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浮力粗尾鱼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945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双浮力粗尾鱼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浮力粗尾鱼漂。包括漂脚、漂身、漂尾,其特征在于:漂身为第一浮力区;在漂身与漂尾处设有换尾装置;漂尾为空心管漂尾,在空心管漂尾内设置一隔层将空心管漂尾隔成不相通的上下两截;所述的漂尾上截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孔,顶端开口;所述的漂尾下截的下端与换尾装置连接;换尾装置与漂尾隔层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为第二浮力区。本实用新型为粗尾,清晰醒目,而且装有换尾装置,换尾方便,漂尾形成第二浮力区,增大了浮力,提高了灵敏度。
【专利说明】
双浮力粗尾鱼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的鱼漂,特别是一种双浮力粗尾鱼漂。能让钓鱼爱好者观漂清晰,浮力增大,动作更灵敏的一种钓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鱼漂的种类较多,有竞技性和休闲等多类,竞技型以比赛和研讨技术为主,爱好者钓鱼主要以休闲为主,不管什么漂,钓鱼人要通过漂尾升降变化来确定鱼儿咬钓及饵料及水底地形变化情况,所以,鱼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目前,普通的鱼漂主要由漂脚、漂身和漂尾三者依次组合而成。现有漂尾,细尾灵但看漂累。粗尾不够灵,排水漂浮力减少本身浮力,加粗尾只能局部增粗漂尾,扁尾也只能单向增粗。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鱼漂不醒目,不灵敏,浮力小,易折断等问题。提供一种大浮力,超醒目,更灵敏的可换尾的双浮力粗尾鱼漂。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浮力粗尾鱼漂,包括漂脚、漂身、漂尾,其特征在于:漂身为第一浮力区;在漂身与漂尾处设有换尾装置;漂尾为空心管漂尾,在空心管漂尾内设置一隔层将空心管漂尾隔成不相通的上下两截;所述的漂尾上截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孔,顶端开口;所述的漂尾下截的下端与换尾装置连接;换尾装置与漂尾隔层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为第二浮力区。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心管漂尾为空心圆管,圆管的中部设有隔层。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尾装置为与漂尾下端内径相匹配的圆柱状接头。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8]1、有换尾装置,断尾可换,长、短、粗、细可换,使用方便。
[0009 ] 2、漂尾上截侧面开孔,开孔与顶部相通,减小进水行程和入水面积,提高灵敏度。
[0010]3、除漂身产生浮力外,漂尾下部的空腔也形成浮力区,增大了浮力,而且漂尾粗,故称为双浮力粗尾鱼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2]图中:1、漂尾;2、入水孔;3、隔层;4、空腔;5、换尾装置;6、漂身;7、漂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漂尾1、漂身6和漂脚7构成。换尾装置5设置在漂身的上部,与漂尾的下端紧密相连接。漂身为第一浮力区。漂尾为空心圆管,空心圆管内设置有隔层3,隔层3将漂尾分隔成上下两截,上截漂尾的侧面上开有入水孔2,上截的顶端为开口。下截漂尾的下端与换尾装置紧密相连接,使漂尾下端与隔层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4,成为第二 V
O TTl 广/" Γ ?
【主权项】
1.一种双浮力粗尾鱼漂,包括漂脚、漂身、漂尾,其特征在于:漂身为第一浮力区;在漂身与漂尾处设有换尾装置;漂尾为空心管漂尾,在空心管漂尾内设置一隔层将空心管漂尾隔成不相通的上下两截;所述的漂尾上截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孔,顶端开口;所述的漂尾下截的下端与换尾装置连接;换尾装置与漂尾隔层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为第二浮力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浮力粗尾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管漂尾为空心圆管,圆管的中部设有隔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浮力粗尾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尾装置为与漂尾下端内径相匹配的圆柱状接头。
【文档编号】A01K93/00GK205682237SQ201620533822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公开号201620533822.0, CN 201620533822, CN 205682237 U, CN 205682237U, CN-U-205682237, CN201620533822, CN201620533822.0, CN205682237 U, CN205682237U
【发明人】方湘会
【申请人】方湘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