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80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酶抑制法对蔬菜残留农药进行快速测定的测试卡。
背景技术
在蔬菜残留农药的检测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检测手段是使用专门的仪器或使用测试卡进行快速检测。其中测试卡以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利用酶抑制法对蔬菜残留农药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农药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的受抑制程度来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留。现在市场上出售使用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多为两张分别粘有吸附了酶或底物滤纸的PEP片,可以互相重叠,如


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吸附了酶的滤纸(1)、固定滤纸(1)用的PEP片(2)、连接两片PEP片的透明胶(3)、吸附了底物的滤纸(5)、固定滤纸(5)用的PEP片(4)。非使用状态时,底物和酶是背靠背的,使用时,将速测卡的试纸端浸置入样品浸出液后取出,将速测卡翻叠,使底物和酶面对面重合,底物与酶接触反应。通过观察酶的变色与否或变色的程度,判断样品洗脱液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从而判断被检测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这种速测卡的缺点是在加工速测卡的过程中因为是纯手工操作,不仅外观粗糙,还常常因操作不当,引起酶的失活,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判。由于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仅有一端是通过双面胶等黏贴固定在PEP片上的,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也容易发生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脱落等情况,直接影响结果的观察。

发明内容
为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包括分别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及固定滤纸用的PEP片,其特征在于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分别通过超声波固定在两片互不连接的PEP片上。
优选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是圆形的,被固定在PEP片的一端。
优选沿着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与PEP片的接触面的边缘进行超声波固定。
优选固定吸附有酶的滤纸的PEP片为无色透明的,固定吸附有底物的滤纸的PEP片为白色的。
PEP片也可以由其他食品级的无毒塑料代替,例如PP、PE。其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改。
由于采用了机器压膜,超声波固定的方式固定酶、底物,因此这种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不仅外观漂亮,且因为超声波固定为常温固定,故不会引起酶的失活,也不会在检测时引起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脱落,检测结果更可靠。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原有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包括吸附有酶的滤纸(1)、固定滤纸(1)用的PEP片(2)、吸附有底物的滤纸(5)、固定滤纸(5)用的PEP片(4),两片PEP片互相独立、互不连接,其中PEP片(4)白色,PEP片(2)无色透明。两片分别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呈圆形,在滤纸与PEP片的圆形接触面上,沿着圆周方向进行超声波固定。然后将两片PEP片背靠背封装入铝箔袋,抽真空保存。保质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使用时,将待检测的蔬菜样品用剪刀剪成宽度约2mm的细条或厚度约为2mm的薄片于洁净的杯中,再用剪刀剪成碎片,加入体积比为1∶1的水,摇晃约1分钟,制得待检样品的浸出液。再将固定了吸附有酶、底物的两片滤纸的PEP片的试纸端一并浸置入待检样品的浸出液中,约10秒钟后取出,使两片PEP片面对面紧贴在一起,置于台面上(其中透明片在上,白片在下),3~5分钟后,观察酶的变色情况,从而判断被检测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滤纸由白色变为蓝色为正常,不变色表明有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环境温度在25℃~37℃时,显色时间为3分钟;环境温度在15℃~25℃时,显色时间为5分钟。
权利要求1.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包括分别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及固定滤纸用的PEP片,其特征在于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分别通过超声波固定在两片互不连接的PEP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其特征在于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是圆形的,被固定在PEP片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其特征在于沿着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与PEP片的接触面的边缘进行超声波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其特征在于固定吸附有酶的滤纸的PEP片为无色透明的,固定吸附有底物的滤纸的PEP片为白色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酶抑制法对蔬菜残留农药进行快速测定的测试卡。主要是通过机器压膜,超声波固定的方式将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分别固定在两张互相独立的、互不连接的PEP片上。避免了在检测时吸附有酶或底物的滤纸因浸泡而脱落,由于超声波固定为常温固定,不会引起酶的失活,且彼此独立的酶和底物使得操作更为简便,观察结果更直观。
文档编号C12Q1/00GK2751303SQ2004201101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
发明者贺筱蓉, 朊桂生, 周华英 申请人:贺筱蓉, 阮桂生, 周华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