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9833发布日期:2023-09-27 15:1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子雾化器通常包括电子烟,电子烟通常包括雾化组件、电池和气流传感器,雾化组件用于加热雾化其内的烟油,电池为雾化组件和气流传感器进行供电,气流传感器用于控制雾化组件的启动或关闭。现有技术方案中,气流传感器通常设置在雾化组件的下方,如现有技术cn217771480u公开“一种简易电子烟,包括上端设有吸口及下端设有开口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雾化组件及电池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储液外管、上盖、下盖、雾化管和雾化芯,上盖设于储液外管的上端部,下盖设于储液外管的下端部,上盖的中心设有上盖通孔,下盖的中心设有下盖通孔,雾化管的上端连接上盖通孔,雾化管的下端连接下盖通孔,雾化管的中段设有对称的进液孔,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电池支架和气流传感器,电池支架的上端向上承托下盖,电池支架的下端套接于壳体的开口。”由于气流传感器位于雾化组件的下方,当雾化组件的进气孔漏油时,烟油或冷凝液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与气流传感器接触而导致雾化器自启,容易造成雾化组件的烟油浪费或雾化芯糊芯,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具有降低由于气流传感器进油而导致雾化组件而自启的优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吸嘴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外界气流进入的进气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的出烟口与所述吸嘴部连通,所述雾化组件远离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位于所述雾化组件外侧壁的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的气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盖设在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出烟口一侧的用于隔离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气流通道;及,位于所述雾化组件外侧壁且用于为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气流传感器供电的电池。

3、所述隔离件内设置有集液仓,所述隔离件上靠近所述雾化组件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4、所述隔离件上靠近所述气流传感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液仓连通的开窗口,所述开窗口上盖设有密封件,所述气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所述密封件上还贯穿有与所述集液仓连通的穿线孔。

5、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环状的密封槽,所述隔离件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插接的凸棱,所述第一进气口被所述密封槽围设在内。

6、所述壳体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密封件接触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槽,所述进气通孔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第一气道槽连通,所述气流传感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槽内。

7、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槽内的咪头固定座,咪头固定座贯穿有第四进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通孔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咪头固定座的第四进气口内,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8、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壳体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密封件接触的、且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盖设在内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槽,所述装配槽上贯穿有与所述第一气道槽连通的第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孔贯穿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集液仓连通,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的移动壳,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移动壳内,所述移动壳上靠近所述气流传感器一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的第五进气口;及,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移动壳上的、另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集液仓底部的、且能够相互电连接的连接组件。

9、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底部的壳体上并分别与所述雾化组件的引脚电连接的两个金属电极;及,嵌设在所述移动壳上的且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电极接触连接的两个金属弹针,两个金属弹针分别与所述电池和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

10、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壳内且分别与所述金属电极、所述电池和所述气流传感器电连接的电路板;嵌设在所述移动壳上的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头;及,套设在所述气流传感器上的咪头固定座,所述咪头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进气口连通的第六进气口。

11、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移动壳上靠近所述装配槽底部的第一磁性件;及,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底部的壳体上的、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吸固定的第二磁性件。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组件、气流传感器、隔离件及电池,壳体顶部设置有吸嘴部,壳体上设置有供外界气流进入的进气通孔,雾化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雾化组件的出烟口与吸嘴部连通,雾化组件远离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气流传感器位于雾化组件外侧壁的且位于第一进气口上方。隔离件设置于壳体内且盖设在雾化组件远离出烟口一侧的用于隔离气流传感器与第一进气口,隔离件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进气口与气流传感器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设置便于实现雾化组件的气流通畅。电池位于雾化组件外侧壁且用于为雾化组件与气流传感器供电。隔离件内设置有集液仓,集液仓的设置便于实现对由于从雾化组件的第一进气口泄露出来的液体,从而避免气流传感器由于进油而自启。为保证气流传感器与雾化组件的气流通畅,隔离件上靠近雾化组件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壳体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与密封件接触的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将隔离件稳定的抵紧在雾化组件与壳体内。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槽,进气通孔贯穿壳体且与第一气道槽连通,气流传感设置于第一气道槽内。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工作时,外界气流通过进气通孔进入第一气道槽以使得气流传感器控制雾化组件的发热体发热启动,然后进入第一气道槽的气流经过气流通道进入集液仓再依次经第二进气口和第一进气口进入雾化组件以将雾化组件内的烟气经出烟口及吸嘴部带出以被用户抽吸。通过隔离件设置在气流传感器与第一进气口,实现避免由于雾化组件通过第一进气口漏油而导致气流传感器进油而控制雾化组件自启。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吸嘴部(1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供外界气流进入的进气通孔(a),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雾化组件(2),所述雾化组件(2)的出烟口与所述吸嘴部(11)连通,所述雾化组件(2)远离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b),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位于所述雾化组件(2)外侧壁的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b)上方的气流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盖设在所述雾化组件(2)远离所述出烟口一侧的用于隔离所述气流传感器(3)与所述第一进气口(b)的隔离件(4),所述隔离件(4)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b)与所述气流传感器(3)的气流通道(c);及,位于所述雾化组件(2)外侧壁且用于为所述雾化组件(2)与所述气流传感器(3)供电的电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4)内设置有集液仓(d),所述隔离件(4)上靠近所述雾化组件(2)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b)连通的第二进气口(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4)上靠近所述气流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液仓(d)连通的开窗口,所述开窗口上盖设有密封件(6),所述气流通道(c)设置于所述密封件(6)上,所述密封件(6)上还贯穿有与所述集液仓(d)连通的穿线孔(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远离所述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环状的密封槽(h),所述隔离件(4)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h)插接的凸棱(41),所述第一进气口(b)被所述密封槽(h)围设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密封件(6)接触的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设置有与所述气流通道(c)连通的第一气道槽(i),所述进气通孔(a)贯穿所述壳体(1)且与所述第一气道槽(i)连通,所述气流传感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槽(i)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槽(i)内的咪头固定座(7),咪头固定座(7)贯穿有第四进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通孔(a)和所述气流通道(c)连通,所述气流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咪头固定座(7)的第四进气口内,所述电池(5)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装配槽(k),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密封件(6)接触的、且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c)盖设在内的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设置有与所述气流通道(c)连通的第一气道槽(i),所述装配槽(k)上贯穿有与所述第一气道槽(i)连通的第三进气口(m),所述进气通孔(a)贯穿在所述壳体(1)上且与所述集液仓(d)连通,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装配槽(k)内的移动壳(9),所述气流传感器(3)与所述电池(5)设置于所述移动壳(9)内,所述移动壳(9)上靠近所述气流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三进气口(m)连通的第五进气口(n);及,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移动壳(9)上的、另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壳体(1)上且位于所述集液仓(d)底部的、且能够相互电连接的连接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嵌设在所述装配槽(k)底部的壳体(1)上并分别与所述雾化组件(2)的引脚电连接的两个金属电极(8);及,嵌设在所述移动壳(9)上的且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电极(8)接触连接的两个金属弹针(10),两个金属弹针(10)分别与所述电池(5)和所述气流传感器(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壳(9)内且分别与所述金属电极(8)、所述电池(5)和所述气流传感器(3)电连接的电路板(101);嵌设在所述移动壳(9)上的且与所述电路板(101)电连接的充电接头(102);及,套设在所述气流传感器(3)上的咪头固定座(7),所述咪头固定座(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进气口(n)连通的第六进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气流传感器(3)自启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移动壳(9)上靠近所述装配槽(k)底部的第一磁性件(103);及,嵌设在所述装配槽(k)底部的壳体(1)上的、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磁性件(103)磁吸固定的第二磁性件(104)。


技术总结
一种降低气流传感器自启的雾化器,它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它包含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吸嘴部,壳体上设置有供外界气流进入的进气通孔,设置于壳体内的雾化组件,雾化组件的出烟口与吸嘴部连通,雾化组件远离出烟口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雾化器还包括:位于雾化组件外侧壁的且位于第一进气口上方的气流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且盖设在雾化组件远离出烟口一侧的用于隔离气流传感器与第一进气口的隔离件,隔离件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进气口与气流传感器的气流通道;及,位于雾化组件外侧壁且用于为雾化组件与气流传感器供电的电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降低由于气流传感器进油而导致雾化组件而自启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付义国,赵承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品度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