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084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属于茶叶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贵州山地较多,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及提高贵州省的绿化率,采用种植茶叶既有效增加山地的绿化率,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现有的茶叶种植中,由于山地环境复杂,使得茶叶成活率一般只有60%-00%,为防止水土流失,山地茶叶种植的间距必须设定一定的范围,若茶叶按标准间距种植,当出现茶叶死后,必须通过买新的茶叶进行补栽,不但浪费大量人力、财力,且补栽后的茶叶生长周期与原有茶叶周期不一致,使得后期茶叶维护难度增加,现有山地茶叶种植都是采用双垄双株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若同一位置内双株茶叶都没有成活,仍然需要采用新茶叶来补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能大大减少补栽次数,同时保证茶叶生长的统一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垄艮,在垄艮上均布栽植茶叶,垄艮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
[0006]前述的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中,在垄艮上的单株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
[0007]前述的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中,所述备用茶叶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间的中点位置。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单垄的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备用茶叶位置为茶叶间的中点位置处,当相邻间茶叶(包含备用茶叶)的连续死亡小于3株时,其茶叶间距仍在设计范围内,当相邻间茶叶(包含备用茶叶)死亡不小于3株时,可采用将其他正常成活的备用茶叶移栽过来,实现茶叶间距在设计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节省补栽所需的劳动力和财力,且后期茶叶的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相互平行的垄艮I,在垄艮I上均布栽植茶叶2,垄艮I间的茶叶2位置相互错位,在垄艮I上的单株茶叶2间种植备用茶叶3,该备用茶叶3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2间的中点位置。
[0012]具体原理为,若设计标准的茶叶间距a,采用双垄单株,垄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种植,且单垄上茶叶间距为a,然后再单垄茶叶间中心位置栽有备用茶叶,使得茶叶整体间距为a/2,在后期,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I株时,则只有死亡处茶叶间距为a,其余都为a/2,满足设计要求;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2株时,则只有死亡处茶叶间距为3a/2,其余都为a/2,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不移栽备用茶叶,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不低于2株时,则在茶叶死亡处移栽备用茶叶,使得整体茶叶的间距不超过a,从而完成整个工序。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垄艮(I),其特征在于:在垄艮(I)上均布栽植茶叶(2 ),垄艮(I)间的茶叶(2 )位置相互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垄艮(I)上的单株茶叶(2)间种植备用茶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茶叶(3)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2)间的中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封山育林的茶叶种植结构,采用双垄单株技术栽种茶叶,垄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在垄上的单株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备用茶叶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间的中点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单垄的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备用茶叶位置为茶叶间的中点位置处,当相邻间茶叶的连续死亡小于3株时,其茶叶间距仍在设计范围内,当相邻间茶叶死亡不小于3株时,可采用将其他正常成活的备用茶叶移栽过来,实现茶叶间距在设计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节省补栽所需的劳动力和财力,且后期茶叶的维护方便。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204540027
【申请号】CN201420739795
【发明人】陈永亮
【申请人】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