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种植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042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盐碱地种植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植物栽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种植棚。
【背景技术】
[0002]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对植物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传统的盐碱地种植棚需要更换表层土壤,成本高且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土壤易反噬,不利于作物生长;同时盐碱地区淡水资源稀缺,如何达到盐碱地水资源利用的自循环,实现盐碱地改良的高效性、生态性成为盐碱地改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更换盐碱地表层土壤,可快速降低种植棚内土壤含盐量且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盐碱地种植棚。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0005]盐碱地种植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内部盐碱土层下方铺设有排盐碱暗管,所述排盐碱暗管末端连通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底面形成15-45°的倾斜度,所述集水沟最低端通过第一集水管与机井连通,所述集水沟与所述第一集水管之间设有砂石过滤网,所述机井内设有第一水栗,所述第一水栗通过第二集水管连通苦碱水淡化设备入口,所述苦碱水淡化设备的出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储水池连通,所述储水池内部安装第二水栗,所述第二水栗通过第二输水管与设置在所述棚体内的浇灌设备连通。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盐碱暗管的铺设间距为2-4米,所述排盐碱暗管顶端与末端走向形成4-8°的倾斜度,所述排盐碱暗管的顶端距离所述盐碱地土层表面的深度为 40-80cm。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盐碱暗管顶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棚体的较高位置下的一端,所述排盐碱暗管末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棚体较低位置下的一端。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水沟位于所述棚体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棚体较低一端,所述集水沟深度大于所述排盐碱暗管的埋设深度10-50cm ;所述集水沟设有水泥内壁,所述水泥内壁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膜。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储水池设有钢筋混凝土内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内壁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膜。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输水管为硬质PVC输水管。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输水管连通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盐碱地种植棚通过地上浇灌设备,地下排盐碱暗管,集水沟和苦碱水淡化设备可实现盐碱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盐碱地水资源利用率;盐碱地种植棚栽种前期通过地上浇灌设备浇水洗盐,地下排盐碱暗管的排盐可迅速降低棚体内盐碱土的含量量且可避免底部盐碱土的反噬作用;盐碱地集水沟可以收集排盐碱暗管内的水分,通过集水管流入机井实现水资源二次利用,同时集水沟位于棚体较低边缘的外部,可收集雨天棚体上流下的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0013]盐碱地种植棚的第二输水管上设有肥料罐,可在作物浇灌过程中及时施加液体肥料,补充前期由于排水洗盐带走的土壤养分,肥料罐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可在施肥过程中调节施肥量的多少。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盐碱地种植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棚体、2-储水池、3-第二输水管、4-肥料罐、41-流量调节阀、5_浇灌设备、6-排盐碱暗管、7-集水沟、8-第一集水管、9-机井、10-砂石过滤网、11-第一水栗、12-苦碱水淡化设备、13-第二集水管、14-第一输水管、15-第二水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盐碱地种植棚包括棚体1,棚体1内部盐碱土层下方铺设排盐碱暗管6,排盐碱暗管6的铺设间距2-4米,排盐碱暗管6的顶端距离盐碱地土层表面的深度为40-80cm,排盐碱暗管6铺设时顶端与末端形成4_8°的倾斜,排盐碱暗管6顶端为位于棚体1最高位置下的一端,排盐碱暗管6末端为位于棚体1最低位置下的一端,棚体1较低边缘的外部设有集水沟7,集水沟7与排盐碱暗管6的末端连通,集水沟7底面形成
15-45°的倾斜度,集水沟7底面最低端连接有第一集水管8,集水沟7和第一集水管8之间设有砂石过滤网10,防止集水沟7内的泥沙进入第一集水管8造成堵塞,第一集水管8另一端与机井9相连,机井9内设有第一水栗11,第一水栗11将机井内的水通过第二集水管13送入苦碱水淡化设备12进行淡化,经苦碱水淡化设备12出来的水通过第一输水管14流入储水池2,储水池2中设有第二水栗15,第二水栗15将淡水通过第二输水管3送入设置在棚体1内部的浇灌设备5进行浇灌,第二输水管3为硬质PVC输水管,第二输水管3上设有肥料罐4,肥料罐4设有流量调节阀41,流量调节阀41可也调节肥料罐4中液体肥料的流量从而调节施肥量的多少,不仅方便棚内作物的施肥而且可及时补充排水洗盐过程中带走的土壤养分。
[0017]集水沟7挖设深度大于排盐碱暗管6埋设深度10_50cm,集水沟7表面由水泥铺设而成并在表面铺设HDPE防渗膜;储水池2的池体为钢筋混凝土且内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膜。
[0018]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为普通温室大棚,则按照本实施例使用即可,若为拱形棚,则可按照本实施例以棚体的最高端为轴线进行对称铺设排盐碱暗管,挖设集水沟,设置砂石过滤网和第一集水管,通过两根第一集水管将棚体两边集水沟内的水流入机井即可。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盐碱地种植棚,包括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内部盐碱土层下方铺设有排盐碱暗管,所述排盐碱暗管末端连通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底面形成15-45°的倾斜度,所述集水沟最低端通过第一集水管与机井连通,所述集水沟与所述第一集水管之间设有砂石过滤网,所述机井内设有第一水栗,所述第一水栗通过第二集水管连通苦碱水淡化设备入口,所述苦碱水淡化设备的出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储水池连通,所述储水池内部安装第二水栗,所述第二水栗通过第二输水管与设置在所述棚体内的浇灌设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碱暗管的铺设间距为2-4米,所述排盐碱暗管顶端与末端走向形成4-8°的倾斜度,所述排盐碱暗管的顶端距离所述盐碱地土层表面的深度为40-8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碱暗管顶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棚体的较高位置下的一端,所述排盐碱暗管末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棚体较低位置下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位于所述棚体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棚体较低一端,所述集水沟深度大于所述排盐碱暗管的埋设深度10-50cm ;所述集水沟设有水泥内壁,所述水泥内壁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设有钢筋混凝土内壁,所述钢筋混凝土内壁表面铺设有HDPE防渗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为硬质PVC输水管。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盐碱地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连通有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盐碱地种植棚包括棚体,棚体内部盐碱土层下方铺设有排盐碱暗管,排盐碱暗管末端连通集水沟,集水沟底面形成15-45°的倾斜度,集水沟最低端通过第一集水管与机井连通,集水沟与第一集水管之间设有砂石过滤网,机井内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通过第二集水管连通苦碱水淡化设备入口,苦碱水淡化设备的出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储水池连通,储水池内部安装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第二输水管与设置在棚体内的浇灌设备连通。本实用新型盐碱地种植棚可实现棚内土壤快速脱盐且同时可收集排盐碱暗管内水分和棚体雨水,实现水分循环利用。
【IPC分类】A01G9/14, A01B77/00, A01C23/04
【公开号】CN205030256
【申请号】CN201520779346
【发明人】王胜
【申请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