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659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的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它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在许多人眼里主要是指能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机能的饮料。相关专家指出,功能饮料是以饮料形式出现的保健品,之所以称为“功能饮料”,是与国际接轨称呼的需要。

虽然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但功能饮料基本上还是以水为基础,添加氨基酸(氨基酸产品,氨基酸资讯)、牛磺酸、咖啡因、电解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木糖醇、植物抽提液中的有效成分等调制而成。消费者对这类饮料产品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广告宣传,从现有产品宣传效果讲,多数产品的产品特征不突出,产品的差异化不够,有些产品甚至消费对象也模糊不清。

目前,针对肠胃方面的病症一般以药物性治疗为主。西药对肠胃的刺激性大,具有无法避免的副作用,中药副作用虽小,但是一般口感苦涩,而且因需要熬制,服用起来也十分不便。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功能性保健饮料对肠胃进行调理,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市场需求,针对肠道健康问题,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质排泄,改善肠道健康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包括: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2-0.5%的β-葡聚糖、1-3%的低聚木糖、1-3%的乳糖醇、0.2-0.6%的膳食纤维和0.1-0.3%的磷脂粉,余量为水。

β-葡聚糖的活性结构是由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多聚糖,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从而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全面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由于β–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适量摄入β–葡聚糖可促进肠道蠕动,利于大便通畅。同时,β–葡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丛作用,能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繁殖,洁净肠道,刺激肠粘膜,加速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同时,β–葡聚糖经肠内益生菌发酵降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能抑制肠癌诱发因子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等微生物代谢酶活性及促进次级胆汁酸排出。

低聚木糖又称木寡糖,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其双歧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类的10-20倍。由于低聚木糖不会被消化酶所降解并可携带病原体通过肠道,因此可以起到防止病原菌定值肠道的作用。而且,由于病原菌不能利用低聚木糖作为供其生长的能量来源,而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可以被低聚木糖激活,故低聚木糖通过双歧杆菌等有益菌间接发挥作用。

乳糖醇又称为乳梨醇,它是以乳糖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后精制纯化而得。乳糖醇在口腔、胃及小肠内都很稳定,基本上不会被消化吸收。当进入大肠时,则易被微生物发酵分解。其中双歧杆菌尤为突出,可增殖到原来的10~100倍。双歧杆菌是人体消化道中对机体十分有益的正常菌,它与人体的其它菌体按一定种群附于肠壁上,形成了稳定的微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提供营养、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中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膳食纤维影响大肠功能的作用包括:缩短粪便通过时间、增加粪便量及排便次数、稀释大肠内容物以及为正常存在于大肠内的菌群提供可发酵的底物。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大肠中就像吸水的海绵,可增加粪便的含水量使其变软,同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加速排便,产生自然通便作用。排便时间的缩短有利于减少肠内有害细菌的生长,并能避免胆汁酸大量转变为致癌物。

磷脂粉,主要制作原料有大豆磷脂、钙奶、阿斯巴甜。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磷脂是肝脏向外转运脂肪所需载脂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质,还可增加载脂蛋白的脂肪运输力,减轻脂肪沉积从而防治脂肪肝,保护肝脏,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磷脂的乳化作用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转运,还能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实现了主料β–葡聚糖与低聚木糖、乳糖醇、膳食纤维及磷脂粉的融合,填补了国内以β-葡聚糖为主要原料、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空白。

进一步地,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25-0.5%的β-葡聚糖、1.2-2.7%的低聚木糖、1.5-2.8%的乳糖醇、0.25-0.5%的膳食纤维和0.15-0.3%的磷脂粉,余量为水。

一种制备上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的方法,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将0.2-0.5%的β-葡聚糖和1-3%的乳糖醇混合,得到一级预混料;将1-3%的低聚木糖、0.2-0.6%的膳食纤维和0.1-0.3%的磷脂粉混合,得到二级预混料;将一级预混料与二级预混料混合,得到终极混合料。

进一步地,制备饮品还包括:将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碎,然后加水溶解,得到饮品。

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生产的混合料均匀度高且粒径细小,溶解和吸收效果好,产品在同类保健品中具有很好的功能调节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市场需要,提供了一种配方合理,富含β-葡聚糖、低聚木糖、乳糖醇、膳食纤维和磷脂粉等成分的饮品,具有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含糖量低等优点,尤其是β-葡聚糖可以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在保健食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5%β-葡聚糖、2%低聚木糖、2%乳糖醇、0.5%膳食纤维、0.2%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即94.8%)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5%β-葡聚糖、3%低聚木糖、3%乳糖醇、0.6%膳食纤维、0.3%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3%β-葡聚糖、2%低聚木糖、2%乳糖醇、0.3%膳食纤维、0.3%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2%β-葡聚糖、1%低聚木糖、1%乳糖醇、0.2%膳食纤维、0.1%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25%β-葡聚糖、1.2%低聚木糖、1.5%乳糖醇、0.25%膳食纤维、0.15%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5%β-葡聚糖、2.7%低聚木糖、2.8%乳糖醇、0.5%膳食纤维、0.3%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的β-葡聚糖饮品,具有调节体内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促进有益菌增殖和有害物排泄的功能。

该饮品含有质量分数0.4%的β-葡聚糖、2.5%的低聚木糖、2%的乳糖醇、0.4%的膳食纤维、0.2%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没有添加β-葡聚糖,其他成分不变,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2.5%的低聚木糖、2%乳糖醇、0.4%膳食纤维、0.2%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乳糖醇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没有添加低聚木糖,其他成分不变,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4%的β-葡聚糖、2%的乳糖醇、0.4%的膳食纤维、0.2%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没有添加乳糖醇,其他成分不变,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4%的β-葡聚糖、2.5%低聚木糖、0.4%的膳食纤维、0.2%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没有添加膳食纤维,其他成分不变,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4%的β-葡聚糖、2.5%的低聚木糖、2%的乳糖醇、0.2%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没有添加磷脂粉,其他成分不变,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4%的β-葡聚糖、2.5%的低聚木糖、2%的乳糖醇、0.4%的膳食纤维,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相同,区别每种成分含量不同,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15%的β-葡聚糖、0.5%的低聚木糖、0.8%的乳糖醇、0.15%的膳食纤维、0.05%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的饮品与实施例7的配方相同,区别每种成分含量不同,具体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0.6%的β-葡聚糖、3.5%的低聚木糖、3.5%的乳糖醇、0.65%的膳食纤维、0.35%的磷脂粉,余量为水。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β-葡聚糖、乳糖醇预混,作为一级预混料备用;

(2)将低聚木糖、膳食纤维、磷脂粉预混,作为二级预混料备用;

(3)取上述一级与二级预混料复配混合后,作为终极混合料备用;

(4)将上述终极混合料进行超微粉体冲击研磨后,按照实际需要分装;

(5)将步骤(4)的混合料与余量的水混合,溶解后,得饮品。

为便于理解,将实施例1-7和对比例1-7的配比汇总至表1中。

表1

试验例1: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试验方法:

(1)将体重30±2健康实验小鼠分成9组,每组8只,雌雄各一半,其中一组为空白组,各组喂食相同的基础饲料,每日分别给小鼠灌胃相同体积的纯净水、实施例7和对比例1-7的饮品,灌胃一周。

(2)制备肠道菌群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0g、大豆胨3g、消化血清粉13.5g、酵母浸膏5g、牛肉膏2.2g、牛肝膏1.2g、葡萄糖3g、磷酸二氢钾2.5g、氯化钠3g、可溶性淀粉5g、l-半胱胺酸盐0.3g、硫乙醇酸钠0.3g、琼脂1.5g、蒸馏水1l,ph7.2-7.4,110℃灭菌20min。

(3)在无菌条件下去0.5g小鼠粪以及小鼠相同部位0.5g的肠道内容物,用灭菌后的生理盐水稀释到10-1-10-7,选择合适的稀释样品50μl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平行。

大肠杆菌:37℃,需氧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37℃,厌氧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

每克粪便或肠道内容物的菌落数cfu/g=菌落数×10n(10n为相应稀释度),结果以每克粪便以内容物中的细菌菌落数的对数值表示,结果见表2。

表2肠道菌群数量以及ph值(1gcfu/g,n=6)

从表2可以看出,灌服本发明实施例7的小鼠,其肠道内菌落变化明显,其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高。说明本发明的饮品一方面能够降低大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效抑制了有害菌群的生长,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自身的代谢中也会产生乳酸,因此肠道的ph值降低。

对于灌服对比例1的小鼠,由于饮品成分中缺乏本发明的关键成分:β-葡聚糖,因此,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与空白组相比,变化并不明显。而ph值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菌落在其他组分的刺激下而自身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或者其他有机酸。同样,对于灌服对比例2-5的小鼠,也由于饮品成分中缺乏本发明的某一组分,因此,菌落的数量与空白组相比,变化也不太明显。其中,对于对比例2中,双歧杆菌数量略有增长,主要是因为乳糖醇的作用,其十分容易被双歧杆菌发酵分解,使得双歧杆菌大量增殖,而且与β-葡聚糖协同配合,进一步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同时,由于对比例6和7选取的配方量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之外,因此,对于各菌群的数量影响也不太明显,这说明,即使是配方相同的饮品,每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试验例2:治疗效果判定

试验方法:

将160名长期患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恶心、反胃等胃肠疾病患者分成8组,每组20人,其中男女各一半。其中一组作为空白组,所有人食谱相同,每组分别服用相同体积的实施例7和对比例1-7的饮品,每日三次,服用一周。治疗效果见表3。

疗效评价标准:

佳:12h内无腹胀、腹泻、恶心、反胃等症状,身体机能回复良好;

良好:24h内无腹胀、腹泻、恶心、反胃等症状,身体机能回复良好;

有效:48h内无腹胀、腹泻、恶心、反胃等症状,身体机能回复良好;

无效:72h内症状仍未改善。

优良率(%)=(佳+良好)/每组总人数×100%。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饮品其对于肠胃不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对比例提供的饮品,并且无其他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改善肠道健康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