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0559发布日期:2023-11-18 01:2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1、电子烟通常包括雾化器、电池和咪头,电池为雾化器和咪头供电,咪头通过检测气流来控制雾化器雾化并释放烟雾,使烟液被雾化成微粒以供用户抽吸。然而,受现有技术限制,现有电子烟尚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现有电子烟的雾化器和电池之间通常装有支撑座,咪头卡接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上还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设有电极,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雾化器或电池,导线通常以锡焊的方式进行固定,一方面较多数量的导线会使电子烟的内部线路布局变得复杂,另一方面组装时需焊接多条导线,组装过程较繁杂,组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组装难度较小。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烟,包括外壳及自上而下依次设于外壳内的雾化组件、控制组件及电池组件;雾化组件设有用于加热烟液的加热机构;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集设于电路板的咪头、输出电极、输入电极及接地电极,咪头用以控制加热机构;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和输出电极均插设于雾化组件并与加热机构相连;接地电极的第二端和输入电极分别与电池组件的负极电极和正极电极对应相抵。

3、优选的,还包括一端固设于电路板且另一端与雾化组件相抵的密封座,输出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均穿过密封座。

4、优选的,密封座具体为硅胶座。

5、优选的,电路板设有进气孔,雾化组件包括同轴连通的支撑套管和通气管,加热机构固设于支撑套管内;由进气孔流入的气流依次流经支撑套管和通气管。

6、优选的,电路板设有咪头进气孔,咪头进气孔与咪头相对。

7、优选的,电路板上集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与咪头相连。

8、优选的,输入电极及接地电极的第二端均设有弹性触头。

9、优选的,电路板固设有触头支座,输入电极的弹性触头装于触头支座。

10、优选的,加热机构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呈几字形分布并分别与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和输出电极挤压连接。

11、优选的,雾化组件包括下阻油塞,下阻油塞设有两个分别与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和输出电极相配合的电极插槽;第一导线的延伸接头与输出电极在其中一个电极插槽内挤压连接,第二导线的延伸接头与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在另一个电极插槽内挤压连接。

12、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组件位于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之间,控制组件的电路板集设有输出电极、输入电极及接地电极,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和输出电极均插设于雾化组件并与其加热机构相连,接地电极的第二端和输入电极分别与电池组件的负极电极和正极电极对应相抵,既能确保电池组件同时为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供电,又能使控制组件实现控制雾化组件。

13、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的电路板,利用电路板上集设的电极来取代现有焊接的导线,简化雾化组件、控制组件及电池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三者实现模块化设计,组装时可无需布置复杂的导线,也无需焊接导线,仅需自上而下将组件按序依次装于外壳内即可,组装过程得到简化,有效降低组装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及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雾化组件(2)、控制组件(3)及电池组件(4);所述雾化组件(2)设有用于加热烟液的加热机构(21);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电路板(30)及集设于所述电路板(30)的咪头(31)、输出电极(32)、输入电极(33)及接地电极(34),所述咪头(31)用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21);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极(32)均插设于所述雾化组件(2)并与所述加热机构(21)相连;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二端和所述输入电极(33)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4)的负极电极(41)和正极电极(42)对应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固设于所述电路板(30)且另一端与所述雾化组件(2)相抵的密封座(5),所述输出电极(32)和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一端均穿过所述密封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具体为硅胶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设有进气孔(35),所述雾化组件(2)包括同轴连通的支撑套管(22)和通气管(23),所述加热机构(21)固设于所述支撑套管(22)内;由所述进气孔(35)流入的气流依次流经所述支撑套管(22)和所述通气管(2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设有咪头进气孔(36),所述咪头进气孔(36)与所述咪头(31)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上集设有指示灯(37),所述指示灯(37)与所述咪头(3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33)及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二端均设有弹性触头(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固设有触头支座(39),所述输入电极(33)的所述弹性触头(38)装于所述触头支座(39)。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21)的第一导线(211)和第二导线(212)呈几字形分布并分别与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极(32)挤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包括下阻油塞(27),所述下阻油塞(27)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出电极(32)相配合的电极插槽(271);所述第一导线(211)的延伸接头与所述输出电极(32)在其中一个所述电极插槽(271)内挤压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12)的延伸接头与所述接地电极(34)的第一端在另一个所述电极插槽(271)内挤压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子烟,包括外壳及自上而下依次设于外壳内的雾化组件、控制组件及电池组件;雾化组件设有用于加热烟液的加热机构;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集设于电路板的咪头、输出电极、输入电极及接地电极,咪头用以控制加热机构;接地电极的第一端和输出电极均插设于雾化组件并与加热机构相连;接地电极的第二端和输入电极分别与电池组件的负极电极和正极电极对应相抵。本技术采用集成的电路板,利用电路板上集设的电极来取代现有焊接的导线,实现模块化设计,组装时可无需布置复杂的导线,也无需焊接导线,组装过程得到简化,有效降低组装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邱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澎湃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