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2931发布日期:2023-03-25 13:2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溶胶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雾化器将雾化液雾化以产生气溶胶的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口味可通过雾化液的调配而改变,所以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推广。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般在不使用时液路不能关闭,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般在不使用时液路不能关闭,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漏液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5.吸嘴、拉杆、储液仓以及气液阀,储液仓内具有分隔管,储液仓的内壁与分隔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雾化液,分隔管具有进液孔,吸嘴具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拉杆的第一端,拉杆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内,气液阀连接在拉杆的第二端,吸嘴与储液仓可旋转连接,吸嘴在转动时能够使第一套管驱动拉杆轴向移动以驱使气液阀关闭或开启进液孔。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7.气液阀的外壁为与分隔管的内壁相适配的形状,以使气液阀移动至于与进液孔相对的位置时能够封堵进液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9.拉杆靠近第一端的外周壁具有沿周向绕设的螺旋滑槽,第一套管的内壁具有插设于螺旋滑槽内的拨点,在吸嘴转动时,拨点在螺旋滑槽内移动以驱动拉杆轴向移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1.分隔管内具有雾化芯,雾化芯位于进液孔远离吸嘴的一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3.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气管,吸嘴具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间隔设置在第一套管内,气管的第一端插设在第二套管内,气液阀内具有与雾化芯导通的腔体,气管可伸缩的插设在气液阀上,气管的第二端为封堵状态,气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气孔;气液阀关闭进液孔时过气孔位于腔体的外部;气液阀开启进液孔时过气孔位于腔体的内部。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5.拉杆为管状结构,气管插设在拉杆内,气液阀与拉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套设在气管上。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7.吸嘴具有第三套管,第三套管间隔套设在第二套管上,第三套管套设储液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储液仓第一端的外壁具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滑槽,第三套管的内壁具有
插设至限位滑槽内的凸起,限位滑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凸起位于第一端时气液阀关闭进液孔,当凸起位于第二端时气液阀开启进液孔。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9.当气液阀关闭进液孔时,气液阀的外周壁位于进液孔的两侧均设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环。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1.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电池仓,电池仓位于储液仓远离吸嘴的一侧,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电池与雾化芯电连接。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3.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底盖、咪头、控制板以及进气孔,底盖套设在储液仓的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进气孔开设在底盖远离储液仓的位置,咪头和控制板设置在底盖内,电池仓与分隔管远离吸嘴的一端相导通,电池仓与底盖的内部相导通。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2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吸嘴、拉杆、储液仓以及气液阀,储液仓内具有分隔管,储液仓的内壁与分隔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雾化液,分隔管具有进液孔,吸嘴具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拉杆的第一端,拉杆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内,气液阀连接在拉杆的第二端,吸嘴与储液仓可旋转连接,吸嘴在转动时能够使第一套管驱动拉杆轴向移动以驱使气液阀关闭或开启进液孔,具体的,第一套管的内壁与拉杆的第一端相配合,吸嘴在转动时带动第一套管转动,可以是第一套管驱动拉杆轴向移动,而拉杆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内,气液阀连接在拉杆的第二端,因此拉杆轴向移动可以带动气液阀在分隔管内轴向移动,当气液阀移动至与进液孔相对的位置可以封堵住进液孔,切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供液通道,当气液阀移动至与进液孔相错开的位置时导通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供液通道,因此,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通过转动吸嘴实现供液通道的通断,在不使用时或运输过程中能够防止漏液。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吸嘴;11、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第三套管;2、底盖;3、拉杆;31、螺旋滑槽;4、储液仓;41、限位滑槽;5、气液阀;6、分隔管;61、进液孔;7、气管;71、过气孔;8、雾化芯;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2.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3.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35.吸嘴1、拉杆3、储液仓4以及气液阀5,储液仓4内具有分隔管6,储液仓4的内壁与分隔管6的外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雾化液,分隔管6具有进液孔61,吸嘴1具有第一套管11,第一套管11套设在拉杆3的第一端,拉杆3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6内,气液阀5连接在拉杆3的第二端,吸嘴1与储液仓4可旋转连接,吸嘴1在转动时能够驱动拉杆3轴向移动以驱使气液阀5关闭或开启进液孔61。
36.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吸嘴1、拉杆3、储液仓4以及气液阀5,储液仓4内具有分隔管6,储液仓4的内壁与分隔管6的外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雾化液,分隔管6具有进液孔61,吸嘴1具有第一套管11,第一套管11套设在拉杆3的第一端,拉杆3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6内,气液阀5连接在拉杆3的第二端,吸嘴1与储液仓4可旋转连接,吸嘴1在转动时能够使第一套管11驱动拉杆3轴向移动以驱使气液阀5关闭或开启进液孔61,具体的,第一套管11的内壁与拉杆3的第一端相配合,吸嘴1在转动时带动第一套管11转动,可以是第一套管11驱动拉杆3轴向移动,而拉杆3的第二端插设在分隔管6内,气液阀5连接在拉杆3的第二端,因此拉杆3轴向移动可以带动气液阀5在分隔管6内轴向移动,当气液阀5移动至与进液孔61相对的位置可以封堵住进液孔61,切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供液通道,当气液阀5移动至与进液孔61相错开的位置时导通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供液通道,因此,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通过转动吸嘴1实现供液通道的通断,在不使用时或运输过程中能够防止漏液。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38.气液阀5的外壁为与分隔管6的内壁相适配的形状,以使气液阀5移动至于与进液孔61相对的位置时能够封堵进液孔61。
39.在本实施例中,气液阀5的外壁为与分隔管6的内壁相适配的形状,例如,分隔管6的截面为圆形时,气液阀5的截面也为圆形,分隔管6的截面为椭圆形时,气液阀5的截面也为椭圆,当然分隔管6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分隔管6的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气液阀5的截面的形状为与分隔管6的截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可以使气液阀5与分隔管6的内壁配合更紧密,防止气液阀5的外壁为与分隔管6之间漏液,同时在气液阀5移动至于与进液孔61相对的位置时能够更好的封堵进液孔61,通断供液通道。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41.拉杆3靠近第一端的外周壁具有沿周向绕设的螺旋滑槽31,第一套管11的内壁具有插设于螺旋滑槽31内的拨点,在吸嘴1转动时,拨点在螺旋滑槽31内移动以驱动拉杆3轴
向移动。
42.在本实施例中,拉杆3靠近第一端的外周壁具有沿周向绕设的螺旋滑槽31,第一套管11的内壁具有插设于螺旋滑槽31内的拨点,在吸嘴1转动时,拨点在螺旋滑槽31内移动以驱动拉杆3轴向移动,具体的,由于螺旋滑槽31对第一套管11的内壁的拨点相互约束,在吸嘴1转动时,拨点能够施力于螺旋滑槽31使拉杆3轴向移动伸缩移动,在移动时带动气液阀5移相对于进液孔61移动,实现供液通道的通断。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44.分隔管6内具有雾化芯8,雾化芯8位于进液孔61远离吸嘴1的一侧。
45.在本实施例中,分隔管6内具有雾化芯8,雾化芯8位于进液孔61远离吸嘴1的一侧,在气液阀5打开进液孔61时,储液仓4内的雾化液可以通过进液孔61流入至雾化芯8,通过雾化芯8雾化雾化液生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在气液阀5打开进液孔61时,切断对雾化芯8内供给雾化液,在不使用时或运输过程中能够防止漏液。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47.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气管7,吸嘴1具有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间隔设置在第一套管11内,气管7的第一端插设在第二套管12内,气液阀5内具有与雾化芯8导通的腔体,气管的第二端可伸缩的插设在气液阀5上,气管7的第二端为封堵状态,气管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气孔71;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时过气孔71位于腔体的外部;气液阀5开启进液孔61时过气孔71位于腔体的内部。
48.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气管7,吸嘴1具有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间隔设置在第一套管11内,气管7的第一端插设在第二套管12内,气液阀5内具有与雾化芯8导通的腔体,气管的第二端可伸缩的插设在气液阀5上,气管7的第二端为封堵状态,气管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气孔71;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时过气孔71位于腔体的外部;气液阀5开启进液孔61时过气孔71位于腔体的内部,由于气管7的第一端插设在第二套管12内,即固定在吸嘴1上,在吸嘴1转动使第一套管11驱动拉杆3轴向移动以驱使气液阀5关闭或开启进液孔61时,气管7的第二端相对于吸嘴1不动,而气液阀5相对于吸嘴1在移动,且气管7的第二端可伸缩的插设在气液阀5上,气液阀5内具有与雾化芯8导通的腔体,气管7的第二端为封堵状态,气管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过气孔71,因此在吸嘴1转动至气液阀5开启进液孔61的位置时,气液阀5向靠近吸嘴1的方向移动,增加了气管7插入到气液阀5的长度,使过气孔71移动至腔体内,使气管7与雾化芯8相导通,以导通气流通道;在吸嘴1转动至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的位置时,气液阀5向远离吸嘴1的方向移动,减小加气管7插入到气液阀5的长度,使过气孔71移动至腔体外,使气管7与雾化芯8相断开,以切断气流通道;因此,本实施例在切断供液通道的同时切断了气流通道,可以减少不抽吸时香气的流失以及漏液;防止运输过程中漏液。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50.拉杆3为管状结构,气管7插设在拉杆3内,气液阀5与拉杆3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套设在气管7上。
51.在本实施例中,拉杆3为管状结构,气管7插设在拉杆3内,气液阀5与拉杆3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套设在气管7上,气管7移动时可以通过弹性部件驱动气液阀5。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53.吸嘴1具有第三套管13,第三套管13间隔套设在第二套管12上,第三套管13套设储液仓4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储液仓4第一端的外壁具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滑槽41,第三套管13的内壁具有插设至限位滑槽41内的凸起,限位滑槽4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凸起位于第一端时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当凸起位于第二端时气液阀5开启进液孔61。
54.在本实施例中,吸嘴1具有第三套管13,第三套管13间隔套设在第二套管12上,第三套管13套设储液仓4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储液仓4第一端的外壁具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滑槽41,第三套管13的内壁具有插设至限位滑槽41内的凸起,限位滑槽4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凸起位于第一端时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当凸起位于第二端时气液阀5开启进液孔61,本实施例通过限位滑槽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第三套管13的内壁的凸起相互配合,使吸嘴1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便于用户区分吸嘴1所处的状态,也可以在限位滑槽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行标注,便于用户识别。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56.当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时,气液阀5的外周壁位于进液孔61的两侧均设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环。
57.在本实施例中,当气液阀5关闭进液孔61时,气液阀5的外周壁位于进液孔61的两侧均设沿周向设置有密封环,通过设置密封环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液。
5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59.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电池仓,电池仓位于储液仓4远离吸嘴1的一侧,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9,电池9与雾化芯8电连接,通过电池9给雾化芯8供给电能。
60.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电池仓,电池仓位于储液仓4远离吸嘴1的一侧,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9,电池9与雾化芯8电连接,通过电池9给雾化芯8供给电能。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62.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底盖2、咪头、控制板以及进气孔,底盖2套设在储液仓4的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进气孔开设在底盖2远离储液仓4的位置,咪头和控制板设置在底盖2内,电池仓与分隔管6远离吸嘴1的一端相导通,电池仓与底盖2的内部相导通。
63.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底盖2、咪头、控制板以及进气孔,底盖2套设在储液仓4的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进气孔开设在底盖2远离储液仓4的位置,咪头和控制板设置在底盖2内,电池仓与分隔管6远离吸嘴1的一端相导通,电池仓与底盖2的内部相导通,因此从进气孔流入至底盖2的内部的气流可以经由电池仓流入至分隔管6远离吸嘴1的一端与雾化芯8导通,形成气流流路。
64.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