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50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类内脏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



背景技术:

专利201320357664.4公开了一体式自动禽胗脱油分离设备,其中脱油机仅有一个出料口,禽胗脱油后与油、废渣、水全部从这一个出料口排除,靠下道工序完成分离。其缺点在于,现有技术的脱油机,脱油后胗和油脂是混合在一起的,需要另外的设备实现油和胗的脱离,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该脱脂机能够全自动脱油,实现胗油的自动分离,生产效率高,节约了时间、节能,特别适用于家禽内脏的自动化加工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该脱脂机至少包括了入料口、上盖、油水收集槽、主轴、支架和传动系统、油水出口、喷水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禽胗出口和带格栅的槽体,所述禽胗出口设置在上盖和槽体构成的筒体A的一侧,所述的格栅是由槽体的壳板下部的圆弧面上的多个缝隙组成,其尺寸能够保证脱下的胗脂在水及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进入下部的油水收集槽内。

所述禽胗出口与端板连接处的最低点设置在格栅的内部最低点的下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得加工工艺更加简便直接,节省一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用于禽胗的脱油与分离使用。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脱脂和胗与脂分离在一台设备上自动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取代了人力操作。特别是适用于现代家禽内脏加工自动化的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槽体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禽胗脱脂机,该脱脂机包括入料口1、上盖2、槽体3、油水收集槽4、主轴5、禽胗出口6、支架7和传动系统8,所述上盖2和槽体3构成一个筒体A,一侧带有入料口1,另一侧带有禽胗出口6,所述筒体A设置在支架7上,筒体A的下方设置有油水收集槽4,所述筒体A内设置有带有橡胶棒9的主轴5,所述主轴5与传动系统8连接。

所述主轴5纵向和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等距离螺旋排列的橡胶棒9;槽体3和旋转主轴5是水平设置的,槽体3上部设有上盖2。

所述油水收集槽4的下面带有油水出口15,所述油水出口15两侧的油水收集槽地面倾斜设置。

所述传动系统8由电机、皮带、皮带轮和主轴5连接构成,连接方式为公知技术(如附图1所示)。

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2由橡胶棒9、合页12、上盖壳板13和锁定扳手14构成,其中所述上盖壳板13断面为半圆形,一端连接合页12,另一端连接锁定扳手14,多个胶棒9沿轴向被排列成两排被对称设置在上盖壳板13的上方,每个所述橡胶棒9的轴向沿上盖2的径向设置。

如图3所示,所述槽体3由主轴5、禽胗出口6、槽体壳板10和格栅11构成,所述主轴5沿轴向设置在槽体3内,所述禽胗出口6设置在槽体壳板10的端部,所述槽体壳板10的弧形底面带有格栅11,所述格栅11是在槽体3底部加工的多个平行等距离的缝隙,保证脱下的胗脂在水及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进入下部的油水收集槽4。所述槽体壳板10上方两侧带有与上盖对应的合页部分和锁紧扳手对应的另外一部分。

所述油水出口15接收从入料口1投入的禽胗,通过上盖2上的橡胶棒9以及旋转的主轴5上的橡胶棒9与之摩擦将禽胗与上面的油脂脱离,然后禽胗在主轴5上的多个橡胶棒9的旋转推动下直接从禽胗出口6排出。油和水直接从槽体壳板10上设置的格栅11处滑出,从油水出口15排出,从而实现了胗和脂肪的分离。

所述的槽体3的下部有一部分钢筋棍焊接而成,每根之间有缝隙,保证胗脂和水能够漏下去。

所述的上盖2的顶部一端设置了入料口1,所述上盖2的另一端靠近端面上部位设置了喷水口(16)并在壳板13上向内安装了与主轴5上的橡胶棒9互相交错的橡胶棒9,槽体3的下面设置有油水收集槽4、供禽胗脂和水的收集。

所述上盖2与槽体3间是靠合页12连接的,另一侧由锁定扳手14锁死,槽体3的一端带有禽胗出口6,用于脱油后的胗脂的排出。

禽胗通过上盖2上的橡胶棒9和转动主轴5上沿所述主轴纵向和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主轴橡胶棒9之间形成的间隙,通过相邻另种橡胶棒的摩擦、挤压、撞击作用实现禽胗与油脂的脱离,禽胗从出料口6排出,油脂从槽体3下部落入油水收集槽4中排出。

所述的卧式脱胗脂机的上盖2的形状可以是半圆的或是多棱的型的半闭合图形,上盖2与槽体3合起来是闭合形状的筒体A。

所述橡胶棒9应为带凸凹形状的,不限于环形沟槽或螺旋沟槽的。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