右,对虾病害暴发前投放草鱼。养殖过程中往往由于虾苗本身的原因,在养殖前期就大规模死亡,此前没必要投放草鱼。所以一股养殖到20?30日时,虾苗稳定后,再投放草鱼;投放的草鱼数量不能少于30尾/亩,并可根据放养虾苗的密度适当增加,但没必要超过60尾/亩;草鱼的规格不能小于Ikg /尾,因为小规格的草鱼食量有限,如果出现病死虾,在现有虾病传播力的情况下,小规格草鱼不能及时清除病虾,达不到预期结果。
[0017]2010年6— 7月开始,在广东省平岗农场选择了 7个养殖户,池塘总面积222亩,凡纳滨对虾的放养密度为5万尾/亩,养殖20—30天,对虾的体长约为3—5cm时投放体重Ikg以上草鱼30—50尾/亩,养殖90 — 110天,没有发生白斑综合征(WSS)暴发流行,10月时养殖对虾达到70 — I O O尾/ kg上市规格,养殖成功率100%。同时,调查周边14个养殖户363亩传统鱼虾混养模式,WSS暴发流行面积19.4%,33~4养殖不成功,养成上市成功率66.7% (本成果己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现场验收)。
【主权项】
1.一种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虾池内投放5~10万尾/亩的虾苗; (2)对虾养殖20、30日后每亩投放30、60尾草鱼; (3)常规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鱼的体重为Ikg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虾池内的水为咸淡水,盐度为O、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为适于在盐度0、7.5内养殖的虫下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通过添加草鱼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罗氏沼虾或基围虾。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草鱼控制对虾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本发明方法是通过在对虾养殖区内投放草鱼,从而实现对虾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高对虾的存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避免虾病在健康虾群中传播流行,减少了人工清楚病虾、死虾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养殖成功率,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5519460
【申请号】CN201410566518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马晶晶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