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529104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荔枝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荔枝保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荔枝保鲜剂,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保鲜剂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其果实品质特征为果皮鲜红,果肉不仅色、香、 味皆美且营养丰富。然而荔枝也是最难以保鲜贮藏的水果之一,果肉果皮品质特征变化快, 水分蒸发率高。因此,不仅影响了荔枝的食用和营养价值,而且影响到荔枝的商品价值,从而影响到广大果农及经营销售者的极积性,制约了荔枝产业经济的发展。因而,荔枝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受到了普遍关注。根据荔枝采摘后的生理变化,目前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有硫处理保鲜法、气调贮藏保鲜法、低温贮藏保鲜法、化学药剂处理保鲜法以及高分子涂膜保鲜法。其中涂膜保鲜法因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且不需辅以其它保鲜措施,而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 荔枝涂膜贮藏保鲜技术中最重要的是防腐保鲜剂的使用。而目前国内外实际使用的防腐保鲜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盐等需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尼泊金酯类溶解性低且价格较贵;富马酸二甲酯(DMF)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使用PH值范围广等特点, 但DMF易升华,刺激性较大,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荔枝保鲜剂,该保鲜剂能减少荔枝水份散失,保持果皮鲜红,提荔枝高常温保鲜下好果率,且不改变荔枝风味及果实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荔枝保鲜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下述组分组成富马酸甘油甲酯0.4 0.8%、柠檬酸6 10%、壳聚糖3 8%、甘油3 5%,余量为水;该富马酸甘油甲酯采用下述方法获得将富马酸分子中两端羧基,一端羧基与甘油酯化,一端羧基与甲醇酯化得到富马酸甘油甲酯。该富马酸甘油甲酯的制备步骤如下a、以占反应物总质量6%的浓硫酸为催化剂,按醇酐摩尔比1.0 1.0加入马来酸酐和丙三醇,在60°C下酯化反应4h,得到顺丁烯二酸单甘油酯;b、以占反应物总质量4%的无水AlCl3为异构化催化剂90°C下异构化2h,得到反
丁烯二酸单甘油酯即富马酸单甘油酯;C、再按醇酐摩尔比1.2 1.0加入甲醇,在60°C下酯化5小时,冷却抽滤,水洗至中性,用85°C 25%乙醇溶液重结晶后可得到白色针状晶体,干燥后即得到富马酸甘油甲 该荔枝保鲜剂的使用方法是将该荔枝保鲜剂按质量计用水稀释5 10倍,将荔枝在此稀释后的荔枝保鲜剂中浸泡20 25min,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90%,温度 25 35°C的室内,常温保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品是一种无毒的保鲜剂,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荔枝水份散失,保持果皮鲜红,提高常温保鲜下好果率,且不改变荔枝风味及果实结构。本发明的方法除可对荔枝进行保鲜外,对龙眼也有同样的保鲜效果,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水果保鲜领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验的荔枝采摘时间为实验的当天早上,地点是茂名市高州市,品种是黑叶、中华红、妃子笑和贵味。实施例1在装有球形冷凝管、增力电动搅拌机和温度计的250mL三口烧瓶中按1.0 1.0 的配比加入马来酸酐和甘油,以占反应物总质量6%的浓硫酸为酯化催化剂,水浴加热,在 60°C下搅拌反应4h,得到顺丁烯二酸单甘油酯;然后升温至90°C后加入占反应物总质量 4%异构化催化剂无水AlCl3,保温反应池,得到富马酸单甘油酯;待溶液冷却至60°C后,按醇酐摩尔比1. 2 1. 0加入甲醇,在60°C下甲酯化反应5小时,冷却将固体抽滤即得到产品富马酸甘油甲酯粗产品。粗产品用蒸馏水水洗至中性,在85°C条件下用2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后可得到白色针状晶体,此晶体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富马酸甘油甲酯。将富马酸甘油甲酯0. 04kg,柠檬酸0. 6kg,壳聚糖0. 3kg,甘油0. 3kg和水8. 76kg 混合均勻,配制成荔枝保鲜剂。使用时按质量计用水将此荔枝保鲜剂稀释5倍,挑选成熟度在8份左右,表面无破裂,无斑点,中等大小、果型端正的“黑叶”荔枝果实,荔枝在复合保鲜剂中浸泡25min后,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 90 %,温度25°C 35°C的室内,贮藏9天后,好果率> 92 %, 水分损失< 5%。实施例2将富马酸甘油甲酯0. 05kg,柠檬酸0. 8kg,壳聚糖0. 5kg,甘油0. 4kg和水8. 25kg 混合均勻,配制成荔枝保鲜剂。富马酸甘油甲酯的制备同实施例一。使用时按质量计用水将此荔枝保鲜剂稀释7倍,挑选成熟度在8份左右,表面无破裂,无斑点,中等大小、果型端正的“中华红”荔枝果实,荔枝在复合保鲜剂中浸泡20min 后,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 90 %,温度25°C 35°C的室内,贮藏10天后,好果率> 90%,水分损失< 4%。实施例3将富马酸甘油甲酯0. 06kg,柠檬酸1kg,壳聚糖0. 8kg,甘油0. 5kg和水7. 64kg混合均勻,配制成荔枝保鲜剂。富马酸甘油甲酯的制备同实施例一。使用时按质量计用水将此荔枝保鲜剂稀释8倍,挑选成熟度在8份左右,表面无破裂,无斑点,中等大小、果型端正的“妃子笑”荔枝果实,荔枝在复合保鲜剂中浸泡20min 后,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 90 %,温度25 °C 35°C的室内,贮藏9天后,好果率> 95%,水分损失< 4%。实施例4将富马酸甘油甲酯0. 08kg,柠檬酸1kg,壳聚糖0. 8kg,甘油0. 5kg和水7. 62kg混合均勻,配制成荔枝保鲜剂。富马酸甘油甲酯的制备同实施例一。使用时按质量计用水将此荔枝保鲜剂稀释10倍,挑选成熟度在8份左右,表面无破裂,无斑点,中等大小、果型端正的“贵味”荔枝果实,荔枝在复合保鲜剂中浸泡25min 后,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 90 %,温度25 °C 35°C的室内,贮藏9天后,好果率> 94%,水分损失< 5%。本发明采用兼据抗菌活性和乳化功能的新型保鲜剂——富马酸甘油甲酯作涂膜保鲜剂有效成分,用于荔技的常温保鲜。由于所开发的产物在体内可被酯酶初步水解成富马酸、甘油及甲醇,此几种物质均天然食物或体内正常代谢产物,因此可推断富马酸甘油甲酯无毒。此外,在富马酸甘油甲酯分子中,由于富马酸二甲酯一侧甲基被较大分子化合物甘油所取代,其升华性及刺激性也因此消失。此发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荔枝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下述组分组成富马酸甘油甲酯 0. 4 0. 8%、柠檬酸6 10%、壳聚糖3 8%、甘油3 5%,余量为水;该富马酸甘油甲酯采用下述方法获得将富马酸分子中两端羧基,一端羧基与甘油酯化,一端羧基与甲醇酯化得到富马酸甘油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保鲜剂,其特征在于,该富马酸甘油甲酯的制备步骤如下a、以占反应物总质量6%的浓硫酸为催化剂,按醇酐摩尔比1.0 1.0加入马来酸酐和丙三醇,在60°C下酯化反应4h,得到顺丁烯二酸单甘油酯;b、以占反应物总质量4%的无水AlCl3为异构化催化剂90°C下异构化池,得到反丁烯二酸单甘油酯即富马酸单甘油酯;c、再按醇酐摩尔比1.2 1.0加入甲醇,在60°C下酯化5小时,冷却抽滤,水洗至中性, 用85°C 25%乙醇溶液重结晶后可得到白色针状晶体,干燥后即得到富马酸甘油甲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荔枝保鲜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荔枝保鲜剂按质量计用水稀释5 10倍,将荔枝在此稀释后的荔枝保鲜剂中浸泡20 25min,取出晾干,置于相对湿度80 90 %,温度25 ;35 °C的室内,常温保鲜。
全文摘要
一种荔枝保鲜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下述组分组成富马酸甘油甲酯0.4~0.8%、柠檬酸6~10%、壳聚糖3~8%、甘油3~5%,余量为水;该富马酸甘油甲酯采用下述方法获得将富马酸分子中两端羧基,一端羧基与甘油酯化,一端羧基与甲醇酯化得到富马酸甘油甲酯。该保鲜剂能保持荔枝果皮鲜红,减少水份散失,提高荔枝常温保鲜好果率,且不改变荔枝原有风味及果实结构。
文档编号A23B7/148GK102349572SQ20111027080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林洁, 梁志, 甘钊生, 胡鑫鑫, 董利, 车文成 申请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