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8652发布日期:2024-05-17 13:0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雾化,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发生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的雾化芯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2、当前,雾化芯一般包括多孔陶瓷基体和设置在多孔陶瓷基体上的发热件,多孔陶瓷基体通常是呈竖直状态浸没在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中,当储液腔中的雾化液被消耗时,雾化液的液面随之发生下降,致使多孔陶瓷基体上部没有与雾化液接触而出现吸液不足。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部没有与雾化液接触而出现吸液不足的情形下,若发热件仍然对多孔陶瓷基体上部进行加热,就会造成多孔陶瓷基体上部发生干烧,严重影响整个雾化芯的雾化效果和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部没有与雾化液接触而出现吸液不足的情形下,若发热件仍然对多孔陶瓷基体上部进行加热,就会造成多孔陶瓷基体上部发生干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3、储液件,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

4、雾化芯,包括用于在通电后加热并雾化雾化液的发热件和用于吸附并传输雾化液的多孔吸液件;

5、第一导电件,用于与电源装置的第一接线极电性连接;以及

6、第二导电件,用于延伸至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中;

7、其中,所述发热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单体,各所述发热单体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各所述第二导电件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具有导电性,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可将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二接线极进行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用于将各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电源装置的第一接线极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与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二接线极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

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体与各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具有间隙。

10、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吸液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多孔吸液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雾化通道,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体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与所述雾化通道内,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高度位置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

11、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设有导电连接端,各所述导电连接端的高度位置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所述导电体与各所述导电连接端之间具有间隙。

12、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体为金属导电杆,所述金属导电杆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金属导电杆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处于最高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所在的高度;

13、或者,所述导电体为金属导电柱,所述金属导电柱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金属导电柱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处于最高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所在的高度;

14、或者,所述导电体为长条形的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金属导电片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处于最高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所在的高度。

15、进一步地,处于最低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位于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底端。

16、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吸液件上开设有供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过的穿过孔,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穿过相应所述穿过孔并延伸至所述储液腔中。

17、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体沿水平方向或周向间隔布置。

18、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2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结构中,发热件由至少两个发热单体并连组成,各发热单体上均设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则在使用时,仅需通过各第一导电件将相应发热单体与电源装置的第一接线极电性连接,将各第二导电件延伸至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中,并使得各第二导电件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则在第二导电件与储液腔中的雾化液接触时,具有导电性的雾化液便可充当第二导电件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线极之间的导体,从而使得电源装置可向各发热单体同时供电,各发热单体通电后产生热量以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随着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不断被消耗,各第二导电件会按照位置的高低顺序依次与雾化液脱离接触,使得相应的发热单体依次断电而不发热,从而使得多孔吸液件上与雾化液脱离接触的部位不会产生干烧。并且,随着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不断被消耗,并联接入电路回路的发热单体数量逐渐减少,从而保证发热件的发热总功率与多孔吸液件的导液速率相适应,避免对多孔吸液件造成干烧。此外,在储液腔中的雾化液被完全消耗后,所有第二导电件均会与雾化液脱离接触,则由发热单体并联组成的整个发热件都会被断电而不发热,从而有效防止对多孔吸液件产生干烧。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用于将各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电源装置的第一接线极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与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二接线极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体与各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多孔吸液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雾化通道,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体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与所述雾化通道内,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高度位置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电性连接,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设有导电连接端,各所述导电连接端的高度位置与相应所述发热单体的高度位置保持一致,所述导电体与各所述导电连接端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金属导电杆,所述金属导电杆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金属导电杆的顶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处于最高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所在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处于最低位置的所述导电连接端位于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底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件上开设有供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过的穿过孔,各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穿过相应所述穿过孔并延伸至所述储液腔中。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体沿水平方向或周向间隔布置。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在第二导电件与储液腔中的雾化液接触时,具有导电性的雾化液便可充当第二导电件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线极之间的导体,从而使得电源装置可向各发热单体同时供电,各发热单体通电后产生热量以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随着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不断被消耗,各第二导电件会按照位置的高低顺序依次与雾化液脱离接触,使得相应的发热单体依次断电而不发热,从而使得多孔吸液件上与雾化液脱离接触的部位不会产生干烧。并且,随着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不断被消耗,并联接入电路回路的发热单体数量逐渐减少,从而保证发热件的发热总功率与多孔吸液件的导液速率相适应,避免对多孔吸液件造成干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徐晓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