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蚁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5715阅读:2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蚁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蚁巢,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内设有适宜蚂蚁生活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在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下面设置有用于保证蚁巢湿度的保湿层,保湿层包括位于容器本体底部的水及与在水上面有的吸水材料。此人工蚁巢,在容器本体内设有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适宜黑头酸臭蚁的生活,在容器本体底部设有一定量的水,在水上面设有的吸水材料,不仅保证了蚂蚁生活空间的湿度,同时也隔绝了水与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蚂蚁养殖领域。
【专利说明】
一种人工蚁巢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蚂蚁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蚁巢。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便于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蚂蚁的室内饲养一般利用人工蚁巢。蚂蚁的人工蚁巢主要是根据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的生活环境,使其更好的生长与繁殖。现有的人工蚁巢多是以石膏、沙土等材质,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蚂蚁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石膏易碎、吸水性强、使用寿命短等,沙土易塌陷、不易观察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空间、湿度恒定并适合黑头酸臭蚁生存的人工蚁巢。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人工蚁巢,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内设有适宜蚂蚁生活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在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下面设置有用于保证蚁巢湿度的保湿层,保湿层包括位于容器本体底部的水及与在水上面有的吸水材料。
[000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包括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通道层及在各垂直通道层之间设置的填充层。
[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垂直通道层为纵向排列的若干瓦楞纸片,填充层为若干瓦楞纸条。
[000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多隙缝孔道结构层与保湿层之间设有间距。
[000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吸水材料为与水接触的棉花。
[00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为玻璃试管。
[0011]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容器本体外部设有遮光层。
[0012]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遮光层为纸。
[0013]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纸为双层报纸或者牛皮纸。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人工蚁巢,根据蚂蚁畏光、趋湿、寻觅狭窄空间等习性,在容器本体内设有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适宜黑头酸臭蚁的生活,在容器本体底部设有一定量的水,在水上面设有的吸水材料,不仅保证了蚂蚁生活空间的湿度,同时也隔绝了水与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直接接触,具有节省空间及湿度恒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人工蚁巢,包括容器本体I,容器本体I内设有适宜蚂蚁生活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在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下面设置有用于保证蚁巢湿度的保湿层,保湿层包括位于容器本体I底部的水6及与在水6上面有的吸水材料5。
[0019]此人工蚁巢,在容器本体I内设有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适宜黑头酸臭蚁的生活,在容器本体I底部设有一定量的水6,在水6上面设有的吸水材料5,不仅保证了蚂蚁生活空间的湿度,同时也隔绝了水与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黑头酸臭蚁存活率。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包括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通道层3及在各垂直通道层3之间设置的填充层4。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垂直通道层3为纵向排列的若干瓦楞纸片,填充层4为若干瓦楞纸条。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多隙缝孔道结构层与保湿层之间设有间距。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材料5为与水6接触的棉花。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I为玻璃试管。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容器本体I外部设有遮光层2。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遮光层2为纸。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纸为双层报纸或者牛皮纸。
[0028]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容器本体I为试管,其中垂直通道层3设置的数量为两组。“水试管”人工蚁巢的制作方法:将清水倒入直径25 _、长200 mm的试管中,注入水量占试管内部空间的1/3,再将密实棉花球塞进试管中,然后向下推移棉塞至其完全被水浸湿为止,向试管内塞入由数张长30 mm、宽20mm孔洞纵向排列的两组瓦楞纸,一组靠近棉塞,但不与棉塞接触,另一组接近管口,两组瓦楞纸间用少量细碎的瓦楞纸填充,再用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外壁,制作成一个适合黑头酸臭蚁居住的人工蚁巢。
[0029]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容器本体I为试管。“水试管”人工蚁巢的制作是将清水倒入直径23mm、长200mm的试管中,水深距离管口5/6处,再将密实棉花球塞进试管中,然后向下推移棉塞至其完全被水浸湿为止,再用报纸或牛皮纸包裹外壁,制作成一个适合黑头酸臭蚁居住的人工蚁巢。
[0030]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I),所述容器本体(I)内设有适宜蚂蚁生活的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在所述多隙缝孔道结构层的下面设置有用于保证蚁巢湿度的保湿层,所述保湿层包括位于容器本体(I)底部的水(6)及与在水(6)上面设有的吸水材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隙缝孔道结构层包括若干纵向设置的垂直通道层(3)及在各垂直通道层(3)之间设置的填充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垂直通道层(3)为纵向排列的若干瓦楞纸片,所述填充层(4)为若干瓦楞纸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隙缝孔道结构层与保湿层之间设有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5)为与水(6)接触的棉花。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I)为玻璃试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I)外部设有遮光层(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2)为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蚁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纸为双层报纸或者牛皮纸。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5623968SQ20162038285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吕利华, 石庆型, 齐国君, 陈婷, 雷妍圆, 邵晓迎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