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0225发布日期:2024-01-16 11:1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背景技术:

1、雾化技术可应用于医疗雾化、美容雾化以及电子烟上,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壳体组件以及容置在壳体组件内的雾化芯,如图1所述,一般的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贴设在导液体上的发热体,该发热体通常是平面片状结构,该发热体贴设在导液体的雾化面上,以对导液体内流至该雾化面一侧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

2、由于发热体采用平面片状结构,受制于自身结构尺寸等因素,其雾化效果一般,雾化面积较小,使得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气溶胶的量较小,消费者使用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所述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一侧向所述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

3、所述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所述凹槽的表面,或者,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所述凹槽内。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上设有若干通孔。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孔、方孔或异形孔中的至少一种。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尺寸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为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中心位置一侧倾斜的方向。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形状为拱状、半球状或喇叭状。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以其中心为界,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一个导电部,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另一个导电部;

10、所述第一部分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通孔对称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上与所述导电部连接处的两侧设有缺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电部伸出所述凹槽。

13、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与安装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导气通道与储液腔;

15、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顶部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周;所述顶部上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连通的导气槽,以及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进液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导气槽的深度;

17、所述安装支架外周设有与所述导气槽连通的导气凹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内还设有固定塞,所述固定塞设于所述套接部内,所述固定塞呈筒状,以套设在所述雾化芯的上部。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塞包括顶壁和由所述顶壁周沿延伸出的环状周壁;

20、所述固定塞上设有与所述进液槽相对应的进液孔;

21、其中,所述固定塞位于所述套接部内时,所述顶壁与所述进液槽的下周抵接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槽连通,而所述顶壁与所述导气槽的下周相隔间隙。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孔的内径比所述进液槽的内径小。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部的套体;

24、所述套体呈筒状,包括端壁和由所述端壁延伸出的围壁,所述端壁上设有导气孔以及导液孔,所述导液孔与所述进液槽对应设置;

25、所述导气孔的周沿朝向所述安装支架一侧延伸有柱状的导气部,所述导气部伸入所述导气槽内,所述导气通道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气部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孔以及与所述雾化芯的导电部连接的导电体。

27、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装置。

28、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雾化面一侧向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凹槽的表面,或者,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凹槽内。该发热体具有立体曲面发热部,相比相关技术采用平面片状的发热体结构,该发热体与导液体的直接接触面较大,可以使得提高雾化效果以及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量,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液体(41)以及发热体(42),所述导液体(41)具有进液面(41a)与雾化面(41b),所述雾化面(41b)一侧向所述导液体(41)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设有若干通孔(4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为圆孔、方孔或异形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的尺寸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1)的开孔方向为由靠近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向远离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中心位置一侧倾斜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的形状为拱状、半球状或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以其中心为界,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一个导电部(422),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另一个导电部(42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曲面发热部(421)上与所述导电部(422)连接处的两侧设有缺槽(42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部(422)伸出所述凹槽。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以及设于所述外壳(10)内的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20)与安装支架(30),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支架(30)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设有导气通道(11)与储液腔(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槽(312)的深度大于所述导气槽(311)的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32)内还设有固定塞(50),所述固定塞(50)设于所述套接部(32)内,所述固定塞(50)呈筒状,以套设在所述雾化芯的上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塞(50)包括顶壁(51)和由所述顶壁(51)周沿延伸出的环状周壁(5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511)的内径比所述进液槽(312)的内径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上部的套体(60);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有进气孔以及与所述雾化芯的导电部(422)连接的导电体。

18.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导液体以及发热体,导液体具有进液面与雾化面,雾化面一侧向导液体的中心凹设以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发热体包括立体曲面发热部,立体曲面发热部的外周向外延伸有两个导电部,立体曲面发热部贴设凹槽的表面,或者,立体曲面发热部镶嵌于凹槽内。该发热体具有立体曲面发热部,相比相关技术采用平面片状的发热体结构,该发热体与导液体的直接接触面较大,可以使得提高雾化效果以及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雾化量,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芯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