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芝麻叶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795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芝麻叶粽子。

技术背景

粽子古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端午节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缅怀屈原。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因各地习俗的不同,粽子的做法和吃法都有很大差别。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人民的传统习俗,在广西也有着这样的习俗,但是广西人不仅仅在端午节吃粽子,逢年过节,也喜欢做粽子,广西本地人,包粽子喜欢以五花肉、五香粉为馅添加一些辅料,此方法做出的粽子香甜软糯,但是比较油腻上火继而引发便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选料讲究,制作粽子在保持原有香甜软糯的口感不变的基础,将芝麻叶粉碎加入其中,芝麻叶具有清香、解油腻的功效,还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功能,能治疗肝、肾虚之头眩、病后脱发、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等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芝麻叶粽子由以下的原料组成:糯米、芝麻叶、五花肉、红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鲜香菇、五香粉、虾米、芋头梗。

进一步地,所述芝麻叶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糯米800-1200份、芝麻叶600-800份、五花肉600-800份、红豆200-300份、花豆80-120份、黑芝麻60-80份、花生仁60-80份、鲜香菇40-60份、五香粉20-30份、虾米40-60份、芋头梗40-60份。

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芝麻叶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糯米1000份、芝麻叶700份、五花肉700份、红豆250份、花豆100份、黑芝麻70份、花生仁70份、鲜香菇50份、五香粉25份、虾米50份、芋头梗50份。

本发明的芝麻叶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的芝麻叶,清水洗净、晾干,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

B、将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6小时,待其完全柔软后,将水沥干;

C、将红豆、花豆洗净浸泡5小时,加入步骤A制得的芝麻叶粉末、经步骤B处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盐搅拌均匀;

D、将鲜香菇剁碎,芋头梗切成1厘米长,黑芝麻、花生仁、虾米洗干净,将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一起加入油锅炒香备用;

E、将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8-10cm、约为150g-180g重,加入香油、盐、料酒及步骤D制得的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腌制1-2小时备用;

F、将生粽叶用沸水烫3-5分钟,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粽绳也用清水洗净备用;

G、取8张粽叶分成两份,4张粽叶依次叠加,依次放入步骤C混合均匀的糯米、红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辅料,将另外的4张粽叶依次叠加好后,覆盖在原材之上,包好粽叶,用粽绳扎严实;

H、将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面25cm,开火煮至水开,关小火继续熬煮,关火,待高压锅气压下降后关火,检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软而Q弹则已熟透,否则加水,继续煮;

I、将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却,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装,采用超高压灭菌方法即得成品。

所述的芝麻叶优选白芝麻叶。

所述的五花肉选自陆川县土猪。

所述的芋头梗选较嫩的部份。

所述的粽叶为竹叶。

所述粽子熬煮的时间控制在6-7个小时。

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400-500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制作出的粽子大小适中,可以节省熬煮时间,而且用高压锅来熬煮,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2、芝麻叶具有清香、解油腻的功效,还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功能,能治疗肝、肾虚之头眩、病后脱发、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等功效。将芝麻叶粉碎加入粽子中,这是本发明制得的粽子最大的特点,本发明的粽子不仅香甜软糯,而且还可解油腻,防便秘,具有多重保健功效;

3、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从选料到烹煮都精准考究,采用新鲜食材制备,五花肉选自陆川县土猪,再添加芋头梗,使粽子煮熟后,肥肉被芋头梗吸收大部份,不会过于肥腻;

4、本发明的粽子加入了五香粉,五香粉其成分有:丁香、桂皮、甘草、大茴香和小茴香,使制作出的粽子更加美味,而且本发明优选白芝麻叶为原料,白芝麻叶味道更加清香浓烈;

5、本发明采用南方特有的竹叶来包制,竹叶含三萜类物质、芦竹素、白芳素等,用竹叶包粽子,制作出的粽子滋味清午纯和,具有清热利尿,清凉解暑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份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为克或公斤。

实施例1

芝麻叶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糯米800份、芝麻叶600份、五花肉600份、红豆200份、花豆80份、黑芝麻60份、花生仁60份、鲜香菇40份、五香粉20份、虾米40份、芋头梗40份。

上述芝麻叶粽子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的芝麻叶,清水洗净、晾干,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

B、将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小时,待其完全柔软后,将水沥干;

C、将红豆、花豆洗净浸泡5小时,加入步骤A制得的芝麻叶粉末、经步骤B处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盐搅拌均匀;

D、将鲜香菇剁碎,芋头梗切成1厘米长,黑芝麻、花生仁、虾米洗干净,将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一起加入油锅炒香备用;

E、将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8cm、约为150g重,加入香油、盐、料酒及步骤D制得的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腌制1小时备用;

F、将生粽叶用沸水烫3分钟,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粽绳也用清水洗净备用;

G、取8张粽叶分成两份,4张粽叶依次叠加,依次放入步骤C混合均匀的糯米、红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辅料,将另外的4张粽叶依次叠加好后,覆盖在原材之上,包好粽叶,用粽绳扎严实;

H、将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面25cm,开火煮至水开,关小火继续熬煮,关火,待高压锅气压下降后关火,检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软而Q弹则已熟透,否则加水,继续煮;

I、将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却,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装,采用超高压灭菌方法即得成品。

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400克。

实施例2

芝麻叶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糯米1000份、芝麻叶700份、五花肉700份、红豆250份、花豆100份、黑芝麻70份、花生仁70份、鲜香菇50份、五香粉25份、虾米50份、芋头梗50份。

上述芝麻叶粽子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的芝麻叶,清水洗净、晾干,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

B、将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5小时,待其完全柔软后,将水沥干;

C、将红豆、花豆洗净浸泡5小时,加入步骤A制得的芝麻叶粉末、经步骤B处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盐搅拌均匀;

D、将鲜香菇剁碎,芋头梗切成1厘米长,黑芝麻、花生仁、虾米洗干净,将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一起加入油锅炒香备用;

E、将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9cm、约为160g重,加入香油、盐、料酒及步骤D制得的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腌制1.5小时备用;

F、将生粽叶用沸水烫4分钟,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粽绳也用清水洗净备用;

G、取8张粽叶分成两份,4张粽叶依次叠加,依次放入步骤C混合均匀的糯米、红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辅料,将另外的4张粽叶依次叠加好后,覆盖在原材之上,包好粽叶,用粽绳扎严实;

H、将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面25cm,开火煮至水开,关小火继续熬煮,关火,待高压锅气压下降后关火,检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软而Q弹则已熟透,否则加水,继续煮;

I、将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却,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装,采用超高压灭菌方法即得成品。

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450克。

实施例3

芝麻叶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糯米1200份、芝麻叶800份、五花肉800份、红豆300份、花豆120份、黑芝麻80份、花生仁80份、鲜香菇60份、五香粉30份、虾米60份、芋头梗60份。

上述芝麻叶粽子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的芝麻叶,清水洗净、晾干,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

B、将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6小时,待其完全柔软后,将水沥干;

C、将红豆、花豆洗净浸泡5小时,加入步骤A制得的芝麻叶粉末、经步骤B处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盐搅拌均匀;

D、将鲜香菇剁碎,芋头梗切成1厘米长,黑芝麻、花生仁、虾米洗干净,将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一起加入油锅炒香备用;

E、将新鲜的五花肉切成长10cm、约为180g重,加入香油、盐、料酒及步骤D制得的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腌制2小时备用;

F、将生粽叶用沸水烫5分钟,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备用,粽绳也用清水洗净备用;

G、取8张粽叶分成两份,4张粽叶依次叠加,依次放入步骤C混合均匀的糯米、红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鲜香菇、芋头梗、黑芝麻、花生仁、虾米辅料,将另外的4张粽叶依次叠加好后,覆盖在原材之上,包好粽叶,用粽绳扎严实;

H、将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面25cm,开火煮至水开,关小火继续熬煮,关火,待高压锅气压下降后关火,检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软而Q弹则已熟透,否则加水,继续煮;

I、将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却,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装,采用超高压灭菌方法即得成品。

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500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