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干米粉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23453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特别是用大米和马铃薯加工成的干米粉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细腻,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按加工类型,有圆粉(榨米粉)、扁粉(切粉),按包装分,有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按水分,有湿米粉、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都是将大米浸泡后磨浆然后放到托盘蒸熟取出切片(挤丝),即可拌料食用,也可以将蒸熟的米粉经切丝冷却和干燥后做成干米粉,像面条一样包装。北方人喜欢面条,南方人喜欢米粉,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也许很多人知道和品尝过多种米粉,读者可能经常听说的有广州的沙河米粉、广西的桂林米粉,云南的过桥米线,贵州的酸辣粉,广西南宁的老友粉,陈村粉、广西桂平市的罗秀米粉等,不知道您听说过,品尝过没有?其实广西桂林米粉早就是历史的知名产品了,它起源于秦始皇建设南方的不朽水利枢纽—兴安灵渠的年代,至今已传承二千多年,当年北方的战士和技术人员到桂林修水利,不习惯南方的粮食,就将大米经浸泡、压榨得到的圆米粉丝,它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广西桂平市的罗秀米粉也为人们熟知,用刚切好的粉丝150根(重约200克)挂在横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小伙子吊起并在上面荡秋千以后,知名度更高。广西南宁的陈村粉,质地洁白,细腻,将其卷起肉末、面酱、小葱,滑爽,香甜叫人难以忘怀。

为什么广西米粉如此好,除了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以外,制作过程以优质水为原料,还采用了独特的制作工艺,这种工艺如果能够推广,也必将给很多地方制作优质的米粉,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食品。

说到米粉加工,很多人都知道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浸米、磨浆、蒸粉、晒粉、以及摺粉皮、切粉丝、晒粉丝、扎米粉等步骤,公开文献也报道过一些米粉的加工方法,例如:1、中国专利,名称:一种湿米粉加工方法,申请号:CN201110241720.3,公开号: CN102273592A,公开日:2011.12.14,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发明人: 林亲录、杨涛、吴跃、肖华西、李丽辉、吴伟、田蔚、陈海军、王婧,摘要:一种湿米粉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2)浸泡;(3)加配料,破碎;(4)一次糊化;(5)挤压成型;(6)二次糊化;(7)冷酸性水搓散;(8)包装,冷藏。使用本发明之方法生产的湿米粉,断条率低于5%,最佳情况下,断条率在3%以下,改善了湿米粉的品质。

2、中国专利,名称:一种米粉的加工方法,申请(专利)号: CN00129146.7,公开(号:CN1289553,公开日:2001.04.04,申请人:阙之和,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33-1号竹苑公寓2栋307号,发明人: 阙之和、农惠玲,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摘要:一种用大米加工米粉的方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调配含水量为40—70%后,均匀滩布在箱体式微波炉的输送布带上送入炉体内用微波加温0.5—5分钟后制成。该方法即使在高海拔地区,也能加热米浆温度至100度以上,使米浆完全糊化,加工出来的米粉有韧性,耐煮,口感柔软爽滑,可保鲜3—5 天,同时具有耗能低、无污染等优点,尤其适用在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

3、中国专利,名称:一种延长鲜米粉、切粉保鲜与保质期的方法,申请号:CN200610053366.0,公开号:CN1919087 公开日:2007.02.28,申请人:蔡林玲,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通泉巷1号楼2单元1-1室,发明人:蔡林玲、廖中立,摘要: 一种延长鲜米粉、切粉保鲜与保质期的方法,属于食品保鲜贮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常规方法生产的鲜米粉、切粉从凉水中捞起,沥干;(2)称量,装入食品级塑料袋中;(3)将塑料袋抽真空后,把氮气与二氧化碳按体积百分比0-60∶40-100的混合气体,注入袋中至达到常压标准,袋口密封,即成。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使袋中含水量高达60-72%的鲜米粉、切粉,在常温下其保鲜与保质期由以往的8-16小时,延长到72小时以上;上述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每1000克鲜米粉、切粉的包装与充气加工成本仅需0.10-0.12元,可在米粉生产与流通领域推广。

4、中国专利,名称:方便保鲜保健米粉的加工方法,申请号:CN200910204729.X,公开号:CN101669599,公开日:2010.03.17,申请人:黑川恒夫,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中山中路金马大厦3-704室,发明人:黑川恒夫,摘要:一种新的方便保鲜保健米粉的加工方法,包括大米去杂清洗、浸泡、磨浆、米浆经初蒸成粉皮、粉皮挤压成线状米粉、再经复蒸、切断称重分装、包装、灭菌、冷却工序,在切断称重分装工序与包装工序之间设有保鲜处理工序;上述清洗、浸泡、磨浆、初蒸、挤压、复蒸、切断、保鲜处理工序中使用的水均采用经EM-X陶瓷处理制成的活化水;浸泡、磨浆和保鲜处理工序中加有EM-X浓缩液。并在磨浆工序加入大米重量2%-5%的几丁质。相比传统方法本生产设备完全实现自动化并且安全卫生纯天然无化学品添加。用该加工方法加工的米粉品质好、浸泡时间较长,制品具有保健作用和抗菌机能,而且浸泡大米所用的时间比传统方式要短,还可以提高出米粉率。

5、中国专利,名称:一种方便糜米粉丝及其加工方法,申请号:CN200510121235.7,申请人:广州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南方食品工程开发中心,摘要:一种方便糜米粉丝及其加工方法,以糜米和大米为原料,经专门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糜米与大米的重量比为4∶1~10∶1,所述方便糜米粉丝成品的含水量为小于或等于 12%。该方法经过如下步骤制得:分别为混合浸泡,制浆分离,脱水,pH值调节,挤条一次蒸粉,成型二次蒸粉,老化水洗和切断烘干制得。该发明解决了糜米深加工为粉丝的技术问题,满足人们对小杂粮糜米的方便食用的需求,该发明的整个加工过程无需加入任何添加剂,既保证了产品的天然本质和纯正口味,也给食用者带来健康保证,是一种环保型食品。

上述公开文献报道的米粉加工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韧性、延长保质期等方面着手,但是在注重米粉的口感爽滑、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等方面还都有差距。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但是如何将马铃薯加入大米中做成马铃薯大米干粉,目前还没见太多报道。

目前公开文献也报道主要是马铃薯加工过程容易发生褐变,处理褐变的方法文献摘录如下:

1、中国专利,一种控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新方法,申请号:CN201310749545.8,申请日: 2013.12.22,公开号: CN103734293A,公开日:2014.04.23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 摘要:一种控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新方法。它是将马铃薯于食盐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再进行消毒、去皮、切割,沥水后包装贮藏。该发明中,食盐水溶液的浓度为1-5%,处理时间为3-7小时。该技术中,所述马铃薯可以是刚采收的或者是贮藏一定时间的马铃薯。该发明具有效果好,能有效抑制马铃薯切割后的褐变;安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以及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及推广,适于大生产使用和成本低等特点。

2、一种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申请号:CN200610045301.1,申请人:唐瑜菁,摘要:一种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包括洗涤及去皮、切片及加热灭酶、制薯浆、过滤或离心、烘干磨细、成品包装等工序,在该工艺中通过微波加热和加入工业酒精,能够灭活马铃薯多酚酶活性,防治产品褐变,很好的解决了废水排放及制浆时加入漂白剂的问题。

3、一种鲜切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方法,申请号:CN201610115096.5,公开号: CN105746683A,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摘要:一种鲜切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方法,步骤包括:1)马铃薯进行削皮;2)将削皮后的马铃薯切片;3)将经过步骤2后的马铃薯放入清水,洗去泥土、杂质和多余的淀粉;4)将清洗后的马铃薯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进行浸泡;5)对浸泡后的马铃薯进行UV-C处理;6)包装;7)将包装后的马铃薯立即放入冷库中贮藏。该发明提出的一种鲜切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方法,将清洗后的马铃薯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进行浸泡并进行UV-C处理。经过处理后,有益效果如下:马铃薯色泽好,褐变程度低;马铃薯硬度高,最小的硬度为589.74N,最大达到了740.45N,平均硬度达到了653.80N;马铃薯上微生物检测数量低。

4、一种速冻马铃薯的加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410186395.9,申请日: 2014.05.06,公开(公告)号:CN105076357A,公开日:2015.11.25,申请人:王建新,摘要:一种速冻马铃薯的加工方法,将新鲜马铃薯在去皮机中进行清洗去皮,去皮后的马铃薯通过切片机进行切片,将切分后的马铃薯丁侵入水中进行漂洗,清洗后的马铃薯丁侵入护色液中侵泡20-25分钟,然后在温度为90-95℃之间热烫马铃薯4小时,热烫后沥水,沥水后将马铃薯丁在-45℃至-40℃的温度下速冻得到速冻马铃薯。该发明采用配比是:1.0%抗坏血酸、1.5%柠檬酸和0.1%氯化钙的护色液护色,有效抑制酶促褐变,将1×1×2cm-1.3×1.3×2.3cm的马铃薯丁在温度为90-95℃之间热烫4小时,最后在-45至-40℃的温度下速冻得到不容易发生褐变,不影响人体健康的速冻马铃薯。

5、一种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CN201610005587.4,公开号: CN105495468A,公开申请人:西昌学院,摘要:一种避免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的马铃薯粉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该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分别在密闭的环境中对马铃薯进行去皮处理、切片处理、熟化处理、冷却处理、制泥处理、微波加热干燥处理,这样整个马铃薯粉的加工过程马铃薯与氧气接触的几率大大降低,可以有效防止马铃薯中的多酚氧化酶(PPO)与空气中的氧接触,避免发生氧化聚合,可以有效防止马铃薯褐变,从而保证最后生产出的马铃薯粉品质较高。适合在马铃薯加工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6、马铃薯去皮后防褐变储藏新技术,申请号:CN00130119.5,公开号: CN1310962A,申请人:赵晓燕、马越,摘要:一种储藏新技术,可以使马铃薯在去皮后,经过特殊的理化处理,在适当的储藏温度与条件下,能保持2周左右不褐变。该发明不采用对人体有害的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硫等),而采用氯化钠、柠檬酸、某种巯基氨基酸、酸式焦磷酸钠等作为防褐变护色剂,对人体安全无害。处理后的马铃薯颜色纯正,口感与品质无变化,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7、一种马铃薯防褐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CN201310399261.0,公开号: CN103478233A,申请人: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摘要:一种马铃薯防褐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马铃薯防褐变剂由抗坏血酸、半胱氨酸、可食用酸性pH调节剂、氯添加剂、钙添加剂、抗氧化剂和水通过一定次序的混合制备而成,有益效果是:含有多种能够抑制酶活性又能够改变酶作用环境的组分如:柠檬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苹果酸,能够防止底物氧化,同时不含亚硫酸盐,避免了硫酸盐对人体的伤害,操作简单,保鲜时间长,保存30天褐变度基本不变。

上述马铃薯防褐变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防止接触空气等,但是未见将马铃薯与大米做成干粉的具体工艺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大米和马铃薯加工成的马铃薯干米粉及其生产方法,使之制作得到颜色洁白、营养丰富、口感爽滑、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优质马铃薯米粉(可以方便携带和较长时间保存的干扎米粉)。

本发明马铃薯干米粉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铃薯熟粉制备;2、精碾大米,3、浸泡洗米,4、磨浆及调配,5、增粘静置,6、蒸粉皮,7、晒干或烘干;8、折叠熟成;9、切条成型及微波;10、叠压;11、包装入库。

以下是具体工艺:

(1)马铃薯熟粉制备

将马铃薯洗净,带皮煮熟,然后剥皮,打成浆,备用,我们平时注意到,新鲜马铃薯在去皮后最多几分钟,即会发生褐变现象,将褐变的马铃薯做成粉条,必定不好看,影响外观,经过带皮煮熟,马铃薯的多酚氧化酶(PPO)被高温加热去除,打成浆的马铃薯熟粉不再变色;

(2)精碾大米

所述的精碾大米是使用储存半年以上到一年半的稻谷碾出大米,大米含水率为12%~16%,大米出米率为70~75%;上述稻谷储存半年以上到2年内、含水率为12%~16%,大米出米率为70~75%的大米对生产米粉较好,主要是新收获半年内的大米水分高,出米率降低,会使稻壳韧性增加,造成脱壳困难,会使谷糙摩擦系数差值变小,影响谷糙分离效果;还会使籽粒强度降低,导致脱壳与碾米过程中产生较多碎米,降低出米率;也会使米糠粘度增大,但是储存时间太长(2年以上)的稻谷时,水分过低,会使稻谷籽粒变脆,爆腰率增加,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碎米,降低出米率;会使糙米皮层与胚乳的结合牢固,不易被剥离,生产出来的米粉柔韧性较差。

(3)浸泡洗米

所述的浸泡洗米为按重量1:1米水比例浸泡1-3小时,使米粒充分吸水润涨,浸泡后再捞起用清水再冲一次待用,不能长时间浸泡,因为大米所含核黄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会随着浸泡损失较多,但是由于大米要磨浆,所以也要适当浸泡,使其软化。

(4)磨浆及马铃薯熟粉调配

磨浆及马铃薯熟粉调配,所述的磨浆是采用石磨磨大米浆,细度在80目以下;石磨磨浆的过程加入马铃薯熟粉,加入的马铃薯熟粉占投入大米总重量的30-50%,调浆控制浆料含水量35%-38%;通过加米浆或加水调节;所述的磨浆是采用石磨磨浆,细度在80目以下,为什么采用石磨磨浆,主要是石磨磨浆均匀,细度好,无金属污染,最好是花岗岩石磨或青石磨,硬度大,不容易脱粉。在调浆过程也可以加入3-5%的煮熟米粉或米饭进行调浆,磨浆前加入。

(5)增粘静置

所述的增粘静置是将加入熟料以后的米浆加入增筋剂放到容器中静置3-5小时,所述的增筋剂按大米干重的重量含量:天然凝胶粉0.01-0.03%;瓜尔豆胶0.01-0.02%;硬脂酰乳酸钙或蔗糖脂0.01-0.02%;也可以用三种原料预先混合制成。

所述的天然凝胶粉是白色或类白色细腻粉末,由动物皮、骨熬煮后加酸抽胶,浓缩,干燥而成。其成份80%左右为蛋白质,不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口感软绵,有弹性,保水性好,在食品中起增稠、凝胶、光泽、保鲜作用。

所述的硬脂酰乳酸钙、蔗糖脂,具有强筋的保鲜的作用,一方面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面筋蛋白复合物,使面筋网络更加细致而有弹性,

所述的瓜尔豆胶是由豆料植物瓜尔豆的胚乳经研磨加工而成,为大分子的天然亲水胶体,主要是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而成,属于一种天然半乳甘露聚糖,为食品品质改良剂之一。

加入增筋剂能有效调节大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使淀粉粒子与蛋白质相互结合,分散渗透至蛋白质网状结构中,保水性能优越,复水时间短,可使米粉增筋、耐煮、耐泡、不混汤、不断条,米粉表面光滑细腻,煮熟时筋道爽口,不粘牙,有咬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

静置3-5小时是使得增筋剂在米浆中混合均匀,制成的米粉口感好。

(6)蒸粉皮

所述的蒸粉皮是将增粘静置的浆料均匀流到托盘内,托盘安放在传送带上,进入蒸汽室内用103-108℃蒸汽蒸2-5分钟,拿出粉皮不粘托盘,能够轻轻剥离,有弹性和韧性,米香味浓郁即可。

(7)晒干或烘干

所述的粉皮晒干或烘干是将蒸熟的粉皮用竹箕承托放于太阳晒干,或热风烘干。

(8)折叠熟成

所述的折叠熟成将粉皮晒(烘)干至八成干的粉皮收集撕下,先一片片堆叠起来,用薄膜包严密封好,1.5~2小时后放到保温室内进行第一次熟成,蒸汽熟成时间为10~20分钟,而后用薄木版或铝板进行折粉,折成10~18厘米规格堆叠起,并用薄膜包严,上方用重物压,进行第二次熟成,熟成温度为常温,时间为5~6小时。

(9)切条成型及微波

所述的切条成型及微波是将折叠熟成的粉皮用切粉机切粉,并按一行一行的次序放在微波炉微波,微波的作用是灭菌和烘干,将水分减到11%以下。

(10)叠压

微波后的粉丝在干净无污染的地点堆叠起来加重压(用大石渣包或米包自然压力)压平压直,时间需要3~4天。

(11)包装入库

所述的包装入库是将粉丝按规格称重后用干净的塑料袋包装或真空包装,入库待运。

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将大米和马铃薯加工成的干米粉及其生产方法,使之制作得到颜色洁白、营养丰富、口感爽滑、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优质马铃薯米粉。相对来说,马铃薯产量较高,但是不耐储存,而且在北方,有的山区农民长期吃单一的马铃薯作为主食不是很舒服,所以将大米与马铃薯结合起来开发一种新的食品,能够解决了我国南北方的粮食结构和产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2、本发明将马铃薯洗净,带皮煮熟,然后剥皮,打成浆,解决了新鲜马铃薯在去皮后最多几分钟,即会发生褐变现象,经过带皮煮熟,马铃薯的多酚氧化酶(PPO)被高温加热去除,打成浆的马铃薯熟粉不再变色,

3、本发明的马铃薯干米粉及其生产方法,是在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经干燥和叠压,使之制作得到营养丰富、口感爽滑、富有柔韧性和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优质米粉,可以方便携带和较长时间保存的干扎米粉。由于人们对一些步骤不是很熟悉,加工出来的米粉有的韧性差,有的口感不好。

4、本工艺采用的是传统优良石磨磨浆生熟浆调配等工艺和现代设备技术相结合实现连续生产使粉条品质,成熟率和风味高于其他直接机械生产,一条龙连续蒸粉机代替手工蒸制减轻了劳动强度,但传统工艺流程不变,保持米粉的独特风格。

5、本发明生产工艺是发明人长期生产实践和积累下来的,又经不断试验改进,采用两次干燥,一次用晒干或烘干,二次微波灭菌及进一步干燥,保质时间长,其品质风味优于其他粉类而闻名中外。

6、本工艺经长期实践证明:生产工艺可行,先进,成品达到复水时间短,易透水透味,柔韧嫩滑,味鲜爽口,配上各种配料调味品,可上市成为大众广泛喜欢的一种马铃薯干米粉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普通素食马铃薯干米粉

将马铃薯洗净,带皮煮熟,然后剥皮,打成浆,备用,用储存一年稻谷做原料,精碾后取500公斤大米,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150公斤马铃薯浆调匀生熟浆比例,用机动石磨二次磨浆,调浆控制浆料含水量35%-38%;通过加米浆或加水调节,加入天然凝胶粉0.02%(天然凝胶粉是白色或类白色细腻粉末,由动物皮、骨熬煮后加酸抽胶,浓缩,干燥而成。),硬脂酰乳酸钙或蔗糖脂0.01%,瓜尔豆胶0.01%;然后用一条龙连续蒸粉机蒸,蒸粉机运送布带每分钟行6—7米,晒干(或烘干)后经折叠熟成,一次熟成(在蒸汽熟成时间为10~20分钟),熟成过程用大石渣包或米包在上方施加自然压力,二次室温熟成时间6小时,然后切成0.8—1cm宽的粉条,家用微波炉的频率微波10分钟,最终成品率得93%,含水量11.5%,包装后得成品。

实施例2:马铃薯鸡蛋干米粉

将马铃薯洗净,带皮煮熟,然后剥皮,打成浆,备用,用储存1.5年稻谷做原料,精碾后取500公斤大米,洗净浸泡2小时后,加入200公斤马铃薯浆调匀生熟浆比例,用机动石磨二次磨浆,调浆控制浆料含水量35%-38%;通过加米浆或加水调节,加入天然凝胶粉0.01%(天然凝胶粉是白色或类白色细腻粉末,由动物皮、骨熬煮后加酸抽胶,浓缩,干燥而成。),硬脂酰乳酸钙或蔗糖脂0.02%,瓜尔豆胶0.01%;再加入30公斤鸡蛋,混合调匀,然后用一条龙连续蒸粉机蒸,蒸粉机运送布带每分钟行6—7米,晒干(或烘干)后经折叠熟成,一次熟成(在蒸汽熟成时间为10~20分钟),二次室温熟成时间5小时,熟成过程用大石渣包或米包在上方施加自然压力,然后切成1—2cm宽的粉条,家用微波炉的频率微波10分钟,最终成品率得90%,含水量11.5%,包装后得成品马铃薯鸡蛋干米粉。

实施例3:马铃薯干米粉

将马铃薯洗净,带皮煮熟,然后剥皮,打成浆,备用,用精米作原料:称取500公斤,洗净后浸泡:2小时,用机动膜二次浆,加入250公斤马铃薯浆调匀,调和生熟浆比例,调浆控制浆料含水量35%-38%;蒸制成0.5公厘的薄粉皮,机内温度105℃,蒸粉机行程每分钟六米,晒至七成干后,把粉皮在连续蒸粉机复蒸,每分钟六米,蒸后凉干,经折粉,一次熟成(在蒸汽熟成时间为10~20分钟),二次室温熟成时间6小时,熟成过程用大石渣包或米包在上方施加自然压力,用机动闸刀切成1—2厘米宽粉条,晒干后包装,得成品水分10%以下,得成品:用80度开水冲泡2分钟,全部熟透,加调味粉即食,预留24小时,粉条不断保持水清,不膨胀,完全可与市场的即食米粉媲美。

效果:

实施例2制成的马铃薯干米粉质量指标:片状大致均匀、平直、整齐、无结疤、无并条、无酥脆、无霉变,色泽光洁有透明感、无异味,水分不超过14%,酸度不超过pH4,吐浆不超过4%,真空包装保质期12个月,用水煮开1小时不糊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