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2171发布日期:2023-12-30 06: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加热不燃烧卷烟是一种重要新型烟草制品,其可以不直接燃烧烟支而是通过外部热源来加热烟草材料,产生烟气而令吸烟者达到生理满足的吸食效果。与传统卷烟相比,加热不燃烧卷烟没有燃烧过程,不产生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大大减少了吸烟对消费者及周围人群的危害。

2、加热不燃烧烟支气溶胶产生基质需要借助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加热吸食,发热不燃烧烟内设置有发热结构,发热结构用于对烟支的周向加热以及对进入烟支的空气进行加热(热气流加热)。

3、现有的加热不燃烧烟具,为了烘烤烟支更为充分,发热管全域分布有均匀的发热区,但对于一些蓬松的烟支,发热管全域设置为发热区,周向加热的能量消耗较为浪费,能量损失较大、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主要用于解决发热管能量损耗大、不节能的问题。

2、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包括:

3、发热管,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插装气溶胶产生基质,所述发热管包括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发热管的周向面包括发热区和导热区,所述发热区位于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所述导热区位于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所述发热区的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所述导热区的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

4、第一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内;以及

5、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所述换热器具有轴向的加热孔,所述加热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区包括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延伸部分的面积,所述主体部分位于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所述延伸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

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的周向面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分为梯形或矩形,所述延伸部分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均匀布满于所述发热区。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体包括一条电阻发热线路,所述电阻发热线路弯折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内。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发热体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发热管传递给所述换热器。

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外侧,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换热器。

12、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引流器,所述引流器设置于所述发热管内,且所述引流器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引流器设有轴向的通气孔,所述加热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13、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管、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发热管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一端,并且所述上支撑座抵靠在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所述下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并且所述下支撑座抵靠在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所述上支撑座设有用于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上通孔,所述下支撑座还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下通孔。

14、根据第二方面,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

15、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由于将发热管的周向面设置为发热区和导热区,发热区从发热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导热区从发热管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端,即发热区和导热区交错设置,发热区覆盖发热管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第一发热体集中在发热区内,可以对蓬松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快速预热,实现充分加热;并且,发热区并非全域覆盖发热管的周向面,使得发热管在保证能够充分加热稀松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前提下,节约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区包括连接的主体部分和延伸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延伸部分的面积,所述主体部分位于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所述延伸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周向面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分为梯形或矩形,所述延伸部分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均匀布满于所述发热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包括一条电阻发热线路,所述电阻发热线路弯折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发热体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发热管传递给所述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发热管的外侧,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换热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器,所述引流器设置于所述发热管内,且所述引流器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引流器设有轴向的通气孔,所述加热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发热管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一端,并且所述上支撑座抵靠在所述发热管的第一端,所述下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另一端,并且所述下支撑座抵靠在所述发热管的第二端;所述上支撑座设有用于插入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上通孔,所述下支撑座还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的下通孔。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发热结构包括:发热管,发热管的周向面包括发热区和导热区,发热区位于发热管的第一端,导热区位于发热管的第二端,发热区的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发热管的第二端,导热区的部分延伸至或延伸靠近发热管的第一端;第一发热体,设置于发热区内;以及换热器。由于将发热管的周向面设置为发热区和导热区,发热区从发热管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即发热区和导热区交错设置,第一发热体集中在发热区内,可以对蓬松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快速预热,实现充分加热;并且,发热区并非全域覆盖发热管的周向面,使得发热管在保证能够充分加热稀松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前提下,节约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莫和臣,杨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