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增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576发布日期:2023-09-02 17:5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增温增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丝生产设备,尤其涉及增温增湿设备。


背景技术:

1、卷烟加工过程中,烟片经切丝加工后的烟丝需经过增温增湿工序,以提高烟丝温度和含水率,满足后续烟丝干燥工序加工需求,从而改善烟丝干燥后的感官质量和提高烟丝填充性能等。

2、传统烟丝隧道式增温增湿设备采用隧道振槽方式,当切丝后的烟丝通过振槽输送至增温增湿设备时,通过气孔向烟丝喷射饱和蒸汽,从而实现对烟丝进行增温增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设备通常将排潮系统安装于增温增湿设备的出口处,生产过程中一些蒸汽会外溢,在排潮设备处凝结滴落,会导致出口振槽的烟丝形成湿团,影响烟丝质量,导致后续卷烟时出现黄斑,产生质量隐患。

3、因此,亟需一种增温增湿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温增湿设备,该增温增湿设备能够避免外部安装的排潮设备上的凝结水滴落在位于出口振槽上的烟丝上产生的湿团,确保了烟丝的质量。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增温增湿设备,所述增温增湿设备包括滚筒、蒸汽系统、热风循环系统和排潮系统,所述滚筒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蒸汽系统用于为所述滚筒充入蒸汽,所述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滚筒的所述入口设置,所述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滚筒的所述出口设置,所述热风循环系统用于将所述出口处的蒸汽循环至所述入口处,所述排潮系统包括第一排潮管道和第二排潮管道,所述第一排潮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排潮设备,所述第二排潮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潮设备,所述排潮系统用于将所述热风循环系统中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所述排潮设备。

4、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热风管道和循环电机,所述热风管道的一端靠近所述入口设置,所述热风管道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出口设置,所述循环电机设置于所述热风管道,所述循环电机用于使得靠近所述出口处的蒸汽沿所述热风管道向所述入口的方向移动。

5、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潮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潮风机,所述第一排潮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潮管道,且靠近所述热风管道设置。

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潮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潮风机,所述第二排潮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潮管道,且靠近所述热风管道设置。

7、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潮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潮管道的管径。

8、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室罩设于所述滚筒的入口端,所述前室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所述烟丝进入所述滚筒;所述后室罩设于所述滚筒的出口端,所述后室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所述烟丝移出所述滚筒。

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倾斜设置。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系统包括喷嘴,所述喷嘴靠近所述入口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内部。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滚筒设置于所述机架。

12、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出口振槽,所述出口振槽设置于所述滚筒的所述出口的下游。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温增湿设备,该增温增湿设备包括滚筒、蒸汽系统、热风循环系统和排潮系统,滚筒具有入口和出口,蒸汽系统用于为滚筒充入蒸汽,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一端靠近滚筒的入口设置,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二端靠近滚筒的出口设置,热风循环系统用于将出口处的蒸汽循环至入口处,排潮系统包括第一排潮管道和第二排潮管道,第一排潮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端连通,第一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排潮设备,第二排潮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端,第二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排潮管道,排潮系统用于将热风循环系统中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排潮设备。这种设置能够及时将出口处的蒸汽循环至入口,且能够通过排潮系统将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排潮设备,且第一排潮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排潮管道的一端均连通于热风循环系统,这种设置能够避免蒸汽凝结,能够有效避免烟丝形成湿团,确保烟丝的质量。



技术特征:

1.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增湿设备包括滚筒(10)、蒸汽系统、热风循环系统(20)和排潮系统(30),所述滚筒(10)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蒸汽系统用于为所述滚筒(10)充入蒸汽,所述热风循环系统(20)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滚筒(10)的所述入口设置,所述热风循环系统(20)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滚筒(10)的所述出口设置,所述热风循环系统(20)用于将所述出口处的蒸汽循环至所述入口处,所述排潮系统(30)包括第一排潮管道(31)和第二排潮管道(32),所述第一排潮管道(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排潮管道(31)的另一端连接排潮设备,所述第二排潮管道(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排潮管道(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潮设备,所述排潮系统(30)用于将所述热风循环系统(20)中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所述排潮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系统(20)包括热风管道(21)和循环电机(22),所述热风管道(21)的一端靠近所述入口设置,所述热风管道(21)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出口设置,所述循环电机(22)设置于所述热风管道(21),所述循环电机(22)用于使得靠近所述出口处的蒸汽沿所述热风管道(21)向所述入口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系统(30)还包括第一排潮风机(311),所述第一排潮风机(311)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潮管道(31),且靠近所述热风管道(2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系统(30)还包括第二排潮风机(321),所述第二排潮风机(321)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潮管道(32),且靠近所述热风管道(2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潮管道(31)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潮管道(32)的管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前室(40)和后室(50),所述前室(40)罩设于所述滚筒(10)的入口端,所述前室(40)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烟丝进入所述滚筒(10);所述后室(50)罩设于所述滚筒(10)的出口端,所述后室(50)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所述烟丝移出所述滚筒(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0)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系统包括喷嘴,所述喷嘴靠近所述入口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机架(60),所述滚筒(10)设置于所述机架(6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温增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增湿设备还包括出口振槽(70),所述出口振槽(70)设置于所述滚筒(10)的所述出口的下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烟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增温增湿设备。该包括滚筒、蒸汽系统、热风循环系统和排潮系统,蒸汽系统用于为滚筒充入蒸汽,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一端靠近滚筒的入口设置,热风循环系统的第二端靠近滚筒的出口设置,热风循环系统用于将出口处的蒸汽循环至入口处,排潮系统包括第一排潮管道和第二排潮管道,第一排潮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端连通,第一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排潮设备,第二排潮管道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端,第二排潮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排潮管道,排潮系统用于将热风循环系统中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排潮设备。这种设置通过排潮系统将多余的蒸汽排出至排潮设备,能够避免蒸汽凝结,能够有效避免烟丝形成湿团,确保烟丝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董珏,陆磊,董伟,李强,高复高,张士芳,温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