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电源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2982发布日期:2024-03-05 12:0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电源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混合烟具,现有的混合烟具的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大多设置在一个壳体内部,通过更换液体烟弹从而实现液体基质的补给。在烟具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器,其中一个加热器用于加热液体基质生成第一类气溶胶,另外一个加热器用于加热固态的烟只生成第二类气溶胶,多个加热器的结构使得混合烟具的内部结构复杂并且混合烟具整体的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2、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

3、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内腔被配置为接收腔,所述接收腔用于容纳固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4、雾化腔,与所述接收腔纵向分布设置,所述液体基质在所述雾化腔内形成气溶胶;

5、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金属管设置或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使得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所述金属管;

6、其中,所述金属管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发热体或者所述金属管用于加热所述液体基质。

7、以上雾化器中通过将发热体靠近所述金属管设置或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从而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给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实现对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而液体基质则被发热体加热或者被金属管加热,发热体和加热管的集中设置,使得雾化器内部的加热器结构更为简单,并且有利于实现雾化器的整体更换,从而降低混合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成本;进一步地,上述结构的雾化器只需要对发热体供电即可,有利于降低雾化器整体的功耗。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金属管的内腔中。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包括纵向分布的第一段金属管和第二段金属管,所述接收腔设置于所述第一段金属管内,所述雾化腔设置于所述第二段金属管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液体基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金属管相接触,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用于吸收及储存一部分所述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导液元件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金属管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供所述储液腔内部的所述液体基质流至所述第一加热元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金属管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和接收腔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被配置为能够感受变化的磁场进而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用于连接所述发热体以及电源组件。

17、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组件,用于与雾化器配合使用,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器包括上述雾化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所述雾化器上的第一电极接触导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和保持所述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容纳腔设置。

20、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所述雾化器上述雾化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源组件相分离,气溶胶生成制品沿第二方向自所述雾化器内移除,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致相同。

22、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所述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可收容于所述电源组件的收容腔内;

23、所述雾化器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内腔用于容纳固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24、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基质可流入所述金属管内;

25、其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用于驱动所述金属管产生热量从而雾化所述液体基质和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纵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能够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二部分能够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金属管的内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包括纵向分布的第一段金属管和第二段金属管,所述接收腔设置于所述第一段金属管内,所述雾化腔设置于所述第二段金属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液体基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金属管相接触,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吸收及储存一部分所述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结合在所述导液元件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金属管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液体基质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导液孔用于供所述储液腔内部的所述液体基质流至所述第一加热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金属管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和接收腔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被配置为能够感受变化的磁场进而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用于连接所述发热体以及电源组件。

11.一种电源组件,用于与雾化器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所述雾化器上的第一电极接触导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接收和保持所述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容纳腔设置。

14.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源组件相分离,气溶胶生成制品沿第二方向自所述雾化器内移除,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致相同。

16.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所述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可收容于所述电源组件的收容腔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纵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二部分的磁感应强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雾化器、电源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腔,用于储存液体基质;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内腔被配置为接收腔,所述接收腔用于容纳固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雾化腔,与所述接收腔纵向分布设置,所述液体基质在所述雾化腔内形成气溶胶;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金属管设置或者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金属管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使得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所述金属管;其中,所述金属管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发热体或者所述金属管用于加热所述液体基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吴泽鑫,徐中立,李永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