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9805发布日期:2024-01-23 10:3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烟雾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能够像普通卷烟制品一样产生烟雾,从而被用户吸食。目前的加热不燃烧(heatnotburning,hnb)电子烟通常使用热气流加热烟支,其中的换热装置一般都是使用加工的蜂窝换热装置,其加工复杂,且质量偏大,会损耗一定的能量;或者使用泡沫金属代替,但是泡沫金属容易氧化,使得热空气中有氧化物等铁锈的杂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烟雾发生装置,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烟雾发生装置,包括:保护壳、发热组件以及电源组件。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多孔导电陶瓷制成的发热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导电陶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20%。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被配置为柱状结构,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极贴设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二电极贴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雾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底板以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围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并围成发热腔,所述底板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间隙。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围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位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台阶处,以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端之间形成间隙。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的远离所述发热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板抵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雾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的远离所述发热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内壁抵接。

1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烟雾发生装置,通过在发热组件中设置由多孔导电陶瓷制成的发热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导电陶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后发热体产生热量,能够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由于发热体采用的是多孔导电陶瓷,因此不会出现异味,且能量转换率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被配置为柱状结构,且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极贴设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二电极贴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壁,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电极嵌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底板以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围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并围成发热腔,所述底板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围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且位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台阶处,以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端之间形成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远离所述发热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二侧板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远离所述发热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内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烟雾发生装置,包括:保护壳、发热组件以及电源组件。发热组件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发热组件包括:由多孔导电陶瓷制成的发热体以及连接于多孔导电陶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组件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烟雾发生装置,通过在发热组件中设置由多孔导电陶瓷制成的发热体以及连接于多孔导电陶瓷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后发热体产生热量,能够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由于发热体采用的是多孔导电陶瓷,因此不会出现异味,且能量转换率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彬,鄢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