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16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巴氏奶和发酵乳饮料等低温乳制品由于产品本身加工特性,其微生物级别并未达到商业无菌,因此在加工、储运、乃至消费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冷链以控制产品中微生物的的增殖,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产品在经预处理到储罐后,在准备灌装前,以及在灌装过程中发生故障灌装中断时,并未能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控制物料的温度,通常只是在管路外加装保温减少热量传递。但加装保温一方面覆盖面有限,且容易引入卫生死角。另一方面不利于查看管路破损和渗漏情况,容易屏蔽问题造成质量事故。因此产品由于在此阶段由于温度不受控造成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巴氏奶和发酵乳饮料生产过程中温度不可控、质量风险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该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取消了管路上可能屏蔽问题的保温层,增加了在线的自循环式冷却系统,不仅消除了不易察觉的死角,同时保证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设备待机过程中物料温度可控,降低微生物增殖风险,从而使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包括无菌储罐、换向阀和灌装机,无菌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线与换向阀的第一个入口连接,换向阀的第一个出口通过回路管线与无菌储罐的入口连接,换向阀的第二个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线与灌装机连接,第一输送管线上设有冷却器,换向阀能够使第一输送管线内的乳制品仅进入回路管线或第二输送管线。

第一输送管线上还设有离心泵,离心泵位于无菌储罐和冷却器之间。

第一输送管线上还设有蝶阀,蝶阀位于无菌储罐和离心泵之间。

冷却器为板式冷却器。

冷却器的冷却温度能够控制。

换向阀还含有第二个入口,换向阀的第二个入口与清洗源供应管线连接,换向阀能够使清洗源供应管线内的液体仅进入第二输送管线。

清洗源供应管线上设有蝶阀。

回路管线上设有蝶阀。

无菌储罐的入口位于无菌储罐的上部,无菌储罐的出口位于无菌储罐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克服了低温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温度不可控,质量风险高的问题。且该系统操作、维护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无菌储罐;2、冷却器;3、换向阀;4、灌装机;5、离心泵;6、蝶阀;7、清洗源供应管线;

11、第一输送管线;12、第二输送管线;13、回路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适用于低温乳制品的冷却系统,包括无菌储罐1、换向阀3和灌装机4,无菌储罐1通过第一输送管线11与换向阀3的第一个入口连接,换向阀3的第一个出口通过回路管线13与无菌储罐1的入口连接,换向阀3的第二个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线12与灌装机4的入口连接,第一输送管线11上设有用于冷却降温第一输送管线11中液体的冷却器2,换向阀3能够使第一输送管线11内的乳制品仅进入回路管线13或第二输送管线12,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线11上还设有离心泵5,离心泵5位于无菌储罐1和冷却器2之间。第一输送管线11上还设有蝶阀6,蝶阀6位于无菌储罐1和离心泵5之间。优选冷却器2为板式冷却器。进一步优选冷却器2的冷却温度能够控制。即冷却器2为现有市售的温度可控型板式冷却器。冷却器2能够控制第一输送管线11内物料的温度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3还含有第二个入口,换向阀3的第二个入口与清洗源供应管线7连接,换向阀3能够使清洗源供应管线7内的液体仅进入第二输送管线12。清洗源供应管线7上设有蝶阀6。回路管线13上设有蝶阀6。无菌储罐1的入口位于无菌储罐1的上部,无菌储罐1的出口位于无菌储罐1的下端,如图1所示。换向阀3含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分别为第一个入口、第二个入口、第一个出口和第二个出口,换向阀3能够控制物料从而该第一个入口进入后仅从第一个出口或第二个出口排出,换向阀3还能够控制物料从而该第二个入口进入后仅从第一个出口或第二个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低温乳制品(冷链保持需要在6℃以下的乳制品)在无菌储罐到灌装机的管路上,设置了自循环式冷却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冷却器2、切换物料流向的换向阀3以及形成回路的回路管线13组成。在灌装过程中,物料温度经常超出质量控制的温度范围,通过本实用新型,可由冷却器2(板式冷却器)进行调节,使之始终控制在符合质量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无菌储罐1与灌装机的灌装能力匹配,一般为灌装机每小时灌装能力的2倍~5倍。正常工作状态时,无菌储罐1内的物料会依次经过冷却器2和换向阀3进入灌装机4;在物料长时间处于待装状态下,或者由于灌装机4发生待机时,控制物料流向的换向阀3切换至返回无菌储罐1的管路上,即物料会经过换向阀3后不进入灌装机4而是返回无菌储罐1,通过冷却器2的冷却作用,在自循环管线内持续或间歇式的进行循环冷却,保证物料温度始终控制在质量要求的范围之内,从而使产品微生物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取消了管路上可能屏蔽问题的保温层,增加了在线的自循环式冷却系统,不仅消除了不易察觉的死角,同时保证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设备待机过程中物料温度可控,降低微生物增殖风险,从而使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温度需求,适当调节物料冷却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