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8664发布日期:2023-08-05 22:1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器,具体是指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电子烟,特别是无储油棉的一次性电子烟,大部分是由工厂在产品出厂前预先注油再出售给客户;这种类型的电子烟采用先将烟油注入油腔内,再用硅胶塑胶五金等材料对油杯进行密封封装;这种出厂前先为电子烟注油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电子烟产品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由于震荡、温差和压强差等因素,很容易导致电子烟出现漏油的风险;

3、由于烟油接触到烟具里面的海棉、发热丝或其它材料,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烟油变质,保持期不长;

4、经销商后期无法选择灌注其它热销烟油,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如果出现滞销过时的烟油口味的产品会导致整个产品报废浪费资源,出厂后难以做烟油种类选择;

5、预先注好烟油的电子烟产品相比出厂时未注油的产品,整个产品成本会更高,经销商库存同样数量产品成本会更高。

6、带烟油的产品运输时危险性更高,很多航空运输对此有严格要求并要求提供多种航空认证,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后注油结构的电子烟,解决背景技术里所说的易漏油、保质期不长、出厂后难以做烟油种类选择、降低库存成本、降低运输成本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底壳、油腔与外壳,所述底壳的顶端与外壳的底端扣合设置,所述油腔滑动套设与外壳内,所述油腔顶端一侧连接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顶端连接设有注油硅胶塞,所述外壳顶端匹配注油孔连接设有外注油槽,所述底壳内底端连接设有控制主板,所述油腔底端连接设有雾化组件。

3、作为改进,所述底壳的顶端远离雾化组件一侧与控制主板连接设有电芯,所述油腔内匹配电芯内凹设有空腔。

4、作为改进,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硅胶、雾化芯,所述密封硅胶卡接设于油腔内,所述密封硅胶与雾化芯之间连接设有导油棉,所述雾化芯的顶端套接设有硅胶密封套。

5、作为改进,所述底壳的顶端外侧内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壁与外壳内壁相抵设置。

6、作为改进,所述控制主板下端设有type-c充电接口,所述底壳底端匹配type-c充电接口设有开口。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8、(1)注油方式:从装配好的成品外壳注油孔注入油腔内,然后再在注油口塞入硅胶塞密封好。

9、(2)油腔设置了注油口,油腔注油口连接外壳注油口,外壳设置了注油口,方便装配好的成品后期注入烟油。

10、(3)密封硅胶、硅胶密封套、注油硅胶塞、密封环等组件的配合设置增加使用密封效果,防止漏油。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底壳(1)、油腔(2)与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端与外壳(3)的底端扣合设置,所述油腔(2)滑动套设与外壳(3)内,所述油腔(2)顶端一侧连接设有注油孔(4),所述注油孔(4)顶端连接设有注油硅胶塞(5),所述外壳(3)顶端匹配注油孔(4)连接设有外注油槽(6),所述底壳(1)内底端连接设有控制主板(7),所述油腔(2)底端连接设有雾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端远离雾化组件一侧与控制主板(7)连接设有电芯(8),所述油腔(2)内匹配电芯(8)内凹设有空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硅胶(10)、雾化芯(11),所述密封硅胶(10)卡接设于油腔(2)内,所述密封硅胶(10)与雾化芯(11)之间连接设有导油棉(12),所述雾化芯(11)的顶端套接设有硅胶密封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端外侧内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连接设有密封环(14),所述密封环(14)的外侧壁与外壳(3)内壁相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7)下端设有type-c充电接口(15),所述底壳(1)底端匹配type-c充电接口(15)设有开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底壳、油腔与外壳,所述底壳的顶端与外壳的底端扣合设置,所述油腔滑动套设与外壳内,所述油腔顶端一侧连接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顶端连接设有注油硅胶塞,所述外壳顶端匹配注油孔连接设有外注油槽,所述底壳内底端连接设有控制主板,所述油腔底端连接设有雾化组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后注油结构的电子烟,解决背景技术里所说的易漏油、保质期不长、出厂后难以做烟油种类选择、降低库存成本、降低运输成本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晨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