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3738发布日期:2023-12-16 09:2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气溶胶产生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吸嘴、加热组件、底座,吸嘴、加热组件、底座内具有一条上下贯通的气道。

2、在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时,通常会将一可抽吸材料放入加热组件的气道中,此时,由于加热组件的电流传导方向是由引线接入端向四周传导,因此加热组件在加热时,其各部位的温度也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可抽吸材料的各部位加热程度不同,影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雾化效果和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加热组件无法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均匀加热的加热组件,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加热组件,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的侧壁被构造成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且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发热部,若干间隔开的所述发热部用于引导电流沿预设路径流动,且若干所述发热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可抽吸材料以及供气体流通的容纳腔。

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主体呈管状设置,若干所述发热部沿所述加热主体的周向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且若干所述发热部沿所述加热主体的周向相互间隔。

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主体具有用于供可抽吸材料插入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端的第二开口,相邻两所述发热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间隙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或所述第一开口。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间隙内、用于加强所述加热主体强度的绝缘填充件。

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条引线,其中一条引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起始端,另一条引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末端。

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围绕于所述加热主体的外表面设置;

9、所述隔热外壳内设置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围绕于所述加热主体。

10、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加热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气道和顶板,所述气道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另一端连通外部环境;

12、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顶板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所述气道通过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雾化主体、翻盖,所述翻盖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雾化主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用于转动以控制所述气道的开合。

14、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转轴和扭簧,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底座和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持于翻盖,另一端抵持于雾化主体,用于使所述翻盖复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因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发热部之间至少部分隔开且各发热部首尾相连,因此发热部能够引导电流沿发热部按照预设路径流动,即电流能够遍布整个发热主体的内壁,从而实现对位于容纳腔内的可抽吸材料均匀加热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组件,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的侧壁被构造成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且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发热部,若干间隔开的所述发热部用于引导电流沿预设路径流动,且若干所述发热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可抽吸材料以及供气体流通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呈管状设置,若干所述发热部沿所述加热主体的周向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且若干所述发热部沿所述加热主体的周向相互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具有用于供可抽吸材料插入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端的第二开口,相邻两所述发热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间隙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或所述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间隙内、用于加强所述加热主体强度的绝缘填充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两条引线,其中一条引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起始端,另一条引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围绕于所述加热主体的外表面设置;

7.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气道和顶板,所述气道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雾化主体、翻盖,所述翻盖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雾化主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用于转动以控制所述气道的开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转轴和扭簧,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底座和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持于翻盖,另一端抵持于雾化主体,用于使所述翻盖复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的内壁被构造成若干个首尾依次相连且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发热部,若干间隔开的所述发热部用于引导电流沿预设路径流动,且若干所述发热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置可抽吸材料以及供气体流通的容纳腔。因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发热部之间间隙很小,故发热面积大,并且发热部能够引导电流沿发热部按照预设路径在整个加热主体的内壁流动,从而实现对位于容纳腔内的可抽吸材料均匀加热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华,马子扬,李婉,肖小朋,聂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