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6006发布日期:2023-11-23 00:5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器是一种能够将存储的可雾化的物质通过加热形成雾化状态的装置,比如,电子烟,用于将烟油或其它类似物质加热形成烟,供用户抽吸。

2、目前市场上电子烟的雾化核心基本为棉芯+发热丝雾化和陶瓷雾化两种类型,两种雾化方式各有特色。在棉芯雾化中,发热丝在棉芯上不易固定,为保障棉芯与发热丝的稳固连接,在结构上需要设置更多的支撑和压棉结构。在陶瓷雾化中,因为陶瓷体结构稳定,在陶瓷体上所能应用的发热丝成型工艺多种多样,所以在发热丝与导油体结合稳定性上陶瓷雾化优于棉芯雾化。发热丝的质量对烟油的雾化效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电子烟的使用效果。因为电子烟尺寸精密、形状细小,而传统陶瓷雾化中发热丝的结构单一,往往只是单根弯曲的布置形式,不仅对烟油的加热效果一般和雾化效果普通,而且若只是将发热丝简单叠加,还会在发热丝的连接位置出现热应力集中的问题,不利于热量的均匀分布,随着发热丝的长时间工作,会对发热丝在陶瓷上的固定牢固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利用发热图形能够提高多孔陶瓷体雾化面上的受热均匀度,避免热量堆积和曲线发热丝起翘的同时,曲线发热丝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直线或曲线,能够进一步减弱在发热丝连接位置热应力集中点的形成,使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贴合平整不起翘,延长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其贴合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所述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发热单元为由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围合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相邻的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之间连接有转接发热丝,所述转接发热丝的形状为直线或曲线。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发热丝与所述曲线发热丝之间连接有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的两边分别与所述转接发热丝和所述曲线发热丝相切。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弧过渡段的半径大于0.1mm。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并联在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并且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分布于两个所述连接端连线的两侧,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图形和/或中心对称图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至少三条所述曲线发热丝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的发热图形,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7、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的所述发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单元的宽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发热单元之间的发热图形成非等间距分布。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所述陶瓷体中。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相连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曲线发热丝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围合形成所述发热图形的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至少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为同心且同向的曲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金属蚀刻片或印刷导电线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体的导油面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一样的仿形槽。

14、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陶瓷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体和发热体,发热体设置在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并与其贴合。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连接端之间。发热单元为由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围合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相邻的两条曲线发热丝之间连接有转接发热丝,转接发热丝的形状为直线或曲线。

15、在该陶瓷雾化芯的使用过程中,可接通电极向发热体的连接端导通电流,使并联的发热单元同步进行升温,产生的加热效果得以雾化烟油。该陶瓷雾化芯利用形成的发热图形和并联的排布方式,提高多孔陶瓷体雾化面上的受热均匀度,能够有效减轻热量堆积的问题,使热量的分布更合理,避免热量堆积和曲线发热丝起翘;同时,曲线发热丝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直线或曲线,能够进一步减弱在发热丝连接位置热应力集中点的形成,使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贴合平整不起翘,尤其是长期高温使用后不起翘,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其贴合的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发热丝与所述曲线发热丝之间连接有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的两边分别与所述转接发热丝和所述曲线发热丝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段的半径大于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并联在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并且两个所述发热单元分布于两个所述连接端连线的两侧,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包括两个子发热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发热单元包括至少三条同心且同向的曲线发热丝,至少三条所述曲线发热丝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自由端的发热图形,四个所述子发热单元形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并联的所述发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单元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发热单元之间的发热图形成非等间距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长度方向与所述发热体的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折弯插入所述陶瓷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相连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曲线发热丝端部的切线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围合形成所述发热图形的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至少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为同心且同向的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金属蚀刻片或印刷导电线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陶瓷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体的导油面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一样的仿形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陶瓷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设置有与其贴合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单元和两个连接端,所述发热单元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发热单元为由至少两条曲线发热丝围合形成的具有自由端的发热图形,相邻的两条所述曲线发热丝之间连接有转接发热丝,所述转接发热丝的形状为直线或曲线。上述陶瓷雾化芯,利用发热图形能够提高多孔陶瓷体雾化面上的受热均匀度,避免热量堆积和曲线发热丝起翘的同时,曲线发热丝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直线或曲线,能够进一步减弱在发热丝连接位置热应力集中点的形成,使发热体与多孔陶瓷体贴合平整不起翘,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郭满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