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脂的保健面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87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高血脂的保健面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面条,尤其是一种防治高血脂疾病的保健面条。
背景技术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研究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医学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脂患者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高血脂的治疗方法不能仅仅通过药物层面上,还要留意饮食的调养。现有的面条没有应用牛奶根、菟丝子配制防治高血脂的食品,口味单一、营养保健功能有其局限性。如在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74497. 2的发明——一种龙骨保健面条,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龙骨保健面条,是由龙骨、枸杞子、面粉组成,其保健功能有其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高血脂疾病的保健面条。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高血脂疾病的保健面条,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中药流浸膏10-30%、面粉70-90% ;所述中药流浸膏由牛奶根、甘草按10 :0. 2-1的比例加适量水制成。制法1、将中药流浸膏与水以I :2的比例做成备用水;2、将备用水与面粉混合在
一起,按现有的面条生产工艺方法生产面条。作为优化,本发明加入西瓜皮,牛奶根与西瓜皮比例为10 :3_5,一起制成流浸膏。作为优化,本发明加入菟丝子、竹叶,牛奶根与菟丝子、竹叶比例为10 :3-5 :2,一
起制成流浸膏。牛奶根,味甘、微辛,性温。补脾肾,祛风湿,通筋络。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泄湾,痢疾,淋病,崩带。《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西瓜皮味甘,性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等。竹叶,性味甘淡,寒;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重庆堂随笔》记载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中医认为,高血脂症属于痰浊、湿阻、瘀血范畴,以脾虚、肾亏为主,实则多为痰瘀胶结。脾运化功能受阻,脾气郁滞,食积不化,运化不健,水湿不化,津液不布,湿痰浊邪内生,引发闻血脂。
3
本发明的优点是I、口味清新甘醇,增添了保健饼干的新口味;牛奶根辛温易伤阴血,故配用甘草、西瓜皮调和,制其所偏,其味呈甘醇、清甜,具有舒筋活血、清痰浊湿阻起到降血脂效果;2、通过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竹叶疏泄痰浊、湿阻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防治高血脂疾病的保健面条,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中药流浸膏10-30%、面粉70-90% ;所述中药流浸膏由牛奶根、西瓜皮、菟丝子、竹叶、甘草按10 3 3 2 :0. 5加适量水按流浸膏制法制成。制法1、将中药流浸膏与水以I :2的比例做成备用水;2、将备用水与面粉混合在
一起,按现有的面条生产工艺方法生产面条。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高血脂的保健面条,其特征是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中药流浸膏10-30%、面粉70-90%;所述中药流浸膏由牛奶根、甘草按10 0. 2-1的比例加适量水制成;制法a、将中药流浸膏与水以I :2的比例做成备用水山、将备用水与面粉混合在一起,按现有的面条生产工艺方法生产面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健面条,其特征是中药流浸膏制备前加入西瓜皮,牛奶根与西瓜皮比例为10 :3-5,一起制成流浸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面条,其特征是中药流浸膏制备前加入菟丝子、竹叶,牛奶根与菟丝子、竹叶比例为10 3-5 :2,一起制成流浸膏。
全文摘要
防治高血脂的保健面条;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面条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血脂的保健面条,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中药流浸膏10-30%、面粉70-90%;所述中药流浸膏由牛奶根、甘草按100.2-1的比例加适量水制成。本发明口味清新醇和,增添了保健面条的新口味,具有舒筋活血、清痰浊湿阻降血脂的功效,适用于防治高血脂疾病。
文档编号A23L1/16GK102919686SQ20121049576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胡丽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