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和补料方法

文档序号:48602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和补料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和补料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适合于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组方,及发酵补料工艺,从而提高粘杆菌素发酵单位,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发酵成本,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原辅料来源不受环境影响,保证其供应充足,实现粘杆菌素稳定、高效的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和补料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 培养基和补料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粘杆菌素系由多粘轩菌培养液中获得的碱性琐环状多肽类(polypeptide system)抗生素,是多粘菌素 El和E2的混合物。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耐热,消化道不 易吸收,排泄迅速,毒性小,无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是最安全的畜禽促生长抗生素之 一。粘杆菌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几乎对所有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绿 脓杆菌有显著作用。治疗时常与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杆菌肽锌合用;用作饲料添加剂可刺激 幼畜生长,提高饲料效率,防止肉鸡、猪、牛等畜禽传染性肠炎;防治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 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道疾病。
[0003] 目前,国内粘杆菌素的发酵生产采用二级发酵模式,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 下几点: 1粘杆菌素发酵水平较低,一般控制在700000u/ml左右。
[0004] 2国内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经高温灭菌,易导致部分葡萄糖 碳化,降低还原糖含量,影响发酵液效价。
[0005] 3国内粘杆菌素的发酵培养周期较长,一般在120h以上,导致能耗较高。
[0006] 4发酵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其发酵单位, 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原辅料对发酵单位的影响,降低生产成本,且原辅料来源不受环境影 响,保证其供应充足,实现粘杆菌素稳定、高效生产的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 培养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利用上述培养基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补料方法。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 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麸皮5?10g/L,麦芽提取物10?15g/L,鱼粉2?6g/L,玉 米浆11?15ml/L,烘培豆粉15?20g/L,啤酒酵母浸膏10?15g/L,硫酸铵1?5g/L,轻 质碳酸1丐1?5g/L,橄榄油或菜籽油3?7ml/L ;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麸皮9?13g/L,麦芽提取物15?20g/L,鱼粉4?8g/L,玉米 浆15?19ml/L,烘培豆粉20?25g/L,啤酒酵母浸膏15?19g/L,硫酸铵4?8g/L,轻质 碳酸钙5?9g/L,磷酸二氢钾0. 3?0. 7g/L,橄榄油或菜籽油15?20ml/L,氯化钠0. 2? 〇· 6g/L,硫酸镁(λ 1?(λ 5g/L,硫酸亚铁(λ 1?(λ 5g/L,消泡剂(λ 03?(λ 08ml/L,麦芽糖酶 0·002 ?0· 006g/L。
[0009] 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或聚氧丙烯甘油醚。
[0010] 所述麦芽提取物是指将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麦芽废渣经闪蒸干燥、浸提、浓缩、 真空干燥、粉碎、分筛后所获得的麦芽提取物,其质量要求为:麦芽提取物过80目筛的量超 过80%,氨基氮含量超过35%,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14%以上。
[0011] 上述闪蒸干燥: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麦芽废渣加入应用水,其加量为2?4L/ kg,加入40?50%的盐酸或硫酸溶液,调节pH至2?3,搅拌40?60h,过滤得到湿菌渣。 启动闪蒸干燥设备,进风温度控制在100?120°C,出风温度控制在40?60°C。闪蒸干燥 结束,得到麦芽干渣。
[0012] 浸提:麦芽干渣中加入有机溶媒,其加入量为干渣重量(kg):有机溶媒α)=ι:2? 3。有机溶媒可以使甲醇或醋酸丁酯或乙酸乙酯。搅拌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时间控 制在240?300min,提取结束,并过滤,得到浸提液。重复以上操作1次,收集两个批次的浸 提液。
[0013] 降膜浓缩:采用旋转刮板薄膜蒸发器降膜蒸发麦干芽渣浸提液,控制温度100? 120°C,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
[0014] 真空干燥: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度控制在-0. 04?-0. 08MPa,温度控制在 40?60°C,时间控制在180?200min。干燥结束,得到固体麦芽提取物。
[0015] 粉碎、分筛:麦芽提取物经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
[0016] 所述烘培豆粉是指将豆粉在60°C?80°C温度条件下加热80?lOOmin,然后过筛 所得,其尿素酶含量< 〇. 15U。
[0017] 利用上述培养基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补料方法,其特征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流 加法进行补料,补料包括补氨水、补糖和补水,其中 a补糖工艺控制: 发酵前l〇h不用进行补麦芽汁, 发酵时间在11?3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1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15? 2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8%,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8?10%, 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发酵时间在61h?9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5?8%, 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脂肪含量,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不补入麦芽汁; b补水工艺控制: 发酵前30h不用进行补水,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菌体浓度高于5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度在 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61?90h,当菌体浓度高于45%,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度在 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当菌体浓度高于4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 浓度在35?4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c补入氨水:,氨水浓度控制在15?20%, 发酵前l〇h,不补入氨水, 发酵llh至40h :氨基氮含量< 1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 在15?20%, 发酵41h至80h :氨基氮含量< 10%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 在10?15%, 发酵81h至90h :氨基氮含量< 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在 5 ?7%, 发酵91h至发酵结束:还原糖含量< 1%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 制在1?3%。
[0018]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体现在: 1本发明确认了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碳源、氮源和最佳配伍比例。
[0019] 2本发明对发酵培养的补料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确认了粘杆菌素最佳的补料 工艺和控制参数。
[0020] 3使用培养基配方和补料控制方法,粘杆菌素发酵单位达到810000u/ml以上,生 产周期不超过l〇〇h,同国内技术相比,发酵单位提高了 15. 7%,生产周期减少了 20h以上。
[0021] 3本发明适用于规模化发酵生产粘杆菌素,能够满足年产500吨粘杆菌素生产需 求。
[0022] 4培养基中使用麦芽提取物代替葡萄糖,不仅避免出现葡萄糖碳化现象,而且降 低了发酵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0023]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用实例予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实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 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与核心内容依据权利要求书加以确定。
[0024] 下述实施例的菌种选用多粘类芽胞杆菌:生产使用的菌种来源为母瓶发酵液。母 瓶发酵液质量:pH6?8 ;菌体浓度10?30% ;镜检无杂菌;发酵单位120000u/ml左右。
[0025] 下述实施例中采用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工艺采用常规技术, 种子培养工艺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25?30°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 将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〇. 3?0. 5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 培养,至菌体浓度30?40%、pH值6?8、培养时间30?50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0. 8? lm3/m3 ; 发酵培养工艺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20?30°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 移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3/h,搅拌转速控制在80?100r/min,pH控制在6. 0?6. 5,至菌体浓度35? 40%、总糖< 3mg/100ml、脂肪< 0· 5g/L、氨基氮 10 ?15mg/100ml、化学效价> 800000u/mL、 pH6. 0?6. 5、培养时间90?100h时终止发酵。
[0026] 实施例1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麸皮5kg,麦芽提取物10kg、鱼粉2kg、玉米浆11L、烘培豆粉15kg、啤酒酵 母浸膏10kg,硫酸铵lkg、轻质碳酸|丐lkg、橄榄油3L。
[0027]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25°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 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0. 3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至 菌体浓度30%、pH值7. 8、培养时间30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0. 8m3/m3 ;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l〇m3 发酵培养基:麸皮90kg、麦芽提取物150kg、鱼粉40kg、玉米浆150L、烘培豆粉200kg、 啤酒酵母浸膏150kg,硫酸铵40kg、轻质碳酸|丐50kg、磷酸二氢钾3kg,橄榄油150L、氯化钠 2kg、硫酸镁lkg、硫酸亚铁lkg、乳化硅油0. 3L、麦芽糖酶0. 02kg。
[0028]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20°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移 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 3/h,搅拌转速控制在80r/min,pH控制在6. 0?6. 5。发酵结束,菌体浓度35%、 总糖 1. 8mg/100ml、脂肪 0· 25g/L、氨基氮 10mg/100ml、pH6. 1,化学效价 811247u/mL、发酵周 期为92h。
[0029] 实施例2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麸皮6kg,麦芽提取物11kg、鱼粉3kg、玉米浆12L、烘培豆粉16kg、啤酒酵 母浸膏11kg,硫酸铵2kg、轻质碳酸|丐2kg、菜籽油4L。
[0030]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26°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 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0. 35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至 菌体浓度32%、pH值7. 4、培养时间35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0. 85m3/m3 ;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l〇m3 发酵培养基:麸皮l〇〇kg、麦芽提取物160kg、鱼粉50kg、玉米浆160L、烘培豆粉210kg、 啤酒酵母浸膏160kg,硫酸铵50kg、轻质碳酸|丐60kg、磷酸二氢钾4kg,菜籽油160L、氯化钠 3kg、硫酸镁2kg、硫酸亚铁2kg、聚氧乙烯0. 4L、麦芽糖酶0. 03kg。
[0031]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22°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移 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 3/h,搅拌转速控制在85r/min,pH控制在6. 0?6. 5。发酵结束,至菌体浓度 36%、总糖 2. 0mg/100ml、脂肪 0· 29g/L、氨基氮 llmg/100ml、化学效价 813527u/mL、pH6. 2、发 酵周期93h。
[0032] 实施例3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麸皮7kg,麦芽提取物12kg、鱼粉4kg、玉米浆13L、烘培豆粉17kg、啤酒酵 母浸膏12kg,硫酸铵3kg、轻质碳酸|丐3kg、橄榄油5L。
[0033]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27°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 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0. 4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至 菌体浓度35%、pH值6. 9、培养时间40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0. 9m3/m3。
[0034]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10m3 发酵培养基:麸皮110kg、麦芽提取物170kg、鱼粉60kg、玉米浆170L、烘培豆粉220kg、 啤酒酵母浸膏170kg,硫酸铵60kg、轻质碳酸钙70kg、磷酸二氢钾5kg,橄榄油170L、氯化钠 4kg、硫酸镁3kg、硫酸亚铁3kg、乳化硅油0. 5L、麦芽糖酶0. 04kg。
[0035]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25°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移 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 3/h,搅拌转速控制在90r/min,pH控制在6. 0?6. 5。发酵结束,菌体浓度37%、 总糖 2. 3mg/100ml、脂肪 0· 33g/L、氨基氮 13mg/100ml、化学效价 817905u/mL、pH6. 3、发酵周 期 95h。
[0036] 实施例4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麸皮8kg,麦芽提取物13kg、鱼粉5kg、玉米浆14L、烘培豆粉18kg、啤酒酵 母浸膏13kg,硫酸铵4kg、轻质碳酸|丐4kg、橄榄油6L。
[0037]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28°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 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0. 45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至 菌体浓度38%、pH值6. 7、培养时间45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0. 95m3/m3。
[0038]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10m3 发酵培养基:麸皮120kg、麦芽提取物180kg、鱼粉70kg、玉米浆180L、烘培豆粉230kg、 啤酒酵母浸膏180kg,硫酸铵70kg、轻质碳酸钙80kg、磷酸二氢钾6kg,橄榄油180L、氯化钠 5kg、硫酸镁4kg、硫酸亚铁4kg、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0. 6L、麦芽糖酶0. 05kg。
[0039]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28°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移 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 3/h,搅拌转速控制在95r/min,pH控制在6. 0?6. 5。发酵培养结束,菌体浓度 38%、总糖 2. 5mg/100ml、脂肪 0· 38g/L、氨基氮 14mg/100ml、化学效价 815476u/mL、pH6. 4、发 酵周期97h。
[0040] 实施例5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麸皮l〇kg,麦芽提取物15kg、鱼粉6kg、玉米浆15L、烘培豆粉20kg、啤酒 酵母浸膏15kg,硫酸铵5kg、轻质碳酸|丐5kg、菜籽油7L。
[0041] 首先将种子培养基灭菌并冷却至30°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在火焰保护下,将 已经培养好的多粘类芽胞杆菌按照0. 5L/m3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种子培养,至 菌体浓度40%、pH值6. 2、培养时间50h时移种,移种比例控制在lm3/m3。
[0042]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10m3 发酵培养基:麸皮130kg、麦芽提取物200kg、鱼粉80kg、玉米浆180L、烘培豆粉250kg、 啤酒酵母浸膏190kg,硫酸铵80kg、轻质碳酸|丐90kg、磷酸二氢钾7kg,菜籽油200L、氯化钠 6kg、硫酸镁5kg、硫酸亚铁5kg、聚氧丙烯甘油醚0. 8L、麦芽糖酶0. 06kg。
[0043] 先将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至30°C,并用无菌空气保压,然后将培养好的种子液移 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2?33°C,空气流量控制在 800?1000m 3/h,搅拌转速控制在100r/min,pH控制在6. 0?6. 5。发酵结束,,菌体浓度 40%、总糖 2. 8mg/100ml、脂肪 0· 46g/L、氨基氮 15mg/100ml、化学效价 813004u/mL、pH6. 1、发 酵周期为99h。
[0044] 在上述实施例1-5中,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补料。补料采用流加法,补料包括 补油、补水、补糖和pH控制,其中 a补糖工艺控制: 发酵前l〇h不用进行补麦芽汁。
[0045] 发酵时间在11?3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1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 15?2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0046]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8%,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8? 1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0047] 发酵时间在61h?90h,当还原糖含量含量低于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 为5?8%,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脂肪含量。
[0048]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不补入麦芽汁。
[0049] b补水工艺控制: 发酵前30h不用进行补水。
[0050]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菌体浓度高于5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 度在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61?90h,当菌体浓度高于45%,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度在 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当菌体浓度高于4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 浓度在35?4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d补入氨水:氨水浓度控制在15?20%。
[0051] 发酵前l〇h,不补入氨水, 发酵llh至40h :氨基氮含量< 1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 在15?20%。
[0052] 发酵41h至80h :氨基氮含量< 10%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 控制在10?15%。
[0053] 发酵81h至90h :氨基氮含量< 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 控制在5?7%。
[0054] 发酵91h至发酵结束:还原糖含量< 1%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 量控制在1?3%。
[0055] 上实施例1-5中,麦芽提取物是指将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麦芽废渣经闪蒸干 燥、浸提、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分筛后所获得的麦芽提取物,其质量要求为:麦芽提取物过 80目筛的量超过80%,氨基氮含量超过35%,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14%以上,具体为: 上述闪蒸干燥: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麦芽废渣加入应用水,其加量为2?4L/kg,加 入40?50%的盐酸或硫酸溶液,调节pH至2?3,搅拌40?60h,过滤得到湿菌渣。启动 闪蒸干燥设备,进风温度控制在100?120°C,出风温度控制在40?60°C。闪蒸干燥结束, 得到麦芽干渣。
[0056] 浸提:麦芽干渣中加入有机溶媒,其加入量为干渣重量(kg):有机溶媒(L)=l:2? 3。有机溶媒可以使甲醇或醋酸丁酯或乙酸乙酯。搅拌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时间控 制在240?300min,提取结束,并过滤,得到浸提液。重复以上操作1次,收集两个批次的浸 提液。
[0057] 降膜浓缩:采用旋转刮板薄膜蒸发器降膜蒸发麦干芽渣浸提液,控制温度100? 120°C,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
[0058] 真空干燥:浓缩液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度控制在-0. 04?-0. 08MPa,温度控制在 40?60°C,时间控制在180?200min。干燥结束,得到固体麦芽提取物。
[0059] 粉碎、分筛:麦芽提取物经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
[0060] 所述烘培豆粉是指将豆粉在60°C?80°C温度条件下加热80?lOOmin,然后过筛 所得,其尿素酶含量< 〇. 15U。
[0061] 对比实施例 种子培养基制备:种子液体积为lm3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kg,麦芽糖15kg、酵母膏4kg、玉米楽13L、黄豆粉19kg、玉米蛋 白粉12kg,硫酸铵3kg、轻质碳酸|丐3kg。
[0062] 发酵培养基制备:发酵液体积为10m3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20kg、麦芽糖170kg、酵母膏60kg、玉米浆170L、黄豆粉220kg、玉 米蛋白粉17〇kg,硫酸铵60kg、轻质碳酸興70kg、磷酸二氢钾5kg,氯化钠4kg、硫酸镁3kg、 硫酸亚铁3kg、硅油0. 5L、麦芽糖酶0. 04kg。
[0063] 发酵培养结束,粘杆菌素效价为710357u/ml,发酵周期为123h。
[0064] 发酵工艺控制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麸皮5?10g/L,麦芽提取物10?15g/L,鱼粉2?6g/L,玉 米浆11?15ml/L,烘培豆粉15?20g/L,啤酒酵母浸膏10?15g/L,硫酸铵1?5g/L,轻 质碳酸1丐1?5g/L,橄榄油或菜籽油3?7ml/L ;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麸皮9?13g/L,麦芽提取物15?20g/L,鱼粉4?8g/L,玉米 浆15?19ml/L,烘培豆粉20?25g/L,啤酒酵母浸膏15?19g/L,硫酸铵4?8g/L,轻质 碳酸钙5?9g/L,磷酸二氢钾0. 3?0. 7g/L,橄榄油或菜籽油15?20ml/L,氯化钠0. 2? 〇· 6g/L,硫酸镁(λ 1?(λ 5g/L,硫酸亚铁(λ 1?(λ 5g/L,消泡剂(λ 03?(λ 08ml/L,麦芽糖酶 0·002 ?0· 006g/L。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消泡剂为乳化硅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或聚氧丙烯甘油醚。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麦芽提取物是指将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麦芽废渣经闪蒸干燥、浸提、浓缩、真空干燥、粉 碎、分筛后所获得的麦芽提取物,其质量要求为:麦芽提取物过80目筛的量超过80%,氨基 氮含量超过35%,可溶性蛋白含量超过14%。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多粘类芽胞杆菌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烘培豆粉是指将豆粉在60°C?80°C温度条件下加热80?lOOmin,然后过筛所得,其尿素酶 含量< 0· 15U。
5. -种利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培养基发酵生产粘杆菌素的补料方法,其特征是:在 发酵过程中采用流加法进行补料,补料包括补氨水、补糖和补水,其中 a补糖工艺控制: 发酵前l〇h不用进行补麦芽汁, 发酵时间在11?3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1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15? 2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8%,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8?10%, 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 发酵时间在61h?90h,当还原糖含量低于5%,补入麦芽汁,控制还原糖含量为5?8%, 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脂肪含量,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不补入麦芽汁; b补水工艺控制: 发酵前30h不用进行补水, 发酵时间在31?60h,当菌体浓度高于5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度在 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61?90h,当菌体浓度高于45%,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浓度在 40?45%,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发酵时间在91h?发酵结束,当菌体浓度高于40%,加入灭菌水,要求控制发酵液菌体 浓度在35?40%,每隔3?5h检测发酵液菌体浓度; c补入氨水:,氨水浓度控制在15?20%, 发酵前l〇h,不补入氨水, 发酵llh至40h :氨基氮含量< 1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 在15?20%, 发酵41h至80h :氨基氮含量< 10%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 在10?15%, 发酵81h至90h :氨基氮含量< 5%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制在 5 ?7%, 发酵91h至发酵结束:还原糖含量< 1%时,补入已灭菌的氨水溶液,使氨基氮的含量控 制在1?3%。
【文档编号】C12R1/12GK104152516SQ20141043270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任勇 申请人: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