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8418发布日期:2024-02-07 12: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的雾化器生成气溶胶的方式是利用发热体对液态的雾化基质进行加热,以使雾化基质转化为气溶胶,并利用气流输送的方式将气溶胶输出至雾化器外。由此可见,雾化器输出的气溶胶的品质与雾化器的雾化结构、气流输送结构密切相关。

2、传统的雾化器通常将雾化基质的存储结构设计在发热体的上方,并利用开孔、设置引流件等方式使得雾化基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发热体上、并受热雾化为气溶胶;或者,将雾化基质的存储结构设计在发热体的下方,并利用泵压等方式使得雾化基质能够逆重力输送至发热体上、并受热雾化为气溶胶。其中,前者受限于雾化基质的存储、传输结构的设计,气溶胶在生成后需要经过较长的气道才能够实现输出,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品质损失;后者受限于泵压结构的设计,雾化基质的存储量和雾化器的气流输送效率都比较低,导致雾化器难以输出高品质的气溶胶,并且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雾化器输出的气溶胶的品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3、第一壳体,具有底壁、以及分别自底壁的两端延伸而出的第一外壁和第一内壁,第一外壁包围第一内壁、并与底壁和第一内壁围设形成储液空间,第一内壁围设形成进气通道;

4、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的出气口;

5、导液件,具有一体式结构的导液部和储液部,导液部远离储液部的一端位于储液空间内,用于将储液空间内的雾化基质传输至储液部,储液部位于第一内壁与第二壳体之间;

6、发热体,至少部分与储液部接触,用于将雾化基质雾化为气溶胶。

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围设形成雾化空间,进气通道、雾化空间与出气口依次连通,发热体至少部分暴露于雾化空间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具有围设形成出气通道的第二内壁、以及包围第二内壁的第二外壁,第二外壁的一端与第一外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对接,出气口设置在第二内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并连通出气通道的一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包括第一吸液件,第一吸液件设置在进气通道内,以吸收回流的冷凝液。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部远离储液部的一端抵触于底壁,用于接触储液空间内的雾化基质并将雾化基质输送至储液部,储液部的内径小于导液部的内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位于第一内壁背离底壁的一侧,雾化器包括密封设置在储液部与第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的一端抵触于储液部的底面、另一端抵触于第一内壁的顶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包括密封储液空间的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套设于导液件、并抵触于第一外壁。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凸出于导液部的外周壁,并且储液部与导液部的连接处形成具有斜面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密封件的内周壁底端凸设有适配于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抵触于第二定位部,以配合实现导液件与第二密封件在组装时的定位。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密封设置在第二密封件远离底壁的一端且位于储液部的上侧,第三密封件具有与进气通道同轴设置的通孔,第三密封件朝向储液部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一环状凸部、以及贯通环状凸部的至少一换气口,换气口的一端贯通至环状凸部的内周壁、另一端贯通至环状凸部的外周壁。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

16、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7、本申请通过利用第一壳体的第一外壁、底壁和第一内壁围设形成用于存储雾化基质的储液空间,并利用第一内壁围设形成进气通道,使得第一壳体形成了内进气、外储液的结构,避免了雾化器的进气受阻,本申请还通过将具有出气口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外壁背离底壁的一端,并将导液件的储液部设置在第一内壁与第二壳体之间,使得与储液部一体设置的导液部能够将储液空间内的雾化基质传输至进气通道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从而至少部分与储液部接触的发热体将雾化基质加热雾化后,生成的气溶胶只需经过较短的路程便可以顺畅地从出气口输出,提高了雾化器输出的气溶胶的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围设形成雾化空间,所述进气通道、所述雾化空间与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雾化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围设形成出气通道的第二内壁、以及包围所述第二内壁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对接,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并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吸液件,所述第一吸液件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内,以吸收回流的冷凝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远离所述储液部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底壁,用于接触所述储液空间内的雾化基质并将所述雾化基质输送至所述储液部,所述储液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液部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位于所述第一内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雾化器包括密封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与所述第一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储液部的底面、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内壁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密封所述储液空间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导液件、并抵触于所述第一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凸出于所述导液部的外周壁,并且所述储液部与所述导液部的连接处形成具有斜面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内周壁底端凸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抵触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以配合实现所述导液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在组装时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件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储液部的上侧,所述第三密封件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三密封件朝向所述储液部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一环状凸部、以及贯通所述环状凸部的至少一换气口,所述换气口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环状凸部的内周壁、另一端贯通至所述环状凸部的外周壁。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第一壳体的第一外壁、底壁和第一内壁围设形成储液空间,第一内壁围设形成进气通道,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外壁背离底壁的一端,具有与进气通道相通的出气口,导液件具有一体式结构的导液部和储液部,导液部远离储液部的一端位于储液空间内,储液部位于第一内壁与第二壳体之间,发热体至少部分与储液部接触。本申请利用第一壳体形成内进气、外储液的结构,避免了雾化器的进气受阻,还通过导液部将雾化基质传输至位于第一内壁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储液部,使得雾化基质可以在进气通道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受热雾化形成气溶胶,从而气溶胶只需经过较短的路程便可以顺畅地从出气通道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许玉周,付尧,沈礼周,陈志超,李志鹏,陈柳城,左卿,张志良,邓马良,李伟平,段立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