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05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轮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切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滚压切割方式配合吹气的设计,以达到快速制作特定形状的薄型食品的滚轮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传统北方美食中,饺子、包子与面条共称三大面食,食用人口更是不在话下,因此现今随处可见饺子、面食餐馆。由于包饺子在传统习俗中有讨吉利好兆头的特殊意义,因此在一些传统特殊节庆中,部份家庭会在家中自行包饺子。在饺子制作过程中,无论是一般餐馆或是一般家庭,饺子皮多是向厂商或摊贩直接购买,以节省制作及人力成本。然,现今一般制作饺子皮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手工制作及机械化生产。手工制作其人力必须用人力垂直下压圆印模压出片状迭层水饺皮不仅生产速度慢,压制时也容易因用力不当印模歪斜造成饺皮大小不一影响生产质量及数量,故仅适用于小餐馆或是一般小家庭。而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40309,其揭露一种饺子皮制作方式,其先将面皮A滚压成适当厚度,再将其往复堆栈,当堆栈至一特定量时,再利用冲压方式切割往复堆栈的面皮A,以制作产生至少两个水饺皮。然,因为面皮A的往复堆栈,往往造成冲压后,面皮A于弯折处产生大量的废料,造成后续回收制作更费时,且也相对提升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切割装置,以解决现今水饺皮制作装置于制作过程中产生过多废料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轮切割装置,包括:—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凸轮,且连接一驱动模块;以及一滚压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其具有至少两个切割模块,各切割模块包括:一切割口,设置于滚压轮的表面,并向滚压轮的内部延伸成为一凹口,且所述凹口的中央更向内延伸形成一推抵通道;以及一切割单元,沿切割口的外形设置,且其外凸于切割口的表面; 一推抵单元,对应切割口的外形设置于凹口,其具有一吹气通孔,所述吹气通孔一端外露于推抵单兀的表面,另一端连接一吹气模块;以及一推抵杆,其一端套设于推抵通道,另一端连接推抵单元;其中,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模块,以使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进而使滚压轮对一待切割物进行滚压作业,以利用对应的各所述切割单元,对所述待切割物进行切割以形成至少两个成型物,同时旋转轴的凸轮推抵推抵杆,以使推抵单元将各成型物向外推抵,并通过各吹气模块透过各吹气通孔对各成型物进行吹气作业,以使其从滚压轮的表面脱落。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第一传输带,对应设置于滚轮切割装置的下方,第一传输带将待切割物传送至滚压轮的下方,以使滚压轮对待切割物进行滚压作业,以成为成型物。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传输带,对应滚轮切割装置并设置于第一传输带的另一端,第二传输带的上方设有至少两个承接模块,其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承接口,用以承接成型物。较佳地,承接模块的承接口数量对应滚压轮横向切割口的数量。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传接单元,设置于第一传输带与第二传输带间;传接单元包括一第一传接模块及一第二传接模块,第一传接模块及第二传接模块分别具有至少两个第一传接口及至少两个第二传接口,第一传接口及第二传接口的数量分别对应滚压轮横向切割口的数量;其中传接单元通过一传动模块的驱动,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以将成型物由第一传输带传递至承接模块。较佳地,第一传接模块的各第一传接口与第二传接模块的各第二传接口,承接特定数量的成型物。较佳地,传接单元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以分别通过第一传接口及第二传接口承接由第一传输带传递的成型物,并再将其传递至第二传输带的承接模块。较佳地,当第二传输带的承接模块承装特定数量的成型物时,承接模块透过一落料口,将成型物传送至一第三传输带。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包装装置,其连接第三传输带,且具有一封装模块及一裁切模块,封装模块设置于第三传输带接近落料口处,裁切模块设置于第三传输带的另一端,成型物通过封装模块以进行封膜作业,再透过裁切模块以完成包装作业。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废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滚压轮的一侧,其具有一斜向传输带及至少一导轮,导轮设置于斜向传输带的一端,且介于滚压轮及第一传输带之间,待切割物经由滚压轮切割成为成型物及一废料物,废料物透过至少一导轮以进入斜向传输带。较佳地,滚轮切割装置还包括一齿轮模块,其连接驱动模块、旋转轴、第一传输带及斜向传输带,藉以透过控制驱动模块,以同步控制旋转轴、第一传输带及斜向传输带的旋转速度。较佳地,待切割物为薄型食品,薄型食品为饼皮或面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滚轮切割装置,其提供下列的优点:(I)本实用新型滚轮切割装置,利用滚轮结合切割单元的设计,对薄型食品(例如:面皮)进行切割,以形成至少两个成型物(例如:水饺皮),进而可达到快速成形的目的及功效。(2)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利用滚轮切割装置,对单层薄型食品进行切割作业,藉此可改善习知技术因同时对多层薄型食品进行冲压成形,而使得产生过多废料的问题,进而可提升生产效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习知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示意图。[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1la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的第一流程图;图1lb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的第二流程图;图1lc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的第三流程图;图1ld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的第四流程图;图lie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的第五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滚轮切割装置 1 0:旋转轴101:凸轮20:滚压轮201:切割模块 21:切割口211:凹口212:推抵通道22:切割单元 23:推抵单元 231:吹气通孔 24:推抵杆25:驱动模块 26:齿轮模块 30:待切割物 31:成型物32:废料40:第一传输带 50:废料回收装置51:斜向传输带52:导轮60:第二传输带 601:承接模块 6011:承接口61:落料口70:包装装置 71:第三传输带 72:封装模块73:裁切模块 80:传接单元 801:第一传接模块8011:第一传接口802:第二传接模块8021:第二传接口 81:传动模块 90:第一方向91:第二方向A:面皮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贵审查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依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相关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组件符号加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示意图。如图所示,滚轮切割装置I包括:一旋转轴10及一滚压轮20。旋转轴10具有至少两个凸轮101,且连接一驱动模块(未绘示于图中)。滚压轮20包括至少两个切割模块201。各切割模块201包括:一切割口 21、一切割单元22、一推抵单元23及一推抵杆24。切割口21设置于滚压轮20的表面,且其向内凹陷形成一凹口 211。其中切割口 21的外型可以实际所需加以设计,图式中以圆弧形做为示范态样,但不以此为限。凹口 211的中央更向内延伸形成一推抵通道212。切割单元22沿切割口 21的外缘设置,且外凸于滚压轮20的表面。推抵单元23与切割口 21具有相同外型,且嵌于切割口 21向内形成的凹口 211。其中推抵单元23具有一吹气通孔231,所述吹气通孔231的一端外露于推抵单元23的表面,另一端连接进气源(未绘示于图中),进气源通常可为压缩空气,较佳的可采用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以免在吹气通孔231产生水气凝结造成成型物31不易脱落。推抵杆24连接推抵单元23的一侧,且嵌设于推抵通道212。其中吹气通孔231可以是单孔设计、多孔设计或可依据所需做特殊排列。简单地说,滚压轮20套设于旋转轴10。滚压轮20具有至少两个切割口 21,且其外缘分别设有切割单元22。各切割口 21向内凹陷形成凹口 211及推抵通道212。各推抵单元23连接推抵杆24,并分别嵌崁于凹口 211及推抵通道212。其中,各推抵单元23更具有吹气通孔231,且其一端外露于推抵单元23的表面。当驱动模块驱动旋转轴10进行旋转时,可藉以利用滚压轮20的各切割单元22对一待切割物30(图中未绘示),进行切割作业以形成至少两个成型物31。当待切割物30被切割成为至少两个成型物31时,推抵单元23会推抵所述成型物31使其脱离滚压轮20,且同时配合吹气通孔231对所述成型物31进行吹气,以使其更容易脱离滚压轮20。进一步地说,当滚压轮20滚压待切割物30 (假设待切割物30放置于一切割面)时,外凸于滚压轮20且对应切割面的各切割单元22会对其进行切割,进而将其切割成至少两个成型物31。而随着旋转轴10持续旋转,各所述切割单元22渐渐远离切割面,此时,设置于旋转轴10的各凸轮101,会推抵各所述切割单元22对应的各推抵杆24,以使其对应的各推抵单元23向外推抵,进而可推抵附着于其上的各成型物31。另外,为确使各成型物31脱离滚压轮20,在其推抵过程中,还可通过进气源透过各吹气通孔231对各所述成型物31吹气,以促使各成型物31脱离。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关于滚轮切割装置I的相关组件及其作动关系,与前述相似于此实施例中将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图式中滚轮切割装置I的一侧连接一驱动模块25,以驱使其进行滚压作业。如图所示,滚轮切割装置I可与一第一传输带40及一废料回收装置50相互连接。第一传输带40设置于滚轮切割装置I的下方,以提供使用者放置待切割物30。废料回收装置50设置于滚轮切割装置I 一侧,以回收待切割物30被切割后产生的废料32。废料回收装置50具有一斜向传输带51及至少一导轮52。导轮52设置于第一传输带40及斜向传输带51间。在实际应用中,如图6所示,滚轮切割装置I的驱动模块25可透过一齿轮模块26与第一传输带40的相关驱动模块25及废料回收装置50的斜向传输带51的相关驱动模块25相互连接,以使其透过齿轮相互牵动,进而相互同步进行相关传输作业,本实施例的图式仅为其中一示范态样,实际应用可依使用者需求加以更改相关连动关系,并不以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关系为限。当使用者将待切割物30放置于第一传输带40时,第一传输带40随即将其传送至滚轮切割装置1,以使其利用各切割单元22将待切割物30切割成为至少两个成型物31及废料32。废料32经由导轮52的引导滑向斜向传输带51,再透过后续相关对应的传输带,以进行后续回收作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一般面食品饼皮的制作,但不以此为限。如图所示,若将其应用于水饺皮制作,则可以将滚轮切割装置I的切割口 21外型,设计为一圆弧状。使用者可将适当厚度的面皮放置于第一传输带40,经过滚压轮20的各圆弧状切割口 21切割后,即可成为水饺皮,而切割后所剩的面皮则可透过导轮52进入斜向传输带51,以进行相关回收作业。另外,由于面皮或相关类似的食材,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在滚压轮20切割过程中可能附着于切割口 21。然,诚如前述,各切割口 21对面皮进行切割后,旋转轴10上对应的凸轮101,会推抵各切割口 21对应的推抵杆24,以使推抵单元23向滚压轮20外推抵,进而使附着于切割口 21的面皮脱落,且于推抵过程中,配合吹气通孔231对面皮吹气,还可确保面皮顺利脱离滚压轮20。故,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相关薄型食品,特别是具有黏性的食品,例如水饺皮、饼干等。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如图所示,滚轮切割装置I可与第一传输带40、废料回收装置50、第二传输带60及包装装置70相互结合,以更符合实际产业应用所需。进一步地说,滚轮切割装置I下方设有第一传输带40,对应滚压方向的一侧设有废料回收装置50 ;第一传输带40的末端连接第二传输带60 ;第二传输带60的末端则可连接包装装置70。其中相关滚轮切割装置1、第一传输带40及废料回收装置50的各组件及其相互作动关系与前述相似,于此将不再赘述。诚如上一实施例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I可应用于面食制作,特别是可应用于水饺皮的制作,本实施例的说明及图式将以其为例。如图所示,使用者可将面皮放置于第一传输带40,以使其通过滚压轮20切割成为至少两个水饺皮,所述水饺皮可进一步通过第二传输带60进行堆栈并传送至包装装置70进行包装作业。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仅为其中一示范态样,实际可应用的范围及其相关装置的连接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可针对产业需求加以更变应用。如图7所示,第二传输带60包括至少两个承接模块601。至少两个承接模块601设置于上,以随其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各承接模块601具有至少两个承接口 6011,且各承接口 6011具有相同的深度。其中,承接模块601用以承接第一传输带40所传送的水饺皮,故各承接模块601的承接口 6011数量对应滚压轮20的横向切割口 21的数量。包装装置70具有一第三传输带71、一封装模块72及一裁切模块73。第三传输带71连接于第二传输带60的末端。封装模块72设置于第三传输带71接近落料口 61处,裁切模块73设置于第三传输带71的另一端,所述水饺皮通过封装模块72以进行封膜作业,再透过裁切模块73以完成包装作业。如图8所示,第二传输带60的末端设有一落料口 61,当承接模块601位移至落料口 61时,各承接口 6011的一端会开启以使其所承接的水饺皮由落料口 61落下至第三传输带71。当面皮经过滚压轮20成为至少两个水饺皮后,各水饺皮随着第一传输带40落入各承接口 6011,第二传输带60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以使邻近的两个承接模块601的各承接口 6011承接相同数量的水饺皮。当邻近的两个承接模块601承接特定数量的水饺皮后,随着第二传输带60位移至落料口 61,以将所述水饺皮放置于第三传输带71。在实际应用中,可在第三传输带71对应落料口 61处设置包装膜,所述成堆的水饺皮经由落料口 61可直接落在包装膜上,再通过第三传输带71使其依序经过封装模块72将包装膜进行封膜作业,再经过裁切模块73将多余的包装膜进行裁切,以完成水饺皮包装作业。其中,封装模块72及裁切模块73可依据用户需求加以选择,于此不赘述其作动关系。[0066]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切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示意图。如图所示,滚轮切割装置I连接一第一传输带40废料回收装置50、第二传输带60及包装装置70,其相关连接位置及其相互作动关系请参照上述个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在实际产业应用中,可在第一传输带40与第二传输带60间可增设一传接单元80,以作为第一传输带40与第二传输带60间相互传递的桥梁。传接单元80连接一传动模块81 (为利示意图9中并未绘示传动模块81),且传接单元80包括一第一传接模块801及一第二传接模块802,第一传接模块801及第二传接模块802分别具有至少两个第一传接口 8011及至少两个第二传接口 8021。其中所述第一传接口 8011及所述第二传接口 8021的数量分别对应滚压轮20横向切割口 21的数量。传接单元80透过传动模块81的控制,于第一传输带40与第二传输带60间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以将第一传输带40乘载的各成型物31传接至第二传输带60。详细地说,如图11所示,为利于说明,图式将以局部放大的侧视图呈现。当第一传接模块801、第二传接模块802或各承接单元承载特定数量的成型物31时,分别以斜线呈现,且依据不同时间所乘载的成型物以不同形式的斜线呈现。如图11 (a)所示,当第一传接模块801位于第一传输带40的落料位置时,第一传输带40上的所述成型物31依序落入第一传接模块801。当第一传接模块801乘载特定数量的成型物31时,传接单元80向一第一方向90移动。如图11(b)所不,当第一传接模块801位移至第一传输带40的下方时,第二传接模块802位于第一传输带40的落料位置,以承接由第一传输带40持续落下的成型物31。同时,第一传接模块801将所乘载的成型物31传递至第二传输带60的承接模块601。当第二传接模块8021乘载特定数量的成型物31时,传接单元80向一第二方向91移动。如图11(c)所示,随着传接单元80向第二方向91位移,第一传接模块801位移回到第一传输带40的落料位置承接成型物31,且同时第二传接模块802将成型物31传递至第二传输带60的承接模块601。待第一传接模块801承接特定数量的成型物31后,传接单兀80再向第一方向90位移,且同时第二传输带60向第二方向91位移。如图11 (d)所示,第二传接模块802于第一传输带40的落料区进行成型物31的装填,且同时第一传接模块801将乘载的成型物31下放至第二传输带60的承接模块601。当第二传接模块802装填特定数量成型物31后,传接单元80向第二方向91位移。如图11 (e)所示,第一传接模块801于落料位置承接成型物31,同时第二传接模块802将成型物31下放至承接模块601。待第一传接模块801承接特定数量的成型物31后,传接单兀80向第一方向90位移,且同时第二传输带60向第二方向91位移。而后,第一传输带40、传接单元80及第二传输带60的关系回到图11 (a)的状态。简而言之,图11 (a)至图11(c)为成型物31的单一传接循环。简单地说,传接单元80于第一传输带40与第二传输带60间往复位移,并利用第一传接模块801及第二传接模块802依序承接成型物31。当其中一传接模块承接成型物31时,另一传接模块则将所承接的成型物31下放至第二传输带60。当第一传接模块801进行第二次承接作业后,向第一方向90位移时,第二传输带60则向第二方向91位移,如此
完成一单一传接循环。[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凸轮,且连接驱动模块;以及 滚压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其具有至少两个切割模块,所述各切割模块包括: 切割口,设置于所述滚压轮的表面,并向所述滚压轮的内部延伸成为凹口,且所述凹口的中央更向内延伸形成推抵通道;以及 切割单元,沿所述切割口的外形设置,且其外凸于所述切割口的表面; 推抵单元,对应所述切割口的外形设置于所述凹口,其具有吹气通孔,所述吹气通孔一端外露于所述推抵单元的表面,另一端连接吹气模块;以及 推抵杆,其一端套设于所述推抵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抵单元; 其中,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模块,以使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进而使所述滚压轮对待切割物进行滚压作业,以利用对应的所述各切割单元,对所述待切割物进行切割以形成至少两个成型物,同时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凸轮推抵所述推抵杆,以使所述推抵单元将所述各成型物向外推抵,并通过所述各吹气模块透过所述各吹气通孔对所述各成型物进行吹气作业,以使其从所述滚压轮的表面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输带,对应设置于所述滚轮切割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传输带将所述待切割物传送至所述滚压轮的下方,以使所述滚压轮对所述待切割物进行滚压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输带,对应所述滚轮切割装置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传输带的上方设有至少两个承接模块,其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承接口。
4.根据权利要 求3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模块的所述承接口数量对应所述滚压轮横向所述切割口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接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带间;所述传接单元包括第一传接模块及第二传接模块,所述第一传接模块及所述第二传接模块分别具有至少两个第一传接口及至少两个第二传接口,所述第一传接口及所述第二传接口的数量分别对应所述滚压轮横向所述切割口的数量;其中所述传接单元通过传动模块的驱动,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成型物由所述第一传输带传递至所述承接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接模块的所述各第一传接口与所述第二传接模块的所述各第二传接口,承接特定数量的所述成型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接单元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传接口及所述第二传接口承接由第一传输带传递的所述成型物,并再将其传递至所述第二传输带的所述承接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传输带的所述承接模块承装特定数量的所述成型物时,所述承接模块透过落料口,将所述成型物传送至第三传输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三传输带,且具有封装模块及裁切模块,所述封装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传输带接近所述落料口处,所述裁切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三传输带的另端,所述成型物通过所述封装模块以进行封膜作业,再透过所述裁切模块以完成包装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回收装置,设置于所述滚压轮的侧,其具有斜向传输带及至少导轮,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斜向传输带的端,且介于所述滚压轮及所述第一传输带之间,所述待切割物经由所述滚压轮切割成为所述成型物及废料物,所述废料物透过所述导轮进入所述斜向传输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滚轮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模块,其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传输带及所述斜向传输带,藉以透过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以同步控制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传输带及 所述斜向传输带的旋转速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轮切割装置,包括一旋转轴、一滚压轮。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凸轮。滚压轮套设于旋转轴,具有至少两个切割模块,各切割模块包括切割口、切割单元、推抵单元及推抵杆。切割口设置于滚压轮的表面,并向滚压轮的内部延伸成为一凹口,更向内延伸形成一推抵通道。切割单元沿切割口的外形设置。推抵单元设置于凹口,具有一吹气通孔。推抵杆一端套设于推抵通道,另一端连接推抵单元。各吹气通孔连接至一进气源。当旋转轴旋转时,可使滚压轮对待切割物进行滚压作业,以将待切割物切割形成至少两个成型物。再通过推抵单元将各成型物向外推抵,并通过进气源透过各吹气通孔对各成型物进行吹气作业,使其从滚压轮的表面脱落,完成切割作业。
文档编号A21C11/10GK202958608SQ20122057165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日
发明者林家钰 申请人:林家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