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1411发布日期:2024-01-23 11:0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尤其涉及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雾化器加热雾化液产生气溶胶的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口味可通过雾化液的调配而改变,所以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推广。

2、目前市场上一般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均包括雾化芯,通过在雾化芯上开设与储液组件相连的进液孔,将雾化液引入到雾化芯内部来加热雾化,当引入到雾化芯的雾化液过多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冷凝液在雾化芯以及导气管内堆积,容易造成漏液以及吸液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目前雾化芯的结构容易造成漏液以及吸液的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多节式雾化芯包括竖直设置的导气雾化管,导气雾化管内设置至少两段相连的管状导液件,所有的管状导液件的长度之和等于导气雾化管的长度,每个管状导液件内均设置有吸液加热单元。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气雾化管开设有进液孔,沿着导气雾化管的轴向以及进液孔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管状导液件的密度逐渐增减小。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包括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沿轴向方向,第一管状导液件设置第二管状导液件的顶部,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内均设置有吸液加热单元,两个吸液加热单元间隔设置。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液孔与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小于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或,进液孔与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大于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还包括第三管状导液件,第三管状导液件设置在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之间,进液孔与第三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均小于第三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小于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近进液孔的吸液加热单元与进液孔圆心的距离为h1,靠近进液孔的吸液加热单元与其相邻的吸液加热单元之间的距离为h2,h1大于h2。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液加热单元包括内包棉和加热件,内包棉固定设置在管状导液件的内壁,加热件设置在内包棉内。

1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储液组件、构造于外壳顶部的吸嘴以及如上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导气雾化管的顶部与吸嘴连通,储液组件包括内壳和设置于内壳上远离吸嘴的口部的密封件,导气雾化管插设在密封件上。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多节式雾化芯包括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时,第一管状导液件内的吸液加热单元为第一吸液加热单元,第二管状导液件内的吸液加热单元为第二吸液加热单元,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芯和控制板,第二吸液加热单元具有单发引脚、固定引脚以及双发引脚,双发引脚和固定引脚均与第一吸液加热单元相连,单发引脚、固定引脚、双发引脚以及电芯均与控制板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节式雾化芯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节式雾化芯,通过在竖直设置的导气雾化管内设置至少两段相连的管状导液件,而且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的长度之和等于导气雾化管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导气雾化管将雾化管和导气管相结合,延长了多节式雾化芯的长度,同时进一步的延长了管状导液件的长度,较大的管状导液件具有较好的锁液能力,可以使得管状导液件在导液的同时可以储存更多的雾化液和冷凝液,因此,在引入到导气雾化管的雾化液过多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冷凝液在导气雾化管内堆积时,管状导液件能够将过多的雾化液以及冷凝液吸收,防止漏液以及吸液的发生,提高产品的品质。

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基于上述多节式雾化芯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多节式雾化芯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应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式雾化芯包括竖直设置的导气雾化管,所述导气雾化管内设置至少两段相连的管状导液件,所有的所述管状导液件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导气雾化管的长度,每个所述管状导液件内均设置有吸液加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雾化管开设有进液孔,沿着所述导气雾化管的轴向以及所述进液孔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依次排列的所述管状导液件的密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包括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设置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顶部,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内均设置有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两个所述吸液加热单元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或,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还包括第三管状导液件,所述第三管状导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之间,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三管状导液件的外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和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均小于所述第三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的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液孔的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与所述进液孔圆心的距离为h1,靠近所述进液孔的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与其相邻的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之间的距离为h2,h1大于h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加热单元包括内包棉和加热件,所述内包棉固定设置在所述管状导液件的内壁,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内包棉内。

9.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储液组件、构造于所述外壳顶部的吸嘴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节式雾化芯,所述导气雾化管的顶部与所述吸嘴连通,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内壳和设置于所述内壳上远离所述吸嘴的口部的密封件,所述导气雾化管插设在所述密封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节式雾化芯包括第一管状导液件和第二管状导液件时,所述第一管状导液件内的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为第一吸液加热单元,所述第二管状导液件内的所述吸液加热单元为第二吸液加热单元,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芯和控制板,所述第二吸液加热单元具有单发引脚、固定引脚以及双发引脚,所述双发引脚和所述固定引脚均与所述第一吸液加热单元相连,所述单发引脚、固定引脚、双发引脚以及所述电芯均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节式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多节式雾化芯通过在竖直设置的导气雾化管内设置至少两段相连的管状导液件,而且至少两段管状导液件的长度之和等于导气雾化管的长度,本技术的导气雾化管将雾化管和导气管相结合,延长了多节式雾化芯的长度,同时进一步的延长了管状导液件的长度,较大的管状导液件具有较好的锁液能力,可以使得管状导液件在导液的同时可以储存更多的雾化液和冷凝液,因此,在引入到导气雾化管的雾化液过多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冷凝液在导气雾化管内堆积时,管状导液件能够将过多的雾化液以及冷凝液吸收,防止漏液以及吸液的发生,提高产品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辉,陈立军,牛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