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3010发布日期:2023-12-25 14:5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


背景技术:

1、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控制器的电路基板安装led和处理器,并在处理器中设置bluetooth(注册商标)功能。在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具有led和bluetooth(注册商标)功能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2、先行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74585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14249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20-5270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如上述那样,已知具备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通信模块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但以往没有充分研究应将通信模块安装于哪个电路基板或者应将通信模块安装于电路基板的何处,有改善的余地。

3、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将通信模块安装于电路基板的适当的位置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且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第1观点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具备: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电源,供给用于驱动对气溶胶源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电力;控制器,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给;以及第1电路基板,被安装所述通信模块、集成电路和与所述集成电路不同的电子部件,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电子部件之间的距离长。

6、本发明的第2观点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具备: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电源,供给用于驱动对气溶胶源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电力;控制器,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给;以及第1电路基板,被安装所述通信模块和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一端部邻近地被安装,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另一端部邻近地被安装,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一端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短,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短。

7、根据第1观点或者第2观点,在本发明的第3观点中,所述第1电路基板包括:在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集成电路之间未安装电子部件的非安装区域。

8、根据第3观点,在本发明的第4观点中,在俯视时,所述非安装区域包括四方形部分,所述四方形部分具有所述通信模块的面积和所述集成电路的面积中的较大的一方的面积以上的面积。

9、根据第4观点,在本发明的第5观点中,所述四方形部分的边界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的一部一致。

10、根据第3观点~第5观点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发明的第6观点中,所述第1电路基板包括:第1区域,其是与所述非安装区域邻接的区域,且所述通信模块被包括于其中;以及第2区域,其是与所述非安装区域邻接的区域,且所述集成电路被包括于其中,所述第1区域所包括的有源部件的数量少于所述第1区域所包括的有源部件的数量。

11、根据第6观点,在本发明的第7观点中,所述第1区域所包括的有源部件仅是过电压保护用的二极管。

12、根据第6观点,在本发明的第8观点中,所述第1区域所包括的有源部件的数量是零。

13、根据第1观点~第8观点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发明的第9观点中,在所述第1电路基板被安装led。

14、根据第9观点,在本发明的第10观点中,具备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不同的第2电路基板,所述led的阴极与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路基板的所述控制器连接。

15、根据第10观点,在本发明的第11观点中,所述led的阳极与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路基板的开关连接。

16、根据第2观点~第11观点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发明的第12观点中,在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与所述通信模块之间被安装电容器。

17、根据第12观点,在本发明的第13观点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集成电路部和天线部,所述电容器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与所述集成电路部之间。

18、根据第12观点,在本发明的第14观点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1侧面部和第2侧面部,所述电源单元具备保持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绝缘性的底盘,所述电容器被安装于与所述第1侧面部相对的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与所述第1侧面部之间,在与所述第2侧面部相对的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与所述第2侧面部之间未安装电子部件,在与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2侧面部相对的所述第1电路基板的侧边缘部与所述底盘邻接。

19、发明效果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可以实现能够将通信模块安装于电路基板的适当的位置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

2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变得清楚。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同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具备:

2.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具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1具备:通信模块62,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电源10,供给用于驱动对气溶胶源进行加热的加热器25的电力;控制器71,控制从电源10向加热器25的电力的供给;以及第1电路基板6,被安装通信模块62、集成电路61、63、64和与集成电路63、64不同的元件161、162、163、164。通信模块62与集成电路63、64之间的距离比通信模块62与元件161、162、163、164之间的距离长。

技术研发人员:桝田雄气,青山达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