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蛋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53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熟蛋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熟蛋提升机构。
技术背景专利号为200520018227.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剥蛋杆及使用该剥蛋杆 的熟蛋自动剥壳机",该专利中采用进料装置将熟蛋从低处的料槽运送至髙处的 剥蛋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导板、间隔设于导板上的多根纵询分隔杆、设于 导板两侧的输送带、以及连接于两侧输送带之间的多根横杆,横杆由两侧输送 带上的链条带动至下而上运动,从而将料槽内的熟蛋输送至剥蛋装置。该进料 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各纵向分隔杆平行排列,因此相邻两纵向分隔杆之间的导 向槽的槽距从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为了使熟蛋能够顺利进入导向 槽内,底部导向槽的槽距必须大于一个蛋的长轴距,而当顶部的槽距大于一个 蛋的长轴距时,蛋在槽内的位置不确定,无法保证蛋的中心与后面的剥蛋装置 的剥蛋道中心一致,蛋容易脱离轨道,从而影响后面工序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熟蛋提升机 构,它既可使蛋顺利进入导向槽进行输送,又可确保熟蛋在送至后道工序时蛋 的中心能与后道工序的加工中心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后期加 工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斜置的承 接导板、纵向设于承接导板上表面的多道导向槽、设于承接导板两旁镧的输送 装置、以及由两侧输送装置带动且横设于导向槽上方的多根传送辊,导向槽的 下方槽口与熟蛋盛放槽相连,上方槽口通往后道工序的蛋品输送辊,其特征在 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宽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且导向槽的下方槽距大于一个 蛋的长轴距,上方槽距与一个蛋的长轴距相适应。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改变导向槽的结构,使得熟蛋 盛放槽内的熟蛋能够顺利进入导向槽的底部槽口,以便由传送辊向上输送,当 逐步运送到导向槽的上部槽口时,由于槽口的间距越来越小,此时导向槽内只
能容纳下一个熟蛋,而不在导向槽内的熟蛋自然下落回fV蛋盛放槽内。由于导 向槽的上方槽口的槽距与一个蛋的长轴距相适应,因此蛋的中心正好处于导向 槽的中心,这样只要在前期制作时使导向槽的中心与后道工序的中心保持一致, 即可确保蛋的中心与后道工序中的中心一致了。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 型熟蛋提升机构既可使蛋顺利进入导向槽进行输送,又可确保熟蛋在送至后道 工序时蛋的中心能与后道工序的加工中心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和后期加工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熟蛋提升机构与熟蛋盛放槽及后道工序的剥蛋装置的连 接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承接导板,2、导向槽,3、输送装置,4、传送辊,5、 熟蛋,6、熟蛋盛放槽,7、后道工序的蛋品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熟蛋提升机构包括斜置的承接导板1、纵向设于 承接导板上表面的多道导向槽2、设于承接导板两旁侧的输送装置3、以及由两 侧输送装置带动且横设于导向槽上方的多根传送辊4,导向槽的下方槽口与熟蛋 盛放槽6相连,上方槽口通往后道工序的蛋品输送辊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 槽的槽宽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且导向槽的下方槽距大于一个蛋的长轴距, 上方槽距与一个蛋的长轴距相适应。所述输送装置3由链轮和传动链条组成。为了方便盛放熟蛋5,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呈底面小、上开口大的倒梯形结 构,这样也更加有利于确定蛋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其它需要确定后期蛋的加工中心的蛋品加工场合,例如 包装线等,不一定只适用于剥蛋装置的进料,但其提升的蛋品一般只适用于熟 蛋,因为生蛋在滚落时容易破碎。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提升其它类似鸡蛋形状 的物品。
权利要求1. 一种熟蛋提升机构,它包括斜置的承接导板(1)、纵向设于承接导板上表面的多道导向槽(2)、设于承接导板两旁侧的输送装置(3)、以及由两侧输送装置带动且横设于导向槽上方的多根传送辊(4),导向槽的下方槽口与熟蛋盛放槽(6)相连,上方槽口通往后道工序的蛋品输送辊(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宽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且导向槽的下方槽距大于一个蛋的长轴距,上方槽距与一个蛋的长轴距相适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熟蛋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呈底面小、上开口大的倒梯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熟蛋提升机构,它包括斜置的承接导板、纵向设于承接导板上表面的多道导向槽、设于承接导板两旁侧的输送装置、以及由两侧输送装置带动且横设于导向槽上方的多根传送辊,导向槽的下方槽口与熟蛋盛放槽相连,上方槽口通往后道工序的蛋品输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宽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小,且导向槽的下方槽距大于一个蛋的长轴距,上方槽距与一个蛋的长轴距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熟蛋提升机构既可使蛋顺利进入导向槽进行输送,又可确保熟蛋在送至后道工序时蛋的中心能与后道工序的加工中心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后期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A23L1/32GK201078993SQ200720007408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9日
发明者俞兆志, 林玉藤 申请人:福州闽台农产品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