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季用肉鸭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44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鸭配合饲料,特别涉及一种夏季用肉鸭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夏天,气温上升,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所以必须重视仔肉鸭疾病的防治。在养肉鸭的过程中,夏季是养肉鸭的黄金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肉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对肉鸭生长不利。夏季主要病症有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等。夏季主要病因:1、饲养管理不当。2、饲料品质不良。3、气温高,湿度大,天气变化快。4、夏季蚊、蝇、蠓等昆虫促进肉鸭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夏季肉鸭病防治原则:1、强化饲养管理。2、提高防疫意识,杜绝疫病传入。3、要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4、要按照“五不一处理”要求,严格处置病死肉鸭及其产品。5、做好免疫工作。6、预防性用药和对症治疗。如何更好的减少和预防夏季的养肉鸭常发病症,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季用肉鸭配合饲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季用肉鸭配合饲料,其中,包括以下原料:粗蛋白10-15份、粗纤维2-5份、钙磷0.1-0.5份、玉米20-25份、菜饼2-5份、碎米5-15份、麸皮5-10份、鱼粉2-5份、食盐0.1-0.5份、大麦10-15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2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以下成分:桉叶、三七、苍术、红花、蜈蚣草、凤凰衣、盐麸子、金银花、木蝴蝶、臭草、落葵、金线兰、苦碟子、柠檬、云芝、酸枣仁、五味子、灵芝、牡丹皮、燕子尾、杏仁、鹿衔草、薄荷、银杏叶、轮叶八宝、小叶柳、木豆和竹根七。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桉叶10-20份、三七5-9份、苍术6-10份、红花10-15份、蜈蚣草4-8份、凤凰衣3-6份、盐麸子4-10份、金银花10-15份、木蝴蝶3-6份、臭草4-8份、落葵10-15份、金线兰10-15份、苦碟子5-9份、柠檬4-8份、云芝3-7份、酸枣仁3-8份、五味子10-14份、灵芝3-5份、牡丹皮10-15份、燕子尾5-9份、杏仁3-5份、鹿衔草10-15份、薄荷4-8份、银杏叶6-12份、轮叶八宝6-12份、小叶柳10-15份、木豆5-9份和竹根七5-10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桉叶15份、三七7份、苍术8份、红花12份、蜈蚣草6份、凤凰衣5份、盐麸子6份、金银花12份、木蝴蝶5份、臭草6份、落葵12份、金线兰12份、苦碟子6份、柠檬6份、云芝5份、酸枣仁5份、五味子12份、灵芝4份、牡丹皮12份、燕子尾7份、杏仁3份、鹿衔草12份、薄荷6份、银杏叶8份、轮叶八宝8份、小叶柳12份、木豆6份和竹根七7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其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即得饲料。其中,饲料制备方法为:将玉米、菜饼、碎米、麸皮和大麦加入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颗粒为60-80目,过筛;将处理后的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物理搅拌2-3小时后得到饲料。各味成分的药理如下:桉叶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叶含挥发油0.92~2.89%,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蒎烯、香橙烯、枯醛、松香芹醇和1-乙酰-4-异丙叉环戊烯等。又含芸香甙、槲皮甙、槲皮素、L(+)-高丝氨酸,还分出桉树素。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化痰理气;杀虫止痒。主感冒;高热喘咳;百日咳;脘腹胀痛;腹泻;痢疾;钩;丝虫病;疟疾;风湿痛;湿疹;疥癣;烧烫伤;外伤出血。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红花性味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蜈蚣草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淡,平。祛风活血,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凤凰衣为雉科动物鸡所产卵孵化小鸡后鸡蛋壳的内膜。性味甘,温。补肺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久咳,盗汗。盐麸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性味酸,凉。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木蝴蝶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性味苦、甘,凉。归肺、肝、胃经。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臭草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6~7月采收,阴干。性味苦辛,寒。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落葵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叶或全草。夏、秋采收。性味甘酸,寒。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金线兰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平。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用于肺结核咯血,糖尿病,肾炎,膀胱炎,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苦碟子为菊科野苦荬属植物抱茎苦荬菜,以全草入药。5~6月间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性味苦、辛,平。止痛。用于头痛,牙痛,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柠檬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以果与根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性味果:酸、甘,平。根:辛、苦,温。果:化痰止咳,生津健胃。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欲不振,维生素丙缺乏症,中暑烦渴。云芝为彩绒革盖菌子实体一年生。革质至半纤维质,侧生无柄,常覆瓦状叠生,往往左右相连,生于伐桩断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性味甘;淡;微寒。归经肝;脾;肺经。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肝、胆、心经。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灵芝: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燕子尾为西番莲科燕子尾PassiflorahenryiHemsl.,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微甘,温。补肺益气,消炎,杀菌。主治痢疾,肺结核,支气管炎。投入粪坑污水塘杀蛆、孑孓。杏仁:性味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卵叶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性味甘、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轮叶八宝为景天科植物轮叶八宝的全草。性味苦;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主劳伤腰痛;金创出血;无名肿痛;蛇虫咬伤。小叶柳为杨柳科小叶柳,以根、叶入药。性味辛、涩,温。祛风除湿,清血化瘀。主治风湿骨痛,劳伤。外用治蛇头疔。木豆为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涩,平。利湿消肿,散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便血,衄血。竹根七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寒。"滋阴泻火,活血调经。治劳热咳嗽,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饲料,针对夏季养肉鸭专用,能够提高肉鸭的生命机能,减少夏季常见多发病症,并且保持并促进肉鸭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实施例1中草药添加剂I组成:桉叶10g、三七5g、苍术6g、红花10g、蜈蚣草4g、凤凰衣3g、盐麸子4g、金银花10g、木蝴蝶3g、臭草4g、落葵10g、金线兰10g、苦碟子5g、柠檬4g、云芝3g、酸枣仁3g、五味子10g、灵芝3g、牡丹皮10g、燕子尾5g、杏仁3g、鹿衔草10g、薄荷4g、银杏叶6g、轮叶八宝6g、小叶柳10g、木豆5g和竹根七5g。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5℃、出风温度8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即得中草药添加剂I。实施例2中草药添加剂II组成:桉叶20g、三七9g、苍术10g、红花15g、蜈蚣草8g、凤凰衣6g、盐麸子10g、金银花15g、木蝴蝶6g、臭草8g、落葵15g、金线兰15g、苦碟子9g、柠檬8g、云芝7g、酸枣仁8g、五味子14g、灵芝5g、牡丹皮15g、燕子尾9g、杏仁5g、鹿衔草15g、薄荷8g、银杏叶12g、轮叶八宝12g、小叶柳15g、木豆9g和竹根七10g。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即得中草药添加剂II。实施例3中草药添加剂III组成:桉叶15g、三七7g、苍术8g、红花12g、蜈蚣草6g、凤凰衣5g、盐麸子6g、金银花12g、木蝴蝶5g、臭草6g、落葵12g、金线兰12g、苦碟子6g、柠檬6g、云芝5g、酸枣仁5g、五味子12g、灵芝4g、牡丹皮12g、燕子尾7g、杏仁3g、鹿衔草12g、薄荷6g、银杏叶8g、轮叶八宝8g、小叶柳12g、木豆6g和竹根七7g。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即得中草药添加剂III。中草药添加剂的安全性试验一、急性毒性试验1试验方法1.1受试动物:清洁级ICR小鼠,约20克每只,雌雄各半。1.2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草药添加剂I。1.3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草药添加剂I的半数最大耐受量测定:将40只小鼠按体重均衡分为二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实验前适应性观察1周,禁食16小时后,以中草药添加剂I的溶解浓度(1.6g·mL-1)灌胃,每4小时灌胃一次,单次灌胃容量为每只0.5mL,连续灌服三次,灌服总容量为每只1.5mL,总灌服剂量为120g·kg体重-1,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观察给药后动物的即时及14天内毒副反应、死亡情况。观察小鼠的行为活动、精神状态、毛色光泽、摄食饮水,排泄物情况,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以及死亡等情况,连续观察14天。于第14天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的病理变化并取组织迅速至于4%的中性蚁醛溶液中固定,用于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常规H.E.检验。记录给药前以及给药后第7天及第14天小鼠的体重。1.4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初步观察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组织结构,寻找试验组小鼠脏器组织,特别是代谢负担重的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损伤。1.5数据统计与分析体重单位为克(g),实验结果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studentt检验组间进行组间比较,P<0.05即判定为差异显著,P<0.01即判定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试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后,饮水、皮肤、被毛、精神、行为、口鼻眼分泌物、排泄物(粪便)等的情况良好,采食与自主活动稍有增加,其余项目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区别。第3天采食量与自主活动回降到给药前水平,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已无明显区别。观察期的7天内无小鼠死亡,故中草药添加剂I不存在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小致死量,故测定小鼠对中草药添加剂I的最大耐受量。2.2最大耐受量测定结果试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出现闭眼、卧伏、躁动等不良现象。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计算如下:鼠每日最大耐受量:1.6g·ml×0.5ml·0.02kg体重-1×3次·天-1=120g·kg体重-12.3试验期的表现状况试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出现闭眼、卧伏等不良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自主活动增多,采食也有所增加,粪便呈黑褐色。在观察期内,试验组小鼠无叫声异常、震颤、惊厥、运动失调、流涎、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心跳异常、腹泻、便秘、肠胀气等现象发生,小鼠皮毛光泽,给药后14天内小鼠未出现死亡。试验组小鼠采食、饮水均属正常。此外,试验组小鼠皮肤、被毛、精神状况、行为、眼睑、眼球、呼吸、口鼻眼分泌物、排泄物情况均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2.4体重变化小鼠在被给予最大浓度和极大量的中草药添加剂I前及给药后的7天、14天,体重上有微量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1。表1药物I对小鼠体重的影响(n=20)(单位:克)组别第0天第7天第14天对照组20.05±1.2123.53±1.3526.73±1.34试验组20.03±1.4225.78±1.8231.45±1.45由表1可知,大剂量给药后,中草药添加剂I对小鼠的体重有促进作用。2.5系统尸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解剖观察心、肝、脾、肺、肾、脑均无明显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本试验结果表明,ICR小鼠12小时内3次灌服药物I水溶液达120g·kg体重-1(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0.5g·kg-1的240倍)时无明显毒副反应,提示中草药添加剂I经口给药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宽。一般认为,按体重计算,小鼠1天最大给药量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00倍以上就是较为安全的。上述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I以最大给药量灌服小鼠不产生急性毒性。二、亚急性毒性试验2.1试验方法2.1.1受试动物:SD大鼠,约200克每只,雌雄各半。2.1.2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草药添加剂II2.1.3中草药添加剂II亚慢性毒性测试:将80只健康的清洁级SD大鼠在恒温实验室(温度:24±1℃,湿度:50±10%)适应7天。雌雄各半,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4组,即中草药添加剂II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大鼠自由饮水。高剂量组给予中草药添加剂II100g·kg体重-1(相当于成人有效剂量0.5g·kg体重-1的200倍),中剂量组给予中草药添加剂II50g·kg体重-1(相当于成人有效剂量0.5g·kg体重-1的100倍),低剂量组给予中草药添加剂II10g·kg-1(相当于成人有效剂量0.5g·kg体重-1的20倍),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给药容积为0.75mL·100g-1体重,每天一次,连续给药7天,每天更换垫料、饮水以及饲粮,每天称重一次,依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停药后继续观察28天,记录每周采食量和体重。试验结束后禁食12小时,断颈采集血液,收于肝素钠抗凝采血管内,进行血液学检查。将采集到的血液使用1500rpm,10分钟分离血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查。尸体解剖后系统检查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之后采集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2.1.4血液学血常规检查进行血液学血常规指标检查,包括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平均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RETIC)、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16项项目的检查。2.1.5血液生化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EA)等指标的检查。2.1.6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初步观察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组织结构,寻找试验组小鼠脏器组织,特别是代谢负担重的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损伤。2.1.7数据统计与分析体重单位为克(g),实验结果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模型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即判定为差异显著,P<0.01即判定为差异极显著。2.2结果与分析2.2.1试验期的表现状况试验组大鼠在灌胃给药后,并未出现闭眼、卧伏等不良现象。在7天给药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均未出现叫声异常、震颤、惊厥、运动失调、流涎、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心跳异常、腹泻、便秘、肠胀气等现象,大鼠皮毛光亮柔滑,给药的7天内以及观察期的28天内,大鼠均未出现因药物毒性造成的死亡。给药组大鼠采食、饮水均属正常。此外,给药组大鼠在28天观察期内,皮肤、被毛、精神状况、行为、眼睑、眼球、呼吸、口鼻眼分泌物、排泄物情况亦均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区别。2.2.2体重变化试验期内,各给药组大鼠(雌、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在7天的服药、28天常规饲养之后,给药各组间,同性大鼠体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表2)表2中草药添加剂II灌胃对雌、雄大鼠体重的影响(n=10)由表2可知,同性大鼠在试验期内,各组间在体重上有稍许差异。表明长期服用中草药添加剂II后,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的体重增长稍快,表明本中草药添加剂对大鼠体重有增加促进作用。2.2.3血液学血常规检查结果血液学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II灌胃对大鼠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7天的服药、28天常规饲养之后,各组大鼠的各项血液学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表3)测定项目单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红细胞计数(RBC)M/uL8.13±0.228.35±0.168.21±0.157.98±0.45红细胞压积(HCT)%45.4±1.245.8±1.545.6±1.4544.9±1.7血红蛋白(HGB)g/dl15.8±1.1516.2±1.1516.4±1.2414.8±1.36平均细胞容积(MCV)Fl54.1±2.1553.1±2.0553.9±2.1253.1±2.2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Pg19.1±0.5418.6±0.3318.5±0.4319.1±0.4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dL35.2±2.2535.2±2.1236.1±2.234.8±2.12红细胞平均分布密度(RDW)%20.5±1.3121.2±1.321.3±1.3221.4±1.24网织红细胞(RETIC)K/uL371.2±45.2386.2±45.3390.5±45395.2±45白细胞总数(WBC)K/uL15.1±1.414.8±1.513.9±1.613.9±1.5中性粒细胞(NEU)K/uL1.74±1.31.75±1.21.75±1.351.61±1.21淋巴细胞(LYM)K/uL11.7±2.4311.62±2.3510.95±2.710.9±2.2单核细胞(MONO)K/uL0.59±0.260.63±0.250.56±0.240.51±0.35嗜酸性粒细胞(EOS)K/uL0.46±0.250.35±0.230.44±0.220.26±0.21嗜碱性粒细胞(BASO)K/uL0.01±0.010.01±0.010.01±0.010.01±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FL6.6±0.166.52±0.136.25±0.126.35±0.12血小板分布宽度(PDW)fL7.0±0.236.8±0.316.3±0.315.8±0.43由表3可知,大鼠在试验期内,各组间在各项血液常规项目上没有特别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表明,长期服用中草药添加剂II后,药物不会对大鼠造成明显的血液学影响。2.4.4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血液生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中草药添加剂II溶液灌胃对大鼠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谷草转氨酶以及肌酐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4中草药添加剂II灌胃对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n=20)测定项目单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U/L51.1±6.448.8±6.546.6±6.545.9±6.4谷草转氨酶(AST)U/L101.1±15.899.8±15.399.8±15.1101.2±15.5尿素氮(BUN)mmol/L6.74±0.636.63±0.627.0±0.547.1±0.41肌酐(CREA)mmol/L29.9±3.130.2±3.431.2±3.234.3±2.98由表4可知,大鼠在试验期内,各组间各项血液生化学项目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长期服用药物II后,药物不会对大鼠造成明显的血液生化学影响。2.4.5系统尸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尸检未见明显大体变化,不同剂量药物处理组大鼠心、肝、脾、肺和肾等脏器固有结构清晰,无病理改变。3总结本研究结果表明,连续7天灌服不同剂量中草药添加剂II水溶液对大鼠精神、行为、活动、毛色、排泄物等均未造成不良影响,停药28天内也未见大鼠有明显的行为学、体表特征和排泄物异常。停药观察期的28天内,同性别各组大鼠间均无显著性体重差异,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未见异常。此外,在血生化检测中,大鼠尿素氮水平,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灌胃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尿素氮指标、血常规中谷丙转氨酶指标,灌胃高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II组的大鼠谷丙转氨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在正常范围之内,表明最大溶解浓度的的中草药添加剂II对肝脏没有毒副作用,表明任何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II对肾脏都没有毒性。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口服不同剂量中草药添加剂II水溶液未对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未造成明显损伤。因此,中草药添加剂II经口给药不会对动物造成亚慢性损伤或亚慢性毒性。综合,本发明添加的中草药添加剂,不具有急性致毒性,也不具有亚毒性和长期毒性。实施例4饲料I组成:粗蛋白10份、粗纤维2份、钙磷0.1份、玉米20份、菜饼2份、碎米5份、麸皮5份、鱼粉2份、食盐0.1份、大麦10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份。中草药添加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中药材添加剂I。制备:将玉米、菜饼、碎米、麸皮和大麦加入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颗粒为60目,过筛;将处理后的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物理搅拌2小时后得到饲料I。青州一养鸭场,养殖有1000只肉鸭,2015年8月份,130只鸭出现以下疫情: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行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有的病鸭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加。有的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刚开始发病的鸭子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使眼睑周围羽毛粘湿,而后变成粘稠或脓样,常造成眼睑粘连、水肿,甚至外翻,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有的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并发生鼻塞音,叫声嘶哑,部分鸭见有咳嗽。有的病鸭发生泻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肛门肿胀,严重者外翻,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得的病鸭的粘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不易剥离。经过诊断为鸭瘟。已有20只病鸭死亡。处理:将110病鸭隔离,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清理灭菌,同时对养殖场鸭子使用饲料I喂食。经过饲喂2周,130只病鸭有92疾病痊愈,8只基本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有10只死亡。经过饲喂4周,养殖场的疫情控制住,没有再出现鸭瘟的疫情。实施例5饲料II组成:粗蛋白15份、粗纤维5份、钙磷0.5份、玉米25份、菜饼5份、碎米15份、麸皮10份、鱼粉5份、食盐0.5份、大麦15份和中草药添加剂2份。中草药添加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中药材添加剂II。制备:将玉米、菜饼、碎米、麸皮和大麦加入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颗粒为80目,过筛;将处理后的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物理搅拌3小时后得到饲料II。临沂一养鸭场,养殖有1000只肉鸭,2015年8月份,150只鸭出现以下疫情:有的病鸭质较弱,闭眼缩颈,腹围较大,有下痢。较大的雏鸭发病后,精神委靡,食欲减退,隅立一旁,缩颈嗜眠,两眼和鼻孔处常附黏性分泌物,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成年病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穿刺有腹水流出。经过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已30只病鸭死亡。处理:将120只病鸭隔离,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清理灭菌,同时对养殖场鸭子使用饲料II喂食。经过饲喂1周,120只病鸭有100只疾病痊愈15只基本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有5只死亡。经过饲喂4周,养殖场的疫情控制住,没有再出现鸭大肠杆菌病的疫情。实施例6饲料III组成:粗蛋白12份、粗纤维4份、钙磷0.3份、玉米22份、菜饼4份、碎米10份、麸皮8份、鱼粉3份、食盐0.3份、大麦12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份。中草药添加剂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得到的中药材添加剂III。制备:将玉米、菜饼、碎米、麸皮和大麦加入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颗粒为70目,过筛;将处理后的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物理搅拌2小时后得到饲料III。滨州一养鸭场,养殖有1000只肉鸭,2015年7月份,200只鸭出现以下疫情:有的病鸭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病程一般为1~2天。而4~7周龄的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经过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已60只病鸭死亡。处理:将140只病鸭隔离,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清理灭菌,同时对养殖场鸭子使用饲料III喂食。经过饲喂1周,140只病鸭有120只疾病痊愈10只基本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有10只死亡。经过饲喂4周,养殖场的疫情控制住,没有再出现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情。试验试验时间:2015年7-8月,四周的时间。试验场地:六合分部养肉鸭场试验对象:选用200只体重相近的肉鸭进行试验,体重在50g左右。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处理组中公、母各半,对照组50只饲喂传统的鸭饲料,饲料I组饲喂饲料I,饲料II组饲喂饲料II,饲料III组饲喂饲料III。保持其他试验条件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5为各组的生长机能情况组别平均初始体重(g)平均末体重(kg)平均日采食量(g)平均日增重(g)平均料重比对照组50.121.487.3748.541.8一组50.151.985.565.781.3二组50.212.085.368.211.25三组50.242.084.668.251.24由表5可知,三个实施例组的体重增长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并且料重比也有所降低,即达到高效的吸收养殖。表6为各组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疾病患病情况组别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其他病症病死对照组22458一组00000二组00000三组00000由表6可知,三个实施例组的饲喂过程中,未出现任何疾病,生命体征健康。由此,本发明的配合饲料,大大促进肉鸭的生长机能,并且减少了肉鸭的季节性患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