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07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类饮品。

玫瑰花,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利尿、调经止痛和软化心脑血管等功效,玫瑰花瓣是常用的花茶原料,也是常用的茶叶添加材料。

现在常将玫瑰花与绿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玫瑰绿茶进行冲泡。但是,现有的玫瑰绿茶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不能同时兼顾玫瑰花与茶叶的味道,茶叶和玫瑰花各自含有的活性物质不能被同时浸泡到茶汤中。没有真正发挥出玫瑰绿茶的功效来。

玫瑰花的冲泡温度低于绿茶的冲泡温度。现在的玫瑰绿茶虽然名义上一种产品,但是大部分人在冲泡时还是会先将茶叶浸泡再放入玫瑰花,操作十分麻烦。

如果不将茶叶和玫瑰花先后分开泡,则会导致玫瑰花出现过冲泡,或者导致茶叶出现未完全冲泡的情况。将茶叶和玫瑰花同时放入冲泡茶叶的温水中冲泡,因为冲泡温度过高,玫瑰花中的活性物质被过度加热变味,冲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苦涩;将茶叶和玫瑰花同时放入冲泡玫瑰花的温水中冲泡,则冲泡温度不够,茶叶的浸出率降低,冲泡出来的茶汤味道寡淡。

究其原因,是因为玫瑰花与茶叶的加工温度的差异,两者完全是分开加工的,最后形成的玫瑰绿茶仍然是单独的在产品,具有不同的浸泡温度造成的。在浸泡的时候,两者的味道也彼此独立,无法给人整体的融合口感。

因此,现在急需研制出一种能够使玫瑰花和绿茶一起浸泡且不影响各自口感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使玫瑰花和绿茶一起浸泡且不影响各自口感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生产工艺。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方案一:本方案中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封堵外球体的密封塞和封堵内球体的封堵塞,打开外球体和内球体;

步骤二,将清洗后的新鲜的茶叶放入内球体内;将清洗后的玫瑰花瓣放入外球体和内球体形成的球形外壳空间中;

步骤三,向球形外壳空间中加入浸没玫瑰花瓣的清水;

步骤四,依次用封堵塞封堵住内球体,用密封塞封堵住外球体;

步骤五,将球形外壳空间的气压降低到7kpa-8kap;

步骤六,将内球体的温度逐步加热到茶叶的加工温度120℃-130℃;

步骤七,转动转动轴,转动轴带动内球体和外球体一起转动;转动轴位于内球体内的搅拌棍搅拌翻炒茶叶,依次对茶叶完成揉捻和炒制操作;

步骤八,内球体传递热量将球形外壳空间中的水加热,玫瑰花瓣在低气压下通过持续沸腾的水进行恒温加热,通过向球形外壳空间不断抽气保持球形外壳空间的低气压,水蒸气随着抽气过程被抽走;

步骤九,当球形外壳空间中的水分蒸干,将内球体的温度降低到玫瑰花瓣的加热温度,将球形外壳空间内的气压恢复到大气压状态;

步骤十,打开封堵塞;向球形外壳空间内充气,将球形外壳空间内的玫瑰花瓣全部充进内球体中;

步骤十一,将封堵塞封堵住内球体;

步骤十二,通过搅拌棍将茶叶和玫瑰花瓣在内球体搅拌,将内球体温度逐步升高到加热绿茶的温度后停止加热,转动轴停止转动;

步骤十三,打开密封塞和封堵塞,将内球体内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取出。

原理:

通过外球体和内球体的彼此分开,将茶叶放置在内球体中,将玫瑰花瓣放置在球形外壳空间中,对内球体加热的同时,利用内球体上的热量对球形外壳空间进行加热。而因为玫瑰花处于低压的水中,水的沸点在低气压下降低,使玫瑰花始终处于低温沸腾的水中。水在沸腾中转变为水蒸汽吸收热量,可以保证球形外壳空间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平衡温度状态,不会将玫瑰花瓣过度加热。利用内球体加热茶叶的余热来加工玫瑰花瓣,能够节约能量,同时能够使玫瑰花和茶叶同时加工,减少分别操作的操作步骤。球形外壳空间中的水也能对内球体本身起到一个降温作用,使内球体产生的热量都用来集中加热内球体内的茶叶而不会影响到球形外壳空间中的玫瑰花瓣。

有益效果:

1.球形外壳空间和内球体同时加热,但是却截然不同的温度,使玫瑰花瓣和茶叶可以在同一容器中被加热,既节约了能源,又节约了分开操作的时间。

2.因为球形外壳空间中一直处于低压沸腾的状态,使玫瑰花中的有益物质能够更好地浸润出来,而多余的水蒸气随着降压抽气而离开,剩下质量较重的玫瑰有益物质粘附在玫瑰花瓣上。

3.当浸润玫瑰花瓣的水蒸干的时候,打开封堵塞,通过充气提高球形外壳空间的气压,将玫瑰花瓣都压进气压较低的内球体中,然后球形外壳空间中形成相对较高的气压更加有利于封堵塞向下压封堵住内球体。

4.在本发明后面的生产工艺中,玫瑰花瓣和茶叶一起在内球体中被搅拌棍搅拌加工,使玫瑰花瓣中的有益物质和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充分交融彼此附着,增加整个产品的融合性。

5.在内球体中搅拌茶叶和玫瑰花瓣的时候,逐渐增加的温度,使玫瑰花瓣和茶叶中的物质在一个较为充裕的时间内逐步加深融合和彼此浸润,直至最后烘干,彼此的浸出物附着在对方身上,增加了玫瑰花瓣和茶叶作为整体产品的一个口感融合性。

6.本发明,前面保证了玫瑰花瓣在一个低压的情况下的低温加工操作和茶叶在高温状态下的高温操作,将各自的有益物质和香味都充分榨取出来,但同时又保证了彼此的形状、颜色、口感不被破坏,即没有过度加工或者未完全加工,最后将玫瑰花瓣和茶叶再一起加工正是将这种彼此榨取出来的有益物质充分浸润融合,使最后得到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能够在低温中快速浸泡出有益物质,两者能够在相同的低温浸泡温度中快速有益物质充分浸泡到茶汤中,而不影响茶汤的口感。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玫瑰绿茶能够使玫瑰花和绿茶一起浸泡且不影响各自口感。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密封塞通过封堵住外球体上设置的进出气管来封堵外球体,封堵塞通过封堵设置在内球体上的缺口来封堵住内球体。

用密封塞和封堵塞分别封堵外球体和内球体,形成两个密封空间,使球形外壳空间中的玫瑰花瓣和内球体中的茶叶在前期加工中可以分开进行。通过进出气管中的密封塞来封堵外球体,可以在进出气管的管壁挤压作用下增加密封作用。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先转动与外球体和内球体连接的转动轴,将内球体上的缺口和外球体上的进出气管都转动到竖直位置上,将缺口的开口位置和进出气管的横截面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上;然后,通过进出气管向球形外壳空间中加入清水直至水面与缺口顶端位置之间的高度差等于1cm为止。

可以尽可能多地在球形外壳空间中加入清水,但又不会让内球体内中浸入清水。

方案四: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四中,通过与进出气管连通的包裹囊将抽气泵、充气泵和气缸固定在外球体上;其中,抽气泵和充气泵与密封塞连通,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密封塞与封堵塞连接;通过抽气泵从球形外壳空间抽气,通过充气泵向球形外壳空间充气;通过气缸的活塞杆将与之连接的封堵塞封堵住或者打开内球体的缺口。

将气缸、抽气泵、充气泵装进包裹囊中并关闭包裹囊,使这些器械都固定在外球体上,不影响外球体的转动;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封堵塞堵住缺口,活塞杆的运动可以封堵或者打开缺口,进而封堵或者打开内球体;充气泵和抽气泵使球形外壳空间通过充气升压和通过抽气降压,使球形外壳空间内能够保持低气压状态进行加热。同时,气缸与封堵塞,抽气泵、充气泵和密封塞是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方便取出和装入。

方案五:在方案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十中,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封堵塞离开缺口;同时充气泵继续向球形外壳空间内充气,将球形外壳空间内的玫瑰花瓣全部通过缺口充进内球体中。

球形外壳空间中的气压在充气泵的继续充气下,其压力大于内球体的压力,打开封堵塞,球形外壳空间内气流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内球体,玫瑰花瓣随着气流一起被充进内球体中。同时,还能使活塞杆也受到向内球体压的压力,在玫瑰花瓣全部被充进内球体中后,快速将封堵塞封堵住内球体。

方案六:在方案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十三中,通过在外球体下方设置的抽屉,将包裹囊转动到正对抽屉的位置处,打开包裹囊,取出封堵塞和密封塞,将加有玫瑰花的绿茶从进出气管中倒进抽屉中。

直接通过抽屉将生产得到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收集起来。

方案七:在方案四的基础上,在步骤一中,通过打开锁扣,将形成包裹囊的两个半囊打开,取出卡接在半囊内的气缸、抽气泵和充气泵。

通过打开两个半囊形成的包裹囊,取出里面的各个器械,而通过锁扣可以将各个器械固定在包裹囊中。

方案八: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五中以每分钟降低1kpa的速度进行降压。

逐步降压,可以避免骤然降压对内球体和外球体造成的强大破坏力,有效保护内球体和外球体,同时,使球形外壳空间中的玫瑰花瓣能够逐渐在压力的作用下被缓慢挤压,避免压力变化过大而使其形状受损。

方案九: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步骤六中,以每分钟增加10℃的速度进行加温。

逐步升温,可以使内球体内的茶叶和球形外壳空间中的玫瑰花瓣缓慢挤压出有益物质,而并不会损坏茶叶和玫瑰花瓣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球体1、内球体2、转动轴3、搅拌棍4、封堵塞5、气缸6、抽气泵7、充气泵8、包裹囊9、左支板10、右支板11、支撑座12、抽屉13、密封塞14。

本实施例中用来生产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的生产设备基本如附图1所示:生产设备包括支撑座12和连接在支撑座12左右两侧用来起支撑作用的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之间连接有与电动机连接的转动轴3。电动机安装在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都可以。转动轴3贯穿用来装载茶叶的内球体2和用来装载玫瑰花的外球体1;转动轴3与外球体1和内球体2之间均连接有密封器件,使转动轴3与外球体1和内球体2均紧密连接,转动轴3贯穿外球体1和内球体2,不影响其内部的密封环境。转动轴3可以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带动内球体2和外球体1一起转动。外球体1和内球体2都是中空结构,外球体1与内球体2之间形成的一个球形外壳空间。玫瑰花正是在这个球形外壳空间中进行加工操作的。

外球体1上一体成型有与外球体1连通的进出气管。进出气管与外球体1同轴,且进出气管位于转动轴3的中垂线上,这样可以使外球体1和内球体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因为受力平衡而保持平衡状态。与外球体1铰接有包裹囊9,包裹囊9同样位于转动轴3的中垂线上。

包裹囊9包括左右两片对称设置的半囊和用来将两个半囊连接成一个完整腔体的锁扣。包裹囊9可以选用具有一定形变恢复能力的金属材料或者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

包裹囊9内卡接有用来向球形外壳空间进行抽气的抽气泵7以及用来向球形外壳空间进行充气的充气泵8。

与包裹囊9紧密连接的进出气管中连接有用来封堵进出气管的密封塞14;充气泵8和抽气泵7分别与密封塞14紧密连接,充气泵8中的充气管贯穿密封塞14向球形外壳空间充气,抽气泵7中的抽气管贯穿密封塞14从球形外壳空间内抽气。充气泵8、抽气泵7和密封塞14连接成一个整体,当向外取出抽气泵7和充气泵8时,需连同密封塞14一起取出。抽气泵7和充气泵8的上方连接有可以径向向内球体2内伸缩的气缸6。气缸6压在抽气泵7和充气泵8的上方,本身也与密封塞14是气密性连接,即在气缸6与充气泵8和抽气泵7以及密封塞14的交界处都连接有用来防止漏气的气垫等气密性器件。气缸6的活塞杆贯穿密封塞14伸进外球体1中,并且活塞杆的自由端上连接有用来封堵内球体2的风堵塞。内球体2上开有供茶叶进出的缺口,活塞杆连接的封堵塞5可以在活塞杆的作用下封堵住缺口,使内球体2和外球体1之间形成的球形壳体空间与内球体2内的空间形成两个彼此独立的空间。

气缸6和抽气泵7、充气泵8、密封塞14都当做一个整体使用,但是,也可以通过取下活塞杆上的封堵塞5,将气缸6从这个整体上拆下来。但是,在平时未进行任何拆装的时候,包裹囊9中的各个器件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器件使用,这样更加方便平时的取用操作。而各个器件彼此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则有利于将这部分器件取出后的后期维修及更换。

为了方便收集茶叶,在支撑座12上位于外球体1的下方,左支板10和右支板11之间滑动连接与可以向外抽出的抽屉13。方便打开包裹囊9,取出密封塞14和封堵塞5后,能够将茶叶直接倒入抽屉13中进行收集。

为了方便对内球体2内的茶叶进行搅拌,翻炒、揉捻等操作,内球体2内的转动轴3上均匀分有搅拌棍4。为了更好地搅拌但是却不损伤茶叶,搅拌棍4为交错设置,留有供茶叶通过的螺旋通道,搅拌棍4为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木质结构,不仅能够使搅拌炒制的茶叶更加清香,还能因为其柔韧的特性避免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碰撞损伤外形。

为了方便对茶叶进行均匀加热,在内球体2的球体壁中均匀分布有包裹住内球体2的温度可调的加热电阻。内球体2上通过转动轴3内的中空结构连接有与加热电阻连接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加热电阻进行温度调节。与单片机无线连接的无线开关,可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控制转动中的内球体2进行变温操作,有利于在不影响生产步骤的基础上实现温度调整,节约了停下来调整温度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单片机同时与电动机连接,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和停止。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单片机就是具有基本控制功能的市面上现有的单片机,如stm32,为了更好地连接无线开关,在选用单一功能的单片机的时候需要另外连接无线收发模块,而为了方便,也可以直接选用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单片机集成模块使用。因为此部分电器结构皆可以从市面上购买现有器件搭配,因此不在此赘述。

本实施例中,加有玫瑰花的绿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包裹囊9,取出气缸6、抽气泵7、充气泵8,同时取出密封进出气管的密封塞14和封堵缺口的封堵塞5,打开外球体1和内球体2;

步骤二,将清洗后的新鲜的茶叶依次通过进出气管和缺口放入内球体2内;将清洗后的玫瑰花瓣通过进出气管放入外球体1和内球体2形成的球形外壳空间中;

步骤三,转动转动轴3,将内球体2上的缺口和外球体1上的进出气管都转动到竖直位置上,将缺口的开口位置和进出气管的横截面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上;

步骤四,通过进出气管向球形外壳空间中加入清水直至水面至缺口位置高度差等于1cm为止;

步骤五,将气缸6、抽气泵7、充气泵8装进包裹囊9中并关闭包裹囊9;与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的封堵塞5堵住缺口;与充气泵8和抽气泵7连接的密封塞14封堵住进出气管;

步骤六,启动抽气泵7将球形外壳空间的气压降低到7kpa-8kap;

步骤七,通过加热电阻将内球体2的温度逐步加热到茶叶的加工温度120℃-130℃;

步骤八,转动转动轴3,转动轴3位于内球体2内的均匀分布的搅拌棍4搅拌翻炒茶叶,根据逐渐升高的温度依次对茶叶完成揉捻和炒制操作;

步骤九,在步骤八中茶叶加工的同时,球形外壳空间中的玫瑰花瓣在低气压下持续沸腾的水中进行加热;抽气泵7将沸腾产生的水蒸汽抽离出球形外壳空间;

步骤十,当球形外壳空间中的水分蒸干,将加热电阻的温度降低到玫瑰花瓣的加热温度40℃-50℃,关闭抽气泵7,打开充气泵8,将球形外壳空间内的气压恢复到大气压状态;

步骤十一,气缸6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封堵塞5逐渐离开缺口;同时充气泵8继续向球形外壳空间内充气,将球形外壳空间内的玫瑰花瓣全部通过缺口充进内球体2中;

步骤十一,气缸6活塞杆向下运动,将封堵塞5封堵住缺口;

步骤十二,通过搅拌棍4将茶叶和玫瑰花瓣在内球体2搅拌,将加热电阻的温度逐步升高到加热绿茶的温度后停止加热,电动机停止转动;

步骤十三,将包裹囊9转动到正对抽屉13的位置处,打开包裹囊9,取出封堵塞5和密封塞14,将加有玫瑰花的绿茶从进出气管中倒进抽屉13中。

其中,步骤一中,通过打开锁扣,将形成统一腔体的两个半囊打开,取出卡接在半囊内的气缸6、抽气泵7和充气泵8;密封塞14和封堵塞5随着抽气泵7、充气泵8和气缸6的取出而被打开。

其中,密封塞14随着充气泵8和抽气泵7大取出而被拉离进出气管,封堵塞5随着气缸6的取出而被拉离缺口。

其中,取出气缸6的同时,气缸6的活塞杆带动其贯穿密封塞14与连接在密封塞14上方的充气泵8和抽气泵7一起离开包裹囊9。

其中,步骤六中,抽气泵7以每分钟降低1kpa的速度进行降压。

其中,步骤七中,加热电阻以每分钟增加10℃的速度进行加温。

通过外球体1和内球体2的彼此分开,将茶叶放置在内球体2中,将玫瑰花瓣放置在外球体1中,通过对外球体1加热就同时对内球体2进行加热,而因为玫瑰花处于低压的水中,水的沸点在低气压下降低,使玫瑰花始终处于低温沸腾的水中,利用内球体2加热茶叶的余热来加工玫瑰花瓣,而玫瑰花瓣中液体的降温也能够有效降低内球体2的温度。

球形外壳空间和内球体2同时加热,但是却截然不同的温度,使玫瑰花瓣和茶叶可以处在统一容器中被加热,既节约了能源,又节约了分开操作的时间。

因为球形外壳空间中一直处于低压沸腾的状态,使玫瑰花中的有益物质能够更好地浸润出来,而多余的水蒸气随着降压抽气而离开,剩下质量较重的玫瑰有益物质粘附在玫瑰花瓣上。

当浸润玫瑰花瓣的水蒸干的时候,打开封堵塞5,通过充气提高球形外壳空间的气压,将玫瑰花瓣都压进气压较低的内球体2中,然后球形外壳空间中形成相对较高的气压还能更加有利于封堵塞5向下压封堵住内球体2。

在本实施例后面的生产工艺中,玫瑰花瓣和茶叶一起在内球体2中被搅拌棍4搅拌加工,使玫瑰花瓣中的有益物质和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充分交融彼此附着,增加整个产品的融合性。

在内球体2中搅拌茶叶和玫瑰花瓣的时候,逐渐增加的温度,使玫瑰花瓣和茶叶中的物质在一个较为充裕的时间内逐步加深融合和彼此浸润,直至最后烘干,彼此的浸出物附着在对方身上,增加了玫瑰花瓣和茶叶作为整体产品的一个口感融合性。

本实施例中,前面保证了玫瑰花瓣在一个低压的情况下的低温加工操作和茶叶在高温状态下的高温操作,将各自的有益物质和香味都充分榨取出来,但同时又保证了彼此的形状、颜色、口感不被破坏,即没有过度加工或者未完全加工,最后将玫瑰花瓣和茶叶在一起加工正是将这种彼此榨取出来的有益物质充分浸润融合,使最后得到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能够在低温中快速浸泡出有益物质,因此将两者能够在相同的低温浸泡温度中快速有益物质充分浸泡到茶汤中,而不影响茶汤的口感。

试验例:

将本实施例中生产出来的加有玫瑰花的绿茶(本实施例)和现有市面上售卖的玫瑰绿茶(对比例)进行对比,分别取同样量的两种茶叶,采用同样温度的热水进行浸泡,对浸泡出的茶汤进行比较。为了对比更加清楚,分别采用了不同温度的水多次进行浸泡对比。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茶多酚是茶叶中含有的有益物质,通过茶多酚的含量可以明显看出茶汤中茶叶的有益物质浸出量。玫瑰多酚是玫瑰花瓣中最主要的有益物质,通过玫瑰多酚含量可以得到茶汤中玫瑰花的有益物质的浸出量。从上表可以看出,对比例中的在70℃时,玫瑰多酚的含量最多,玫瑰花的浸出量较多,而茶叶浸出的茶多酚含量较少,所以茶汤味道略淡。而对比例在100℃的时候,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茶叶的浸出物达到最多,而玫瑰花浸出的玫瑰多酚却变少,玫瑰花在过高的温度下已经被过度加热,丧失了一些玫瑰多酚的活性,且玫瑰花因为过度加热变得味道苦涩,使茶汤味道难喝。又因为对比例中的玫瑰花和茶叶分别加工,其浸泡出来的各自味道彼此独立,相互充斥,给人饮用感受很不好。

相反,本实施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在低温(40℃)、玫瑰花的浸泡温度(70℃)还是在接近茶叶的浸泡温度(100℃),茶多酚含量和玫瑰多酚的含量都相对稳定,所得到的茶汤也都是味道交融,口感良好。在每种温度中,唯一不同的是在70℃时,浸出物最多,口感最佳,但在其他温度下浸泡也并不影响整体茶汤的口感。玫瑰花瓣和茶叶能够在同一温度下浸泡出色香味俱全的茶汤。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