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714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两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两用机。



背景技术:

黄茶的闷黄工艺需要在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或无氧环境下进行,目前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这种闷黄工艺步骤繁琐,纸张包装或湿布覆盖均难以提供较为良好的低氧或无氧环境,而且茶坯在堆积过程中进行闷黄也存在闷黄不均匀的现象,造成黄茶品质下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制作黄茶、或用于进行黄茶闷黄工艺的设备。但用于红茶发酵的设备较多,红茶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提香等工序。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红茶制作通常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提香等工序,而发酵、干燥提香工序是关键步骤,高品质的红茶,其发酵、干燥提香工序必须一气呵成,确保发酵后快速钝化茶叶中的活性酶以防继续发酵,影响品质。公开号为CN10343109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干燥提香一体机,该设备包括内设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托架以及正对所述进风口的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由该风机驱动的、且通过所述托架的湿热气体流路。虽然上述设备通过湿热气体流路向茶叶通入湿热气体,以为红茶发酵提供发酵条件,但是并未解决湿热气体与茶叶均匀接触的技术问题,因此制备得到的茶叶品质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两用机,可用于红茶发酵工艺或是黄茶闷黄工艺,节约茶叶加工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茶发酵和黄茶闷黄两用机,包括内设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托架、以及用于向所述托架上的茶叶提供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第一封盖,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第二封盖,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均具有使空腔保持密封的闭合位、以及便于空腔与外界发生空气流通的开放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红茶发酵时,打开第一封盖,从进风口处向汽循环组件内通入湿热气流,湿热气流从汽循环组件上释放至箱体内,当红茶发酵完毕,需要排除箱体内的湿热气流时,停止输送湿热气流,并打开第二封盖即可。

当用于黄茶闷黄时,打开第一封盖,从进风口处通入低氧含量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从汽循环组件上释放至箱体内,闷黄时,关闭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待闷黄完毕之后,打开第二封盖即可。

为了提高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封盖的其中一侧与箱体外壁相铰接,所述第一封盖的周缘带有与进风口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封盖的其中一侧与箱体外壁相铰接,所述第二封盖的周缘带有与出风口相适配的第二密封垫。

为了便于检修,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检修盖,该检修盖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

所述第一封盖通过定位轴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第一封盖具有随所述定位轴旋转并覆盖进风口和检修盖的闭合位、以及随所述定位轴旋转并使空腔与外界通过进风孔相连通的开放位。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作为优选,第一封盖朝向箱体内壁的一侧带有用于填充进风口开口外缘与第一封盖之间间隙的第三密封垫。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壁上设有步进电机,所述定位轴与该步进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步进电机来实现调节定位轴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调整第一封盖处于闭合位或开放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红茶发酵工艺或是黄茶闷黄工艺,节约茶叶加工设备成本,而且可以使得红茶与湿热气流均匀接触,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并且可以为闷黄工艺提供低氧含量或是无氧的湿热气流,有利于茶叶闷黄,提高黄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设空腔11的箱体1,箱体1上设有进风口15和出风口18,空腔11内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托架13、以及用于向托架13上的茶叶提供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进风口15处设有第一封盖(图中未画出),出风口18处设有第二封盖181,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181均具有使空腔保持密封的闭合位、以及便于空腔与外界发生空气流通的开放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红茶发酵时,打开第一封盖151,从进风口15处向汽循环组件内通入湿热气流,湿热气流从汽循环组件上释放至箱体1内,当红茶发酵完毕,需要排除箱体内的湿热气流时,停止输送湿热气流,并打开第二封盖181即可。当用于黄茶闷黄时,打开第一封盖,从进风口15处通入低氧含量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从汽循环组件上释放至箱体内,闷黄时,关闭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181,待闷黄完毕之后,打开第二封盖181即可。为了提高密封性,第一封盖的其中一侧与箱体1外壁相铰接,第一封盖的周缘带有与进风口15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垫(图中未画出)。第二封盖181的其中一侧可与箱体1外壁相铰接,第二封盖的周缘带有与出风口18相适配的第二密封垫(图中未画出)。

为了便于检修,在进风口15处设有检修盖(图中未画出),该检修盖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第一封盖151通过定位轴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第一封盖151具有随定位轴旋转并覆盖进风口15和检修盖的闭合位、以及随定位轴旋转并使空腔与外界通过进风孔相连通的开放位。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第一封盖151朝向箱体1内壁的一侧带有用于填充进风口开口外缘与第一封盖151之间间隙的第三密封垫。箱体1外壁上设有步进电机,定位轴与该步进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步进电机来实现调节定位轴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调整第一封盖处于闭合位或开放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汽循环组件包括湿热气流发生单元,以及与湿热气流发生单元相连的至少一根布汽管6,所有布汽管6竖直布置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多层托架13的外周,每根布汽管6上均开设有朝向多层托架13的多个出汽口61。出汽口61包括沿布汽管6圆周向分布的多排,每排出汽口61均沿布汽管6轴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排的出汽口61之间错位布置。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湿热气流发生单元包括:设置在进风口15处、用于驱使气体流动以形成空气流的风机2;用于对空气流进行加热以获得热气流的电热管31,该电热管31位于风机2的出风面侧;用于对热气流进行增湿以获得湿热气流的加湿器4。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2将空气引入之后,再通过电热管31将空气加热,最后经由加湿器4加湿即可获得湿热气流,最后经由布汽管6将湿热气流排入空腔11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